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長沙城郊接合部的一處加工醫療廢物的小作坊內,成堆的醫療垃圾散發出異味,堆積成山的玻璃碎片中,依稀可見有殘留著血跡的血液袋、針頭、有藥物殘留的藥瓶、插著軟管的輸液袋……受利益驅使,一些不法分子在城郊接合部進行醫療垃圾加工,將軟管、輸液袋等醫療廢物賣給塑膠廠製作成塑膠杯等塑膠製品。
近期,湖南省基層執法部門查處了兩起非法回收加工醫療垃圾(含醫療廢物)案件,湖南長沙、湘潭、益陽、株洲、衡陽以及湖北襄陽多家公立醫院和血站的醫療垃圾流向城郊接合部和農村地區的“黑作坊”。
記者追蹤調查發現,湖南醫療垃圾尤其是醫療廢物回收處置亂象叢生,分類、運送、處置、監管存在較大漏洞。業內人士建議,衛生、環保、公安部門徹查涉案醫院醫療垃圾的倒賣鏈條,針對暴露的問題強化監管責任。
醫療垃圾流入家庭式“黑作坊”
記者了解到,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産生的醫療垃圾必須先在醫院進行分類,其中5大類醫療廢物必須送往具有資質的醫廢處置中心焚燒銷毀,而輸液袋、輸液瓶等醫療垃圾則可以進入資源回收利用市場。
湖南省環保廳固廢站負責人龔志淩説,在岳陽、長沙查處的兩起案件中,執法部門查獲了近百噸醫療垃圾,其中大部分是可以回收的輸液袋、輸液瓶等醫療垃圾,少部分是必須焚燒銷毀的醫療廢物。從環保部門的角度來説,查獲的近百噸醫療垃圾沒有嚴格按規定進行分類,摻雜著輸液針管、血液袋等醫療廢物,整體而言都可以視作是醫療廢物。
據岳陽汨羅市環保局應急中心主任徐樹立介紹,2016年4月7日,汨羅市環保部門在古培鎮一村民仇某家中查獲50多噸醫療廢物。仇某和幾位工作人員未戴口罩,只戴手套對醫療廢物進行分揀、粉碎,作坊內醫療廢物堆積如山,輸液袋滲出的藥液在地面隨意流淌,生産廢水一部分經雨水溝直接外排。執法人員立即要求仇某暫停加工醫療廢物,保護現場、收集證據並通知公安部門立案調查。
據執法人員介紹,根據國務院頒布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執法人員對涉事人員了詢問,製作調查筆錄、現場勘察筆錄,下達查封、扣押決定書。查封了加工生産機械設備,扣押已經加工成顆粒料子20多噸,尚未加工醫療廢物30多噸。經查,這些醫療廢物分別來自湖南的益陽、衡陽、株洲以及湖北的襄陽、遠安等市縣的醫療機構。
湖南省環保廳6月份通報,目前,公安機關已經在偵查處理此案,經公安部門偵查,已經對仇某等9名涉及該案的嫌疑人實施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深挖之中。
據徐樹立介紹,經執法人員仔細辨認,仇某加工的醫療廢物中的輸液袋、血液袋、藥瓶等上面標簽標注著益陽市中心血站、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湘潭市中心醫院、株洲市中心醫院、郴州市三醫院、湖北遠安縣人民醫院、襄陽市軍工醫院、襄城區新集衛生院等字樣。仇某稱,今年2月,他從廢品市場零星收購醫療廢物,經過初步人工分揀、清洗、粉碎等工序加工成半成品再出售給其他塑膠加工廠牟利,製作塑膠食具和杯子,收購地點涉及湖南、湖北兩省多個縣市。
徐樹立介紹,仇某自建作坊加工醫療廢物,未經過任何消毒處理,半成品上面肯定存在病菌,直接製成塑膠製品的話,對人體危害是比較大的,如果加工成食具使用,後果不堪設想。
記者近期在長沙望城區月亮島街道銀星村暗訪看到,在一個農家院子內,大量輸液瓶被碾成了玻璃碎渣,一些還未碾碎的輸液瓶上還有輸液針管沒有取下來,四週空氣中飄著刺鼻難聞的藥劑味道。
醫療垃圾處置監管漏洞大
到目前為止,上述兩起案件中的醫療垃圾垃圾倒賣鏈條並未查明。湖南省環保和衛生部門認為,查獲的醫療垃圾既有可能直接來自醫院,也有可能是運送環節出了問題。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醫療垃圾回收、運送、處置等環節亂象叢生、隱患重重:一是部分醫院醫療垃圾分類工作缺位。龔志淩説,平時例行檢查發現,有一些醫院沒有將尖銳性醫療廢物(針頭等)、具有毒性的醫療廢物與一些可回收的醫療垃圾分開,分類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
湖南省一家三甲醫院院長告訴記者:“按照要求,各個科室會按照相關規定先進行分類,再送往專門的儲存室存放,醫療廢物和可回收的垃圾都會分門別類地存放好,然後交給專門的公司來清運。在醫院內的分類和存儲歸醫院負責,出了大院大門醫院就不管了。大醫院每天産生的醫療垃圾、醫療廢物比較多,很多針頭等尖利器物品沒有一次性處理完,分類不清的情況也是經常發生的。如果有醫療廢物從醫院內流出,也可能是醫療廢物轉運環節出了問題,還要等待相關部門進行調查。”
一家三甲醫院監管辦負責人告訴記者,“醫院各個科室産生的醫療垃圾經過分類以後,醫療廢物就會送到暫時存儲間分門別類地存放。每天晚上,專業的運輸公司的車輛就會來醫院清運醫療廢物。醫院支付給清運公司的費用是每天每個床位2塊錢,醫院共有1700多個床位,每年大約要支援125萬左右的費用。”
