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人大代表建議架法制“高壓線”治食品安全

  “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對老百姓反映強烈的重點民生領域立法,比如食品安全,現在不光國內老百姓很關注,連國外都十分關注。”昨日,在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廣東團多位代表建議,加大食品安全領域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

  現有法規對違法行為約束不夠

  全國人大代表、湛江市委書記劉小華説,現在食品問題層出不窮,到了非下決心整治不可的地步了。食品安全暴露的問題面越來越廣,幾乎每個環節都出了問題,食品領域的假冒偽劣問題越來越多。此外,現有法律不足以規範約束食品安全領域的違法違規生産經營行為。“現在的食品安全法和條例雖然有作用,但不足以有效遏制、約束和規範食品安全問題。”

  劉小華認為,這主要表現在:第一,失之以泛,法律法規中一般號召多,具體打擊手段不夠多。第二,失之以軟,打擊力度太軟,食品安全的違法行為,貫穿生産、流通、經營等環節。現在只是重監管,沒有認識生産不安全的食品也是違法行為,一般就罰了點小錢,打擊不夠重,在國外食品安全違法有可能判以重罰。第三,失之以慢,一件事故從大家很關注到出臺懲處結果,往往要經歷幾個月甚至3-5年,而有些食品違法案件查了很久,最後才不痛不癢地查處了幾個責任人。第四,失之以散,我國當前對食品安全管不好管不到位,跟對違法行為的懲處、約束不夠到位有關。

  要打破行業潛規則,重典治亂

  “食品安全問題之所以成為難以根治的痼疾,與我國廣大農村生産方式轉變、不顧一切追求農産品利益最大化有關。”全國人大代表、汕尾市工商聯主席、汕尾市海崇畜牧集團公司董事長蔡媽輝認為,在農業生産的種養、加工、儲運、檢測和消費的産業鏈上都摻雜有眾多利益相關的目的。另一方面,食品檢測監督和檢測設施設備要有待於進一步完善提高,面對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檢測檢驗標準的制定和執行較為滯後,未能充分適應變化。

  •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雷雨 周志坤
  • 編輯:姚慧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