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畢紅珍回應“微網志曬幸福”:用行動證明不愧對農民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4年以來,畢紅珍提了200多條與農村和農民有關的議案和建議,有的還被重點督辦。讓她意外“走紅”的,卻是兩條寥寥數字的微網志。

  前天淩晨,她在自己實名認證的微網志中用兩段文字記錄了自己上一天的日程:“昨天下午在大會堂我找到部長席,見了好多部長。太興奮了,一直都是在電視上看,部長今天還和我握手了呢!”

  “晚上七點在大會堂宴會廳……國宴啊!國家領導人都在啊!這種待遇和榮譽太難得了。”

  短短幾個小時,這兩條微網志即被轉發、評論數千次,很多網友將其譏為“曬幸福”。昨天中午,畢紅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自己的表述有問題,因此遭網友誤解。“我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不會愧對農民。”在隨後更新的微網志中,畢紅珍這樣寫道。

  意外當選

  得到通知一夜沒睡買書學習如何履職

  32歲的畢紅珍家在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白廟鄉白廟村,函授本科畢業的她講話條理清晰,普通話字正腔圓,很難讓人相信她是來自基層的農民代表。

  她的家鄉是個山區,全鄉1.3萬人,每人平均年收入只有2300元。2008年,畢紅珍成為白廟鄉的第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我從來沒想到過自己能當人大代表,很意外”。

  高中畢業後,畢紅珍曾有兩年多代課教師的經歷。隨著越來越多中專、大專學歷的人充實到教師隊伍,自認為不足以勝任的她辭職,回家開起了小賣店。村子離縣城15公里,她説,鄉親們買個火柴、洗衣粉都不方便。

  當時,村裏的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打工,她卻留在了村裏。發現村民捨不得花15元的月租費裝電話,打電話非常不便,她主動找到電信公司要求免除月租費,通過一番“談判”,電話進入當地百姓家。

  畢紅珍説,可能是這些原因,她被選舉為全國人大代表。2008年1月,幾名下鄉辦案的檢察官路過她的小賣部,説畢紅珍可能要當全國人大代表了,問她誰是畢紅珍。她説我就是,“人家看我這麼小,都不相信,還説是不是重名”。

  不久,畢紅珍收到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通知。她説自己激動得一夜沒睡,上網查了很多人大代表履職的資料。第二天,她專門去書店買了兩本書:《怎樣當全國人大代表》和《怎樣寫意見、建議和議案》。

  當年3月,畢紅珍首次來到北京開兩會,還上了電視,再回到村裏,村民見面就問坐飛機感覺怎麼樣。

  第一次上會發言,她至今印象很深。會議室裏坐了47個代表,別人都舉手,她很激動,怕自己説不上話,站起來就對主持人説她要發言,全場都笑了起來。“很多代表都是領導和大學老師,或者是村官,我完全是個農民,我感覺到自己知識面和見識太窄。”畢紅珍説。

  四年履職

  建議曾被重點督辦家鄉農民因此受益

  首次上會回去後,畢紅珍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跑一跑,了解老百姓的想法,把基層的困難呼籲出來”。她出門隨身帶著一個本子,鄉親們在田間地頭的嘮嗑、發的牢騷,她怕自己忘記,都會一一記在本子上,現在都記不清自己記了多少本。這次來京,她帶來了五個寫滿的筆電。

  同時,她還在思考如何進行調研,讓自己的議案和建議更有分量。

  除了利用小賣部這個“資訊交流中心”,她走遍了白廟鄉的各個村落,平涼市的六縣一區也都走遍了,連在路上遇到赤腳醫生都要聊上一會兒。有的村民住在窯洞裏,方圓幾裏地就一戶人家,“自己一個人走在山裏挺害怕,就會讓老公陪著去”。老公打趣她説,“當人大代表這麼累啊”。

  2010年兩會期間,她和另外9名全國人大代表聯合遞交建議,呼籲重視坡耕地改造。這個建議,緣于她和鄉親們的親身經歷。她所在的家鄉都是溝壑,割麥子要一堆堆地拿繩子捆上背出去。“如果國家加大投入,利用推土機等對坡耕地進行改造,就能讓山區老百姓受益”。最終,這個建議被列入重點督辦建議。

  去年8月,國家投資7億元用於坡耕地的改造和治理水土流失,覆蓋達全國20個省區市的70個縣,畢紅珍的家鄉因此受益。這讓畢紅珍非常開心,“眼淚刷地流了出來”。

  履職以來,畢紅珍提了200多條議案和建議,基本都與農民和農村問題有關。今年,她的建議涵蓋加強農民工職業培訓、關注農村婦女健康、加大對農村養老院的建設、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等諸多方面。