二是部分基層醫院允許醫院護工、物業人員倒賣醫療垃圾,已成為一種“潛規則”。湖南省一家公立醫院的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公立醫院的醫療垃圾由物業公司分類,存儲,聯繫專業公司處置,但物業公司是否會將醫療垃圾全部交給專業公司處置,根本不得而知,有一些物業公司請的護工、保潔阿姨的頭目是一些醫療廢品回收員拉攏的“關鍵人物”。
湖南一家縣級公立醫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縣醫院給護工、清潔員每個月的工資不夠,就默許了她們賣輸液袋、藥瓶等醫療垃圾給收廢品的人,當作是補貼。
“也有衛生部門查,衛生部門派人檢查的時候護工就不賣,隔幾天賣一次,沒有人管。”醫院負責人説,醫院要自負盈虧,又沒有人給醫院錢銷毀醫療廢物,與其醫院出錢給專業清運處理公司銷毀醫療廢物,不如讓護工處理,賣掉當補貼。我們縣人民醫院每個科室2個護工,一共五十多個護工,她們都轉賣醫療廢品,有固定來收的人,一車車拖到廢品站。這位縣級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湖南省衛生部門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湖南省有6萬多家醫療機構,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監管的醫院存在點多、面廣、線長的特點,監管不可能做到無死角。對於一些小醫院來説,請專業的醫療廢物處理公司處理醫療廢物要交錢,就可能出於利益考慮,把一些醫療廢物“偷偷”處置了。
三是清運、處置環節監管漏洞凸顯。湖南省衛計委醫政醫管處處長高紀平説,現在衛生部門對醫院有嚴格要求,大醫院主動故意將醫療廢物和可回收的垃圾倒賣出去的可能性不大,不排除醫療廢物轉運的環節可能存在問題,這需要相關部門進行調查。
完善醫療垃圾處置體系
徐樹立等專家指出,醫療廢物具有急性傳染、潛伏性污染等特徵,其所含有的微生物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廢物的幾十倍,如處理不當,會成為醫院感染和社會環境公害源,更嚴重可成為疾病流行的源頭。醫療廢物中含有不同程度的細菌、病毒和有害物質,並且在腐敗分解時釋放出惡臭氣體,生成多種有害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龔志淩、高紀平等人認為,對於在近期湖南查獲的兩起案件,環保公安等執法部門必須調查清楚涉案醫療垃圾倒賣利益鏈條,追究責任,找出漏洞,排查隱患。
首先是源頭把關。徐樹立認為,要從源頭上進行把關,確保醫療垃圾和醫療廢物不能違規外流進入市場,環保和衛生部門要加強配合,加大對醫院檢查監管力度。
龔志淩認為,大部分醫院委託保潔公司或物業公司進行醫療垃圾的存儲工作,一些保潔公司工作人員由於利益驅動、素質參差不齊、對相關法律法規不清楚等原因,可能做出一些違法行為。應加大對醫院醫療垃圾分類、儲存人員的普法教育和培訓工作。
其次要完善法律,改變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現狀。湖南省人大環資委監督處處長劉帥説,《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對主管部門、醫院、違規經營者的處罰都較輕微,如一般醫廢處理違法行為都僅處以1000元至30000元罰金,只有出現嚴重污染事故才有可能追究刑事責任,但倒賣一噸輸液袋的收益就可以達到5000元,法律處罰威懾力相對較小。建議適當強化處罰措施,提高違法成本,倒逼醫療機構主動作為,防堵漏洞。
第三,要規範對可回收醫療垃圾的分類和處置方法。龔志淩等指出,目前,對醫療廢物的處置,環保部門和衛生部門意見不太統一。哪些屬於醫療垃圾和哪些不屬於醫療垃圾,主要由衛生部門來制定標準。
龔志淩説,按照目前的標準,輸液袋、輸液瓶目前被劃定為可回收利用的醫療垃圾,環保部門對此是持保留意見的,比如輸液瓶裏多多少少有藥品殘留或抗生素,抗生素如果進入水體,對人體危害大,而輸液袋用的是很好的塑膠材料,回收加工時,一般在80至100攝氏度左右的環境裏即可碎成顆粒,在這種溫度下,難以保證藥物殘留和各種病菌完全被清理掉,而這樣的輸液袋可能被製成各種日用品,如塑膠茶杯、碗筷、玩具,危害性很大。
龔志淩指出,目前對可回收廢醫療垃圾的管理,基本上處於放任狀態,建議對其回收主體、再生産主體進行篩選,實行特許經營,並規範其分揀、清洗、利用等過程。
另外,要健全部門工作聯動機制。記者調查發現,醫療廢物在分類、清運、處置漏洞叢生,而環保、衛生等部門對醫療廢物回收處置的監管存在“各管一頭”的問題。對醫療廢物的處理,衛生和環保的權責劃分很清晰,當醫療廢物還在醫院大門裏面時,由衛生部門負責監管,出了醫院大門,就由環保部門監管。衛生、環保、公安應加強聯動,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執法活動,形成相互支援、齊抓共管的監管局面。要加大宣傳力度,在醫療機構廣泛開展普法教育,同時加大對不法回收、倒賣者的打擊力度,形成震懾範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