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政協委員:農業現代化和規模化轉型引發投資熱

  “農業轉型,投資機會來到了。”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兩會期間説,中國農業到了“變革期”,正在從小農經濟向現代化和適度規模化邁進,未來5年的變革還會繼續加大,需要在變革中把握機會。更多的企業在農村進行投資,將加速農業現代化和規模化的轉型。

  近年來,隨著國家加快推進“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加上農産品的安全和品質日益受到重視,包括資本在內的要素更多地流向農業及食品産業。

  劉永好認為,現在城市的工商企業和投資機構開始在農村進行投資,因為他們敏銳地感覺到了中國農村經濟的轉型,進行科學的、適度規模的投資可能會獲得較好的回報。

  全國政協委員、光明食品集團副總裁葛俊傑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中國有很大的市場基礎,而現在缺乏農業龍頭企業,還沒有真正從産業鏈、價值鏈上推進産業整體發展,沒有形成像達能、雀巢那樣規模大的企業。從投資角度來説,農業和食品産業是未來中國最有價值的投資領域。

  去年以來,“嗅覺”敏銳的産業和金融資本紛紛佈局。新希望、中糧先後成立了産業基金,聯想控股成立了農業投資事業部,開始尋找農業和食品領域的投資項目。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共披露了89起V C/PE農業領域(包括農林牧漁業的生産加工和流通,以及飼料、肥料、農藥等農資産品)的投資案例。從案例數的增長來看,較2010年的47起增長89.4%;從投資金額看,較2010年的8.91億美元增長11.67%。

  不過,農業投資熱能否真正推動農業現代化轉型,記者採訪到的代表委員對此並不樂觀。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農墾總局黨委書記王一新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説,現在對農業投資感興趣的很多,但真正投資“大農業”,從源頭的土地整理、種業到標準化種養、加工等全産業鏈做起的幾乎沒有。機構投資者對農業的關心更多是包裝農業公司的概念,上市後迅速獲利,而不是從發展實體經濟的角度出發。

  葛俊傑説,整個社會的價值理念傾向於“賺快錢”,好的要素流入不到實體經濟,建議由産業集團設立産業投資基金,對中國農業食品的産業鏈和價值鏈進行整合,提升産業的整體競爭力。

  清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肖珺認為,農業投資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農業整體利潤水準較低,對某些自然因素的依賴程度較高,資訊不透明和監管不到位造成的一些食品安全問題影響行業的公信力,對行業造成傷害。政策的支援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對於農業投資出臺財稅支援和鼓勵政策,鼓勵農業領域的金融創新,加強農業科技園區的孵化功能和示範效應,以及加強農業生産流通環節的監管以提高農産品的安全水準等。

  •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白田田
  • 編輯:王文舉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