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試點已有2年。數據顯示,2年來個人養老金試點取得明顯成效,6000多萬人開通賬戶,836隻産品上架。
業內人士認為,個人養老金試點總體上取得明顯成效,主要表現為開戶人數快速增加、金融産品種類豐富。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需有效激活資金繳存意願,適當放寬對覆蓋範圍的限制。
銀行係産品佔據主流地位
從開設賬戶、賬戶繳費、購買産品到領取資金,個人養老金制度已經實現各個環節的暢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已有6000多萬人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
從産品供給角度看,銀行係産品佔據主流。截至11月25日,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數據顯示,目前共有個人養老金産品836隻,包括466隻儲蓄類産品、200隻基金類産品、144隻保險類産品及26隻理財類産品。
2年來,銀行積極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一是提供“入口”,二是提供産品。截至2024年6月末,個人養老金理財産品累計銷售規模超47億元,19家銷售銀行為個人養老金投資者開立理財行業平臺個人養老金賬戶超過50萬個。
其中,絕大多數理財産品實現正收益。申萬宏源研報顯示,截至11月13日,個人養老金理財産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均值為3.69%,表現較為穩健,超過八成理財産品年化收益在3%以上,農銀理財兩隻産品年化收益超過7%。不過,也有個別理財産品的年化收益未能達到業績比較基準。
“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2年來,總體上取得明顯成效,主要表現為開戶人數快速增加、金融産品種類豐富。”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個人養老金制度讓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獲得初步發展,也讓試點地區的居民對個人養老金有了更多了解。金融機構也從中獲益,對居民投資個人養老金的具體需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積累了金融服務經驗。
投資型養老理念開始滲透
業內人士認為,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的一大意義在於讓居民了解認識投資養老的重要性。數據顯示,31歲至40歲的中高收入人群是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繳費和購買産品的主力軍,主要原因在於他們希望為退休養老做好提前準備。
不過,當前個人養老金存在“開戶熱,繳費冷”問題。一位股份行分行個人金融業務負責人表示,前期銀行在推廣個人養老金賬戶時通常會附帶一些返現優惠,但從後期的繳存情況來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資金繳存比例並不高,不少人處於觀望狀態。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兼養老金分會會長,浙江大學國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金維剛認為,從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五方面問題:一是實際繳存資金和進行投資的人數佔比較低;二是可供選擇的個人養老金産品數量眾多,但分佈不平衡,多數集中在銀行定期存款類品種;三是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被排除在外;四是稅收優惠力度不足;五是參與者選擇投資産品的範圍有限。
婁飛鵬介紹,個人養老金“開戶熱,繳費冷”問題具體表現為“三低”:相對於開戶人數,實際繳存人數比例低,僅為22%;相對於稅優政策規定的12000元的繳存額上限,個人實際繳存的金額比例低,僅為25%;實際繳存額中用於投資的資金比例低,約為61%。
激活個人養老金繳存意願
個人養老金是我國養老金保險體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設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計劃將個人養老金試點項目逐步推向全國。
撬動更多人繳存個人養老金,是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當務之急。金維剛建議,要適當放寬對納入個人養老金制度覆蓋範圍的限制,將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納入其中;加大稅收優惠力度,對中低收入群體實行全過程免稅的EEE模式;加強對適用於養老投資的金融産品的研發,對個人投資的專業諮詢服務,以及對個人養老金的投資監管體系,確保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平穩運作和資金安全。
“初步來看,個人養老金制度在更大範圍內推廣的條件基本具備。”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認為,考慮到養老第三支柱建設的迫切性,建議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個人養老金制度。同時,部分中小銀行具有客戶滲透率高、消費者認可度高、業務管理規範的優勢,可以擇優將更多中小銀行納入養老金業務辦理機構範圍。
從銀行理財參與養老體系建設著手,工銀理財總裁高向陽建議,有必要引入長期限增量資金。他表示,要推動銀行理財納入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範圍,納入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基本養老金等管理人名單,進一步拓展養老理財、個人養老金賬戶等試點範圍,適度提升個人養老金賬戶稅優額度,提高客戶通過個養賬戶開展養老投資的積極性,讓理財在服務整體養老體系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