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資本市場雙向開放、A股受到國際機構投資者關注等意義,普通投資者最關注的是A股成功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對未來市場將帶來哪些影響?今後如何把握“入摩”利好下的投資節奏?帶著上述問題《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鵬華基金相關部門負責人。
記者:從年初至A股成功“入摩”消息發佈首日,這期間的市場走勢如何?投資者應以何種方式把握“入摩”利好?
鵬華基金量化研究副總監陳龍:從市場走勢看,近期市場已經走在MSCI之前,股指表現並不覺得非常突然,最多是略超預期。具體表現在,一是外資已提前佈局MSCI標的。Wind資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以來,滬股通、深股通合計凈買入量已超過400億元人民幣。二是估值體系的接軌,當前A股的估值體系逐步向海外成熟市場靠攏。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面對“入摩”利好切忌盲目跟風投資,應順勢而為。從中長期來看,A股“入摩”將進一步豐富A股市場的參與主體,提高機構投資者佔比,2016年以來形成的風格趨勢會進一步得到強化,白馬股的行情會進一步得到鞏固。
記者:本次“入摩”闖關已經是第四次,與此前的方案相比有哪些變化?
鵬華基金高級研究員張華恩:變化主要集中在兩點:第一,納入A股數量由原來的169隻提升到222隻,佔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由0.5%提升至0.73%,新增標的可能主要集中在AH股中H股屬於MSCI中國指數成分股、能夠通過互聯互通機制交易且未停牌的大盤A股,這一點超過市場預期。第二,MSCI明確將於2018年5月份和2018年8月份分兩步開始納入計劃,若互聯互通機制中單日額度限制被取消或者大幅提高,MSCI不排除修改為一次性實施方案。
記者:成功“入摩”這一利好能否從根本上改變A股市場走勢?
鵬華基金高級研究員張華恩:成功“入摩”預計短期有利於市場風險偏好提升,中期趨勢回歸市場自身。此前市場對MSCI有一定預期,但不充分,考慮此次納入家數和權重略有提升,對短期市場風險偏好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從其他地區經驗看,MSCI納入之初,對市場趨勢改變並不明顯。
長期來看,MSCI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有助於吸引海外投資者系統性關注A股,優化投資者結構。同時,優質公司被市場認可的特徵將更加明顯。(經濟日報記者 周 琳)
(責任編輯:毛凱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