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字背後有何蹊蹺?代表委員解析物價三大矛盾(2)
- 中國網 www.china.com.cn 2012-03-04 15:33
- 列印 | 轉發 | 評論
“産品已提價,公司仍喊虧”——如何減壓企業“成本上漲”?
涉足食品行業的天津華明集團董事長劉乃蘭委員已年近七旬,她常常逛菜市場,也感覺當前物價偏高,她道出了“成本上漲”剛性拉高物價的無奈。
“糖價從十年前每噸1000多元漲到4000多元,另外人工、水電等其他成本也在上漲,食品廠生産的冰激淩出廠價雖提高三四毛錢,但依然利潤微薄。”劉乃蘭委員説。
對於成本推動,青島即發集團董事長陳玉蘭代表也深有同感。她説,作為一家主營紡織服裝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去年僅用工成本就增加20%。
融資遭遇“趁火打劫”,也是企業轉嫁和推高産品價格的重要因素。天津一位全國人大代表告訴記者,由於銀根收縮,貸款指標競爭激烈,銀行變相“抬價”導致企業融資成本大增,企業只能給産品提價。
另一個物價推手是國外“輸入性通脹”。歐債危機發酵,大宗商品價格頻繁波動,一些國家濫發貨幣“救市”,對國內物價上漲形成潛在支撐。
“如果一些企業難以轉嫁上升的成本,必將面臨生存壓力。”天津財經大學教授王愛儉代表説。浙江省工商聯一份調查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全省三分之二的中小企業成本提升30%左右。儘管部分企業産品提價,利潤仍然被“攤薄”。
“企業的成本變化,直接影響物價走勢。”浙江新光控股集團董事長周曉光代表説,中小微企業佔全國企業總數90%以上,其産品大都是生活必需品,幫助中小微企業減輕成本壓力,就是“保民生、控物價”。
鄭新立委員認為,應當繼續推進結構性減稅,降低中小微企業經營成本和融資難度;同時要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減少産品提價對物價的衝擊。
“成本上漲是一個因素,但企業競爭力最終還是靠自己。”郝建枝代表認為,企業消化成本上漲壓力,不能一味靠提價,更要向産品創新和轉型升級要效益。
-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元旭 劉敏 王海鷹
- 編輯:藍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