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企改革的導向下,國企改革基金戰隊正在加速成形。其中,“國”字頭基金的總規模有望達到1萬億元,包括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産業投資基金以及“國協、國同、國創、國新”四隻引導基金等。國企結構調整基金正籌備組建混改子基金以及海外並購子基金,目前方案已成形。國家層面也在探索研究組建一個混改基金以推動國企混改。
“國”字頭基金動作頻頻
5月8日,國企結構調整基金完成對中國光大綠色環保有限公司港股IPO的基石投資,投資金額7000萬美元,成為第一大基石投資者和第二大股東。去年12月,國企結構調整基金完成對中信建投證券港股IPO的基石投資,投資金額1億美元,成為第二大基石投資者。
在A股,國企結構調整基金先後參與中國電建、中國國航、中國中冶的非公開發行項目。
此前,國企結構調整基金董事長朱碧新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抓好結構調整基金投資、金融板塊搭建、健康養老資産接收、ETF央企結構調整基金髮行、混改基金搭建、股權管理平臺搭建、總部功能完善等資本運營工作。國企結構調整基金今年初步考慮將完成300億元左右的投資額,目前有10個項目已立項,多為戰略新興産業等領域。下一步,基金直投項目的配置比例要達到40%,計劃通過定向增發、大宗協議轉讓、上市前基石投資等能解決基金短期賬面利潤的投資方式進行主動投資。
此外,作為國企改革基金之一,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已入股亞太衛星寬頻通信有限公司和中國石油集團資本股份有限公司。
5月16日,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牽頭髮起的中央企業國創投資引導基金在北京創立,總規模1500億元,首期規模1139億元人民幣。國資委此前表示,將力推央企踐行創新驅動戰略,由航太科技、招商局集團、中國國新和國家開發銀行所屬的國開金融牽頭設立國協、國同、國創、國新四隻引導基金,總規模達4300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産業投資基金已完成7個項目的投資決策,投放資金19.35億元;完成14個項目立項工作,投資規模31.18億元;投放區域涉及12個省區、8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
央企基金四處開花
除“國”字頭基金外,由央企發起、參與組建的各類基金四處開花。
5月25日,中國鋁業公司與交銀國際信託發起設立中鋁交銀四則産業投資基金,規模為20億元。
5月19日,由中國旅遊集團公司牽頭髮起的“中國旅遊産業基金”正式組建。基金採用有限合夥形式,總規模300億-500億元,首期規模為100億元。基金將重點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戰略,投資全國範圍內成長潛力強的旅遊項目。
4月12日,作為國企結構調整基金的首只子基金,深圳國調招商並購股權投資基金成立。基金目標總規模500億元,首期規模352.57億元,重點投資方向為企業並購重組、成長型企業、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海外並購。
3月29日,誠通湖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該基金由中國誠通所屬誠通資産經營管理公司和湖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發起,總規模100億元。該基金專注于國內金融不良資産的投資、管理和處置。
截至去年底,中央企業發起、參與的創新發展基金超過200隻,總規模超過6000億元。據中國投資協會國有投資公司專業委員會的統計數據,截至去年底,該委員會會員單位管理的基金共351隻,管理基金總規模達9665億元。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曾表示,由投資引導基金、産業發展基金、企業創新基金三個層次組成的中央企業創新發展基金係正在快速形成,這對促進中央企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帶動全社會創新創業都具有重要意義。要支援設立一批産業發展基金和企業創新基金,共同打造技術與産業發展平臺,積極依託北京科創中心的巨大優勢,借助各大金融機構的資本優勢,努力實現創新資源優化配置。
基金助力改革深化
專家表示,央企發起、參與組建的基金正在加快落地,覆蓋範圍和領域日趨廣泛,對於推進國企改革和結構調整有重大意義。隨著越來越多的央企投資資金進入市場,通過市場化運作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有效地提高國有資本運作效率,促進企業經營機制轉變。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打破傳統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實現真正的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尤其要重視人才激勵和風險控制。
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指出,用基金平臺的方式多方籌集資金有利於解決國企改革、供給側改革過程中“錢從哪來的問題”,也有利於推進央企重組整合、去産能、混改以及實體經濟的發展。現在不少央企正在嘗試或準備嘗試,如通過成立産業投資基金,更靈活地掌控下屬公司和新收購企業的股權,形成順應市場需求的管理機制。作為管資本的重要嘗試,基金是國資運營的一種市場化手段。地方政府和地方國企將紛紛效倣,銀行也有支援的熱情。(記者 劉麗靚)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