  面對爭議

  發微網志向網友道歉將用行動證明自我

  回到村裏,畢紅珍穿上幹活的藍大褂繼續幹農活、開小店。但人大代表的身份,帶給她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每年都有不少當地的、外地的人找她反映問題,請求幫助。碰到她外出集中調研,有的人會等上四五天。後來,她就在小賣部的門口寫上自己的電話。

  對於登門求助的人,畢紅珍都會一杯茶招待,甚至留對方吃飯,有時一聊就是一整天,讓她無法做別的事情,小店的生意也多少受到影響。“按照有些人的想法,我完全可以不理他們,但我們農村人就是這樣,不會想那麼多”。

  為了方便交流,2009年,畢紅珍在平涼新聞網上開通微網志,後來又相繼在幾個門戶網站開通實名微網志。對於網友的留言,她都儘量回復。前段時期因農産品滯銷,她還建了一個農享網。她説,老百姓辛辛苦苦種了一年的農産品賣不出去,多焦心啊。她的這個網站,買方和賣方都可免費發佈資訊。

  畢紅珍説,她很清楚自己作為人大代表沒什麼權力,但對於找她反映問題的人,自己即便幫不了忙,也會認真傾聽當事人的訴説,給他們解釋相關政策,或者幫他們分析應該找哪個部門反映,“哪怕你聽他説幾句,他就會感覺到溫暖”。

  有村民問畢紅珍,當了人大代表是不是會發工資或者補貼?畢紅珍回答説:“這都沒有,就是責任。”她説,假如有一天不當人大代表了,自己還繼續關注基層,為農民和農村問題呼籲。

  作為對那兩條引發爭議的微網志的回應,前晚,畢紅珍在微網志中這樣寫道:

  “我自己能力不夠,文化不多,我生長在農村。説的話引起大家的誤解,向所有網友道歉。我父母是農民,我也是農民,無論大家怎麼看待我,我永遠只是一個農民。我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不會愧對農民。如果未來我只是一個空架子,網友怎麼罵我我都虛心接受。”

  □對話

  我的表述有問題網友想像太豐富

  京華時報:你的微網志更新很快,除了你關注的建議,還會發自己的感受,比如引起爭議的那兩條微網志。

  畢紅珍:我在北京開兩會,有一些人想知道我的活動和安排,因此我會通過微網志和大家分享。再晚我也會發我看到的、感受到的、我的建議。但這産生了誤解。

  京華時報:誤解在哪?畢紅珍:去部長席見部長,與我連續4年提的平重高速的建議有關。有關部委回復我説正在協調,但這條路特別重要,我們出門300公里要走六七個小時,很不方便。

  開始我沒想去找部長,有代表説,你不是提了建議嗎,可以去問問交通部部長。我還想,大會快開始了,可能不太好。他説,你還是去問問吧,你是帶著鄉親們的囑託來的。我想是啊,對他們的回復我不滿意,主管的領導在這兒,我不能不管不問,就想過去追問。但也沒見到部長。

  京華時報:有網友認為你把見領導當成了榮耀。

  畢紅珍:我並不是為了去握手。但見到部長們,肯定要打招呼。不可能我見到他們就説,我是來監督你的,你先給我彙報問題。我是個農民,可能我的表述有問題,時間太緊,話沒説全。

  京華時報:你覺得誤解是因為你的表述?

  畢紅珍:是,我是農村人。農村人的想法特別純樸,不會先考慮那麼多。看到網友的爭議,我很納悶,哎,完全不是這個意思。還有人説國宴是不是喝茅臺,網友的想像力太豐富。

  京華時報:去年溫總理到甘肅團,點到你發言,你也寫入微網志了?

  畢紅珍:去年總理來時,我發言了,機會很難得,我要把老百姓的願望、想法説給領導聽,就只能利用這個機會。見到一個領導,作為最基層的代表,我很急迫地想彙報一些事情。我寫上去,也覺得這沒什麼。我沒有想那麼多。

  京華時報:後來你刪去了那兩條微網志,是有壓力嗎?

  畢紅珍:網友有一些誤解,引起更多的爭議,我覺得沒有必要。我所做的事情、履職過程,不是建立在別人的話語上,而是能幫助更多的人。就像今年提倡學雷鋒,雷鋒所做的事情是為了讓別人去説,讓別人去誇獎嗎?我認為不是的。我認為有意義的、正確的,就會去做。我不能因為你説什麼,我就做什麼。我有調研,有做人的原則、做事的價值和判斷,這就夠了。

  □人物簡介

  畢紅珍女,回族,甘肅平涼人,1980年2月出生,全國人大代表

  •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王麗娜
  • 編輯:陳娟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