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
資金拋開大盤炒個股 32股上周創歷史新高
上周A股大幅震蕩,以鋰電池概念為代表的題材股表現活躍,當週一大批個股(收盤價或盤中價格)創出歷史新高;具體來看,這些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主要集中于鋰電池概念、家用電器、汽車、電子等四大板塊。
具體來看,上周股價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有61隻,剔除2015年之後上市的次新股,仍有32隻。總體上看,這些個股有以下特點,第一,中小創個股佔絕大多數;這32隻個股中,滬市個股僅金鷹股份一隻,深市主機板個股有中通客車、小天鵝A、ST生化等三隻,其餘個股均為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其中,中小板個股最多,有16隻之多;創業板個股也有12隻。
按地域來看,這32隻個股主要分佈于廣東、浙江、江蘇等三省,三省的個股合計佔全部創新高個股數量近六成;其中,廣東省上周創歷史新高的個股數量最多,有索菲亞、華帝股份等8隻,浙江省有老闆電器等6隻,江蘇省有小天鵝A等5隻;其他省份中,北京、山東省等地創新高的個股數量也相對較多。
按最新市值來看,這32隻個股均為中小市值個股,除國軒高科外,其餘個股的最新市值均低於300億元;近八成個股最新市值低於200億元。業績方面,從2016年一季報來看,超過八成個股當季業績正增長,其中合康變頻增幅超過2000%,中通客車、多氟多的增幅均超過1000%。另外,這些個股有的還有強者恒強的特點,不少個股最近幾週反覆創出歷史新高,如利亞德、當升科技等。
按板塊分類,這32隻個股主要集中于鋰電池概念、家用電器、汽車、電子等四大板塊。
鋰電池概念是近期A股市場最受關注的主題,不少個股紛紛走出獨立行情。上周,鋰電池概念股也集體走強,股價創出歷史新高的鋰電池概唸有9隻,佔當週全部創新高個股數量的近三成,包括澳洋順昌、多氟多、當升科技、天賜材料、新宙邦、滄州明珠、科恒股份、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近期一些鋰電池概念股經過調整後再度拉升,如多氟多、天賜材料、科恒股份等,這也是上周鋰電池概念股中創新高的個股較多的原因之一。
家用電器板塊中,上周股價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數量也相對較多,有老闆電器、小天鵝A、華帝股份、順威股份等。上述家電股的走強,或與目前弱市環境下,資金追求確定性有一定關係,例如老闆電器、小天鵝A最近幾年的業績增幅均較為可觀。長江證券近日發佈的研報也稱,目前市場風險偏好較前期有明顯降低,具有穩健業績增長、偏低的相對估值及高分紅的家電板塊配置意義依舊明顯,而對於下半年來説,基於“低估值”及“高成長”主線的投資邏輯策略仍有望取得穩健的相對收益。
汽車板塊上周也有多只個股創出歷史新高,包括中通客車、雙林股份、萬安科技等,其中,中通客車具有新能源汽車概念,雙林股份、萬安科技均具有無人駕駛概念。另外,上周也有一些不屬於汽車板塊,但具有新能源汽車概念的個股創出歷史新高,如方正電機、科泰電源、金鷹股份等。
電子行業上周也有一些個股創出歷史新高,包括洲明科技、安潔科技、利亞德、星星科技等。這些個股中,星星科技是3D玻璃概念的龍頭股,公司股價在5月底至6月初曾連續大漲,經過調整後,上周再度拉升。另外,具有蘋果概念和特斯拉概念的安潔科技近期股價走勢也較為強勢。利亞德近期股價也震蕩上行,公司專注于LED應用領域,2015年業務板塊包括四方面,即LED小間距電視、LED智慧照明、顯示系統、文體教育傳媒等。
上周其他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中,銀河磁體具有稀土永磁概念,這一概念與鋰電池概念一樣,近期頻頻受到資金追捧;金貴銀業則具有黃金概念,由於英國“退歐”公投的臨近,A股市場風險偏好下降,黃金概念股受到資金追捧,金貴銀業上周漲幅接近16%;萬潤股份具有OLED概念,該概唸經過調整後,上周也表現活躍;索菲亞則在近期走出慢牛走勢,上周繼續震蕩上行;ST生化是上周創出歷史新高個股中唯一一隻ST個股。其他上周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還有鼎泰新材、雅克科技、天海防務、合康變頻等。IPO審核速度明顯放緩 通過率達95.15%
與5月份一樣,6月份以來,發審委對首發企業申請的審核速度依然緩慢。《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對召開的發審會進行梳理,觀察到本月發審委審核的企業數量還停留在個位數,僅為8家。
“從5月份以來,發審委對IPO企業審核的速度就有所放緩,這可能是監管層在根據市場情況調節上會節奏。但是,從審核企業的過會情況來看,通過率並不比去年低。”有券商投行人士稱。
《證券日報》記者經過對今年以來發審委審核IPO企業的情況進行梳理,觀察到今年已經有98家企業順利過會,同時,還有5家企業IPO申請被否,通過率為95.15%。
這一通過率較去年全年高出2.87個百分點。《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2015年證監會發審委審核企業的數量為272家,其中251家獲得通過,通過率為92.28%。
雖然通過率有所提高,但是,發審委對企業的審核並沒有放鬆,詢問的問題也較為詳細。
以最新過會的深圳市名雕裝飾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發審委在會上提出了6個問題,包括要求説明發行人新增的營業網點、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情況,開發異地市場的具體計劃、方式和效果,是否存在影響持續盈利能力的重大不利情形;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毛利率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準的合理性;長期待攤費用的具體構成情況和會計處理的依據等。
一邊是企業IPO申請審核獲得通過,另一邊,證監會也在有序下發IPO批文。上週五,證監會按法定程式核準了7家企業的首發申請。這是今年以來證監會下發的第九批IPO批文。由此,今年以來,證監會共核準了70家企業的首發申請。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對於新股發行,證監會的態度是“將根據市場和交易系統初期運作情況,按照有利於增強市場活力、維護市場穩定的原則,合理安排”。
有企業拿到IPO批文,也有企業選擇了退出IPO排隊的隊伍。《證券日報》記者從證監會了解到,截止到6月19日,終止審查的企業數量已經達到了20家。其中,嘉寶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15日進入終止審查的隊伍。
值得關注的是,上週五,證監會通報了其中17家企業(主機板、中小板企業9家,創業板企業8家)終止審查的原因。據證監會介紹,終止審查的企業多數是由於存在影響發行條件的具體事項而主動申請撤回。
以今年首家在上會前夕取消審核的辰欣藥業為例,據證監會介紹,經過審核及2015年IPO資訊披露品質檢查,發現發行人存在以下事項:一是2011年-2013年,發行人向關聯方友邦偉業出具無貿易背景的商業承兌匯票四筆,累計5000萬元,用於資金週轉,上述商業承兌匯票的開具均未入賬或登記備查,也未在招股説明書中披露;二是2012年發行人與其控股股東泓欣創發生關聯資金往來7111萬元,該事項未經董事會批准,亦未在招股説明書中披露;三是2012年發行人與關聯方辰邦置業發生往來款項1520萬元,未在招股説明書中披露。“旱季”不旱 資金布料平穩“通關”
進入年中時點,在過去近半年一直不太“安分”的資金面竟安靜了下來。進入6月,市場資金面風平浪靜,流動性供求持續均衡偏松,這與很多市場參與者先前預想的並不一樣。據統計,6月以來,在短期市場利率中具有指標意義的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甚至出現小幅下行,均值水準處在過去半年來的低位。
市場人士分析,這與央行積極開展流動性調控不無關係,而財政部督促地方壓降財政庫款,也對市場流動性有正面影響。此外,近期資本外流壓力下降,外匯佔款降幅收窄,對流動性的不利影響減輕。多數機構認為,雖然短期將面對半年末考核等時點影響的擾動,流動性存在季節性波動風險,但鋻於市場參與機構預期充分,加之央行維穩政策不斷,預計年中流動性風險總體可控,資金面有望安然跨過年中關口。
資金面繼續偏寬鬆
過去一兩個交易日,貨幣市場流動性充裕程度出現些許收斂,隔夜及個別跨月期限資金需求上升,而出資方出借資金的意願稍稍減弱,顯示隨著半年末時點日益臨近,流動性承受的季節性壓力正逐漸顯現。但總的來看,市場流動性供求仍屬均衡,資金面狀況還談不上緊張,多數市場參與者的感受是繼續偏寬鬆的。
6月以來,市場資金面持續呈現均衡偏寬鬆局面,當前資金價格水準與上月底大致相當。觀察銀行間債券質押式回購利率走勢,6月初以小幅下行為主,進入6月中旬後出現小幅回升,目前隔夜回購利率基本持平5月底水準,指標7天回購利率仍低於5月底約5個基點;先後跨月的1個月、21天和14天回購利率波動相對較大,但也未見持續上漲跡象;更長期限的3個月回購利率近幾日則有所下行,最新利率與5月底相當。此外,6月以來,3個月Shibor繼續運作在2.95%一線盤整,波動甚小。
鋻於過去一段時間流動性曾不時發生短期收緊,加上臨近半年末這一關鍵時點,6月初至今的流動性狀況顯然要好于預期。據統計,5月份7天回購利率月均值為2.43%,較4月份回落6bp,終結了此前連續兩個月的上行走勢;6月至今,7天利率均值進一步降至2.38%,為去年12月以來的低位。
多因素助流動性回升
市場分析認為,央行積極靈活地開展流動性調控,合理增加了中期流動性供給,穩定了市場對中短期流動性的預期。這是5月以來流動性重新向好的一個重要原因。
近段時間,央行在繼續倚重公開市場操作調節短期資金餘缺的同時,加大了MLF、PSL等結構化或定向操作的頻率,確保中短期流動性支援有力,積極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
市場人士指出,央行PSL、MLF操