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風口浪尖上的貴金屬電子盤

  • 發佈時間:2014-09-01 00:30:4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山雨欲來風滿樓。在全國範圍內對於交易市場的清理整頓全面鋪開之際,包括大圓銀泰、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在內的“貴金屬電子盤”也紛紛傳言將進行交易模式轉變。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大圓銀泰新的交易模式將在9月11日正式發佈上線。但記者未能聯繫到天津貴金屬交易所進行置評。

  作為大圓銀泰發起人之一,袁顧明表示,目前大圓銀泰交易品種僅有白銀,採用會員單位(會員單位下設經紀商代理機構)、分散式櫃檯式交易模式。

  “以前只管到會員單位這一層,新的模式上線後,我們要管到經紀商層面,不少問題都出在經紀商層面。從根本上説,經紀商跟投資者或者交易商關係最緊密、最直接。”袁顧明透露,為謀劃交易模式轉型,去年6月起未再發展新會員單位,並對經紀商進行規範性的管理,未達標的經紀商被堅決清退,數量上從5000家減至1000多家。

  “陣痛肯定是有的,但寧可損失市場規模,也要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袁顧明坦陳,過去行業裏代客理財現象非常普遍,包括完全違規的經紀商誘導客戶,以及客戶主動要求代客理財,這種情況一般是開戶時帶來的問題。據了解,4月底,大圓銀泰上線了網上開戶平臺,以建立投資者與經紀商之間的“防火牆”,開戶時還會提醒投資者至少完成20筆模擬盤交易,以降低操作失誤帶來風險。年內將實現全網上開戶。

  據其介紹,貴金屬交易平臺存在很多風險點,最終重要的是在資金監管方面,因為此前一些不法的交易平臺出事,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沒有走銀行的三方監管路線,而是採用第三方支付,一些交易場所鬼迷心竅出現資金脫逃現象,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此外,風險點還包括IT技術風險。作為電子化交易,如果IT技術水準不足,會存在交易風險隱患,有些違規的平臺在這方面投入不夠。

  袁顧明透露,在新交易模式中,最關鍵的是將政府監管將貫穿到交易體系各個環節中。去年年底,由江蘇省金融辦牽頭,包括大圓銀泰等多家企業發起成立了國內首家省級登記結算公司——江蘇交易場所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下稱“江蘇結算”)。

  江蘇結算將是大圓銀泰新交易模式重要的一環,作為一家政策性非營利機構,已於今年年初正式開始運營。

  “通過江蘇結算,將實現交易、登記、結算三者分離,我們專注于提供交易平臺服務,會員單位做好投資者教育和服務,資金由銀行託管,而登記開戶、交易監控、結算都將通過江蘇結算完成。”袁顧明説,監管層不僅能夠實時監控到所有的交易數據、資金動向,而且能夠全面掌握到所有投資者的情況,從根本上杜絕違規行為,有效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袁顧明透露,在新交易模式的基礎上,大圓銀泰還將往貿易、實體部分延伸,努力服務好實體經濟,現貨交割是大圓銀泰發展的一個重點。

  業內人士表示,監管層正在探索建立各類交易場所的長效監管機制,實際上已經推動大宗商品現貨市場形成新交易模式,在“管住資金”的基礎上,實現交易場所對實體經濟的助推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