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5月23日從深圳證監局官網獲悉,其發佈的2016年監管報告披露了過去一年深圳轄區上市公司、證券、期貨、基金等資本市場主體發展態勢,並重點闡述了正在轉型的監管思維和做法。
業內人士認為,深圳證監局轉變思維,憑藉資訊化、大數據技術,以問題、風險導向,變事後合規執法為事中監測,打造資本市場安全網,已初步建立證券公司、資管、私募三大網路系統,成為地方監管的一個樣本。
資管行業資産逾13萬億
作為國內三大金融中心城市,報告顯示,深圳上市公司在2016年新增31家達到233家,約佔全國上市公司總數的7.6%,居全國各省市第六位。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達4.35萬億,資本市場融資1238.02億元,資産總額18.75萬億元、凈資産2.22萬億元、營業收入26796.40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671.61億元。
證券經營機構方面,深圳證券公司20家,僅次於上海,資本實力繼續增長,經營業績良好。2016年,深圳20家證券公司均實現盈利,全年共實現營業收入725.84億元、凈利潤271.44億元,受市場影響分別同比下降44.6%和51.0%。深圳證券公司營業收入居全國各省市第一位,其他各項主要指標居全國各省市第二位。
與此同時,資産管理行業發展迅速。截至2016年底,深圳資産管理行業(含券商資産管理、公募基金、基金公司非公募業務、基金公司子公司業務、期貨公司資産管理及備案的私募基金)的資産總規模超過13萬億元,約佔全國的1/4,整體規模位居全國各省市第二位。
數據顯示,深圳基金行業發展迅速。到2016年底,深圳基金管理公司達26家,管理公募基金1241隻,公募基金資産凈值以2.51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二。分析發現,深圳這2.51億元公募基金資産凈值,同比2015年增加27.8%。
截至2016年底,深圳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資産規模為4.27萬億元(含社保、年金、專戶),累計實現凈利潤48.87億元,較2015年下降11.5%。
報告還透露,截至2016年底,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的深圳私募基金管理人3544家,備案的私募基金8300隻,實繳規模1.18萬億元,排名全國各省市第三位。比較2015年監管報告可見,2016年私募管理人雖然減少,管理基金數量和資産管理規模卻同比翻番。
建三張資本市場安全網
深圳資本市場體量顯得龐大,而作為這些市場主體的一線監管機構,深圳證監會才內設13個處室117人。小馬如何拉大車?
報告介紹,近年來,深圳證監局利用現代資訊與大數據技術,建立健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目前,已初步建設了證券公司事中監管風險監測體系、資管業務報送與分析系統和私募基金風險監管資訊平臺,進一步提升了轄區資本市場安全網建設水準和能力。
深圳證監局由“人工判斷型”監管向“技術導向型”監管轉變,探索建立並持續優化持牌機構資管業務報送與分析系統。目前,系統一期開發建設已完成,全面實現系統的報送功能。系統的二期開發正在推進,探索實現系統的分析功能。按計劃,系統擬建立包括9大項近60子項的數據分析體系,探索搭建月度風險監測體系。
作為我國私募基金行業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深圳地區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近幾年快速增長,前海更是憑藉其政策優勢,吸引大量私募機構聚集。深圳證監局與前海管理局建立私募監管協作機制,聯合開發深圳地區私募基金風險監管資訊平臺。
該平臺致力於收集、整合來自監管、政府、私募機構報送及網際網路輿情等資訊,形成完整統一的私募基金資訊數據庫,涵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基礎資訊、産品、運營、財務、關係網路、網際網路輿情及訴訟違約等全面指標,並通過機器學習不斷加入監管經驗,逐步優化分類分級監管機制及違規分級預警規則。
到2016年底,私募基金風險監管資訊平臺數據庫已初步建立,通過數據交叉對比進行驗證分析,結合網際網路輿情資訊進行預研預判,為摸排私募機構的異常情況以及可能存在的違規行為和風險隱患提供有效的風險線索。根據系統排查線索,深圳證監局已對可能存在重大風險的數傢俬募機構開展了現場核查。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