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節能減排 2012穩中求進

  李烈榮委員:轉方式、調結構是推進節能減排的根本途徑

  馬 華代表:加快建立長效機制,推廣高效節能産品

  孔 青代表:尊重市場規律,讓減排成為地方、企業的自願選擇

  鄧成城委員: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污染是關鍵

  【小家連大家】

  春節假期剛過,貴州省銅仁市大龍經濟開發區中偉玻璃廠就開工了。生産車間裏,經淬煉的鮮紅玻璃溶液熱浪襲人。中偉投資集團董事長鄧正明説,玻璃廠不僅在原料使用上實現了迴圈利用,而且還綜合利用富餘焦化煤氣來生産玻璃。“玻璃廠每天消耗3萬立方米煤氣,通過技術改造之後,企業每年可節約4.3萬噸標準煤。”

  節能減排,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今年,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坦陳,2011年節能減排目標沒有完成。2012年,是“十二五”時期承前啟後的一年,節能減排如何攻堅?代表委員們認為,必須進一步調整優化産業結構,構建完善節能減排長效機制。

  節能難,難在高耗能行業

  2011年的節能減排目標有6個約束性指標,其中有3個沒有完成。“減排目標沒完成,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特別是高耗能行業比重比較大。”山東能源集團副總經理孔青代表説。

  應該看到,2011年我國節能減排取得了一定進展。孔青説,國務院去年印發了“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去年一年,國家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産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淘汰了一大批水泥、煉鐵、焦炭等行業的落後産能……我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了2.01%。

  “今年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不可掉以輕心。”四川廣元市市長馬華代表説,由於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階段,對高耗能産品需求較大。粗放的發展方式,加劇了高能耗、高排放的狀況。有的地方出於拉動GDP的短期需要,已淘汰的落後産能有可能死灰複燃,本應淘汰的落後産能有可能得以存活,本已過剩的産能有可能再次擴張。

  去年國內能源消費34.8億噸標煤。按照每年能耗增加7%—8%的速度測算,到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將翻一倍。“粗放落後的經濟方式一旦形成,有著巨大的慣性,調整需要一個較長過程。但不節能降耗,我們的經濟支撐不了。”馬華説。

  關鍵要轉方式、調結構

  “轉方式、調結構是促進節能減排的根本途徑。”國土資源部環境司原司長李烈榮委員説,2012年GDP增速目標為7.5%,這是近幾年來首次調到8%以下,“減緩經濟增速,有利於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也有利於節能減排的順利推進。”

  “節能減排,企業是主體,要充分調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孔青説,要通過擴大各行業節能産品的推廣,引導企業向更高目標邁進。同時,大力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防止“三高”産業轉移到西部地區,逐步淘汰落後産能,推動整個社會能耗的下降,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的目標。

  “調整産業結構中,要注重優化能源結構,善用新能源。”李烈榮舉例説,我國地熱能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初步估算,全國287個地級以上城市,每年淺層地溫能資源量相當於95億噸標準煤,在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每年可利用熱量相當於3.5億噸標準煤,如果有效開發利用,可大大節約能耗。

  “節能減排的關鍵是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少污染。”甘肅省政協原副主席鄧成城委員説,“我國當前在能源使用上最大的問題就是能效較低。以燃油為例,我國燃油的經濟性水準遠低於歐美國家。提高能效應該儘快提上議事日程。”

  運用經濟、法律手段,建立長效機制

  節能減排正在攻堅,加快建立長效機制迫在眉睫。“不能抓一陣兒,松一陣兒。”馬華説,去年中央財政加大了節能環保投入,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節能減排的政策機制還要進一步完善。要加大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的投入,加快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落實國家支援節能減排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大政府採購節能産品的支援力度,推廣高效節能産品。

  “推進節能減排,應尊重市場規律,多用經濟、法律手段,讓減排成為地方、企業的自願選擇。”孔青建議,深化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理順煤、電、油、氣、水等資源性産品價格關係;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建立健全排污權交易市場;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建立自願減排機制。“理順體制機制,企業自然會調整航向。”

  鄧成城介紹,我國已經掌握了節油添加劑的核心技術。實踐證明,以“蘭煉MAZ”為代表的節油減排型燃油添加劑節油、清潔和減排的效果顯著。“國家應加大協調力度,全力支援節油減排型燃油添加劑産品推廣應用。”

  鄧成城認為,這將對提高我國燃油經濟性水準,減少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的燃油消耗和城市環境污染,對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于 猛 馮 華 劉成友 曹樹林
  • 編輯:王文舉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