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文藝復興是一個多中心的文化運動,佛羅倫薩、羅馬、威尼斯、米蘭、那不勒斯、曼托瓦、費拉拉、烏爾比諾等都是文藝復興運動的重要中心。這些城市的文藝復興文化成就既有一些明晰可見的共性,如繪畫中的自然主義繪畫和建築中的古典主義,同時又因本土政治、社會和文化傳統的不同而表現出自身特點。其中,博洛尼亞就突出表現了文藝復興文化的這一複雜性和多元性。博洛尼亞自中世紀盛期以來一直是義大利乃至整個歐洲享有盛譽的重要文化中心,這一盛譽主要源自其建於1088年的博洛尼亞大學。該大學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也是整個歐洲法學研究的重鎮。在文藝復興時期,在豐厚的中世紀文化傳統以外,新的文化和藝術潮流也逐漸波及這座城市,新舊文化的並存、交替和相互影響賦予這個城市別樣的面貌。
文藝復興時期的博洛尼亞曾長期處於本提沃利奧家族的統治之下。與其他城市的領主一樣,該家族也竭力通過資助公共建築或私人建築以及繪畫、雕塑等,來積累文化資本和謀取政治合法性。其中,城市中心廣場及其建築因其顯而易見的政治和文化重要性而首先吸引了統治者的關注。1485年-1500年,焦瓦尼·本提沃利奧二世(Giovanni II Bentivoglio)委派建築師費奧拉旺蒂(Fioravanti)翻修建於中世紀城市共和國時期的督政官宮(Palazzo Podestà)。在督政官宮底層建造了開放式拱廊,其上方是議事大廳。在督政官的背後矗立著建於1212年的阿倫格鐘塔。這次翻修在博洛尼亞藝術建築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它標著文藝
復興風格在博洛尼亞的到來。其明顯的標記就是底層拱廊採用了文藝復興風格的圓拱,而非哥特式尖拱(圖1)。在督政官背後還有1244-1246年間修建的一座哥特式宮殿,因為國王恩佐曾于1249至1271年間被關押在此,後人遂將其稱為“國王恩佐宮”(Palazzo Re Enzo)。這座建築後來歷經了數次改造,其原初形制已不復得見。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與權力往往密切交織在一起的,建築尤其如此。1506年,本提沃利奧家族的統治被推翻,此後博洛尼亞由羅馬教皇委派的代表統轄。事實上,博洛尼亞成為教宗國僅次於羅馬的第二大城市,在教廷宮有一間屋子就被命名為“博洛尼亞廳”(Sala Bologna),裏面有博洛尼亞畫家羅恩佐·薩巴蒂尼(Lorenzo Sabatini)繪製的一幅博洛尼亞地圖(圖2)。
16世紀中後期,教宗代表皮埃爾·多納托·切爾西(Pier Donato Celsi)決心改造博洛尼亞的城市中心,博洛尼亞的中心廣場開始發生巨變。這些改造工程包括對督政官宮對面的聖彼得羅尼奧大教堂(San Petronio)的擴建。該教堂是獻給博洛尼亞的主保聖徒聖彼得羅尼奧的,其主體結構在15世紀基本完成,採用的是哥特式風格。1518年,建築師多梅尼科·達·瓦裏尼亞納(Domenico da Varignana)為該教堂設計了哥特式風格的立面,以保持教堂風格的統一。但最終教堂的立面裝飾只完成了底層部分,其餘部分一直未完成,直至今日(圖3)。這無疑是一種缺憾,但這個不足卻有助於中國人理解義大利傳統建築的美學原則:義大利建築物的主體結構和外立面是可以分離的,即使沒有主立面也不會影響主體結構的穩固,立面的功用是賦予建築物特性和美感。正因為如此,義大利許多教堂的建築立面可以從容地完成,例如米蘭
大教堂的立面是在18世紀完成,而佛羅倫薩大教堂和聖十字架教堂的主立面都是在19世紀才得以完成。
督政官宮的西邊是新建的市政廳(Palazzo Comunale),它又被稱為“阿庫爾西奧宮”(Palazzo d’Accursio)。在16世紀,這裡是教宗代表履行職權的場所。由於該市政廳經歷多次改建,因而建築風格極為混雜。其整體風格接近哥特式,但在16世紀中後期有增加了些許文藝復興風格元素,特別是大門和窗戶。它也不具有一般宮殿建築的對稱性,有點不倫不類(圖4)。這座宮殿的構造與督政官宮有顯著差異,其封閉性與和後者的開放性尤其形成鮮明對照,生動地體現了封閉、神秘的教宗專制主義與早期開放的城市共和國政治的不同。
16世紀後期,建築師雅可波·達·維尼奧拉(Jacopo da Vignola)在督政官宮的東邊修建
了文藝復興風格的“銀行家宮”(Palazzo dei Banchi)。聖彼得羅尼奧大教堂、督政官宮、銀行家宮和市政廳共同圍合成一個廣闊的矩形廣場,即“大廣場”(Piazza Maggiore)。
在市政廳和“國王恩佐宮”之間有一個小廣場,紅衣主教切爾西聘請雕塑家吉安波洛尼亞在這裡修建了一座海神噴泉,因而這個小廣場被稱“海神廣場”(Piazza del Nettuno)。文藝復興時期是一個崇尚古典文化的時代,這突出表現為人們對取材于古代歷史和神話的繪畫和雕塑的崇尚和熱愛。在義大利南方的墨西拿、中部的佛羅倫薩的中心廣場上都矗立著海神尼普頓噴泉。而博洛尼亞城市廣場的海神噴泉也構成了博洛尼亞新的城市象徵(圖5)。這座噴泉耗費巨大,教宗庇護四世、紅衣主教切爾西都傾注了大量心血,噴泉的中柱上有庇護四世、切爾西、卡羅·波羅梅奧和博洛尼亞市政府的徽章,暗示這個噴泉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需要強調的是,這個噴泉並不只為了裝飾空曠的廣場,它兼有供水和分配水源的實用功能。
雖然博洛尼亞並非文藝復興文化的顯要中心,但它也有其獨到之處。博洛尼亞是文藝復興時期盛産優秀女藝術家的城市,在這裡出現了三位重要的女藝術家,分別是雕塑家普羅佩爾西亞·德·羅西、畫家拉維尼亞·豐塔納和埃利薩貝塔·塞拉尼,這一現象值得玩味,或許博洛尼亞注重文教的傳統更有利於女性接受教育和從事高雅的藝術活動。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博洛尼亞,豐厚的中世紀文化傳統並未因新文化的發展而黯然失色,而是與之並存、交融和交相輝映。距中心廣場不遠就是兩座直插雲霄的中世紀高塔,即阿西內利塔(Asinelli, 97米)和加裏森達塔(Garisenda, 48米)。兩塔興建於11世紀後期和12世紀早期,屬於博洛尼亞城市共和國早期的建築。這兩座高塔一高一低,皆略微傾斜,讓人聯想到著名的比薩斜塔。這兩座塔其實是兩座碉樓,是中世紀城市政治和歷史的生動見證。在中世紀盛期,城市的繁榮吸引許多鄉村土地貴族遷入城市,他們在城裏豢養家丁和私人衛隊,搶奪城市空間,並紛紛修築碉樓(高塔)為據點,這一現象在佛羅倫薩、盧卡、錫耶納和博洛尼亞等城市尤其盛行。後來,隨著城市政治的日趨穩定,大多數碉樓被拆除,而博洛尼亞的雙塔就是少數倖存下來的碉樓之一。(圖6)。
正是博洛尼亞的這兩座高塔啟發日裔美國建築師山崎實(Minoru Yamasaki)設計了紐約著名的雙子塔,即世界貿易中心,可惜它們在2001年的9月11日的恐怖襲擊中化為灰燼。
在雙塔的一側是博洛尼亞另一處重要的中世紀文化空間,即博洛尼亞大學。創建於1088年的博洛尼亞大學是歐洲最早的大學,也是博洛尼亞城市聲望的重要源泉之一。博洛尼亞大學沒有校園和圍墻,而是嵌入城市之中。與英語世界的大學不同,歐洲大陸國家的大學大多沒有校園,各個學院往往散佈在城市不同地方。除個別大學之外,要在義大利大學裏享受寧靜的校園生活和美麗的風光簡直是一種奢望!中國在發展近代大學時,師從的是英美而非歐陸大學傳統,因此中國的大學都有校園,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等中國名校的美麗校園都是義大利大學所望塵莫及的。
從市中心漫步博洛尼亞大學,沿途都是拱廊街,拱廊
是義大利城市常見的一種建築形式,但博洛尼亞人把它發揮到極致,老城區裏的拱廊街的總長度約38公里,位居義大利城市之首,從而使拱廊街成為博洛尼亞城的一大特色。1581年,法國文人蒙田在博洛尼亞遊歷時,就對該城的拱廊街讚美有加。後世的博洛尼亞人也把拱廊街視為自己的建築傳統,在博洛尼亞的北邊有一座高山,名曰“守衛山”(Colle di Guardia),人們修建了一條蜿蜒爬升的拱廊,從山腳下的薩拉戈薩門一直通向山頂的聖盧卡教堂(圖7)。聖盧卡教堂修建於18世紀前半期,是新古典式風格,從這裡極目遠眺,博洛尼亞的城市景觀和附近的鄉村風光美不勝收。
細心遊客會發現,不同的義大利城市有不同的主導色調,威尼斯色彩斑斕,比薩偏愛白色,佛羅倫薩偏重冷色調(恰如傅雷先生賦予的譯名“翡冷翠”給人的色彩感覺),博洛尼亞偏重紅色,因此,義大利人送給它一個外號——“紅城”(la Rossa)!漫步在“紅城”裏的拱廊街,人們感受到的是濃郁的藝術氣息。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