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對轉基因普及存疑慮 稱不能用民眾做實驗(2)
- 中國網 www.china.com.cn 2012-03-13 06:46
- 列印 | 轉發 | 評論
“90後”的1000公斤目標
2011年,袁隆平在湖南隆回的超級稻百畝試驗田裏交出了新的成績單——畝産926.6公斤。“這不算啥子,等我變成了‘90後’,畝産1000公斤一定能實現。”他使勁地揮揮手,並不滿足於這個數字。
袁隆平的目標很清晰,“希望今年達到940公斤至950公斤,明年970公斤至980公斤,再有一年,力爭達到1000公斤,從科學上講,雜交水稻還是有這個潛力的。”
“安徽省六安市很重視雜交稻畝産1000公斤攻關,現在已經選定了3個百畝千公斤攻關片。前兩天我派了幾個助手、也是專家選了幾個品種過去,幫他們策劃,肯定能搞出來。”袁隆平説。
袁隆平笑稱自己是“80後”,尚且年輕,等再過幾年到了“90後”,“那傢夥更厲害。”“我管這叫‘矮子爬樓梯,一步一步走’,大家一齊努力。”
2011年初,袁隆平就與黑龍江農墾集團開展合作攻關,計劃在2015年培育出比當地祖代品種單産高15%左右的寒地雜交粳稻品種。“我們計劃是通過2011年到2015年的聯合攻關,建立一個技術體系平臺,培育出來強優勢雜交粳稻品種,如果研究出來了,‘北大倉’就又屯上糧了,我們的國家儲備就不愁了。”袁隆平高興地説,“我們在加勁兒呢,這一天一定會早點來到。”
人民不是小白鼠
2月21日,兩會前夕,國務院法制辦公佈了由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糧食法徵求意見稿》,其中第十二條特別提出,“轉基因糧食種子的科研、試驗、生産、銷售、進出口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糧食品種上應用轉基因技術。”
這次表態被視為“轉基因爭議”的一次里程碑事件。自2009年11月,中國政府頒發了兩種轉基因水稻的安全證書之後,關於轉基因所涉及的食品安全、種子安全、糧食安全和經濟利益之爭等系列問題就引發了持久性的大討論。
作為舉足輕重的農業專家,袁隆平自稱是“中間派”。“轉基因有兩派,一個是反對派,一個是贊成派,我是中間派,因為反對派和贊成派都很有道理。”他分析説,“反對派的道理在於轉基因抗病抗蟲的功能來自於毒蛋白基因,蟲吃了是要死的,人吃了怎麼辦?會不會威脅健康?”贊成派也有站得住的理由,“他們解釋説,昆蟲的死亡是因為氣孔閉塞了,但這跟人的消化道完全是兩碼事。”
雖然袁隆平自稱是“中間派”,但他仍認為,在沒有實驗結果作為根據的前提下,將轉基因用於主糧生産是“要慎重的”。“他們贊成轉基因的,是用小白鼠做的實驗,可是小白鼠和人能一樣嗎?他們有人類食用轉基因的實驗結果嗎?”
袁隆平坦言,“人民不是小白鼠,不能這樣用那麼多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實驗,來冒險。”他説,“我願意吃轉基因食品,來親自做這個實驗,但是問題是我已經沒有生育能力了,轉基因對性能力和遺傳性的影響是需要實驗證明的,如果有年輕人自願做實驗,吃轉基因食品在兩年以上,不影響生育和下一代的健康,那才安全。”
即使袁隆平對轉基因的普及仍存有疑慮,但他也表示,“從科學的角度,轉基因是發展方向,不能一概而論。現在我們正在把玉米的基因轉到水稻上來,提高水稻的光合效應,這樣的轉基因有什麼問題?一點問題都沒有。”
袁隆平一直篤信一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親自實驗過,也就沒有發言權,所以不要輕易地肯定或否定,也不要猜測和推論,要用事實説話。”
-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李妍
- 編輯:藍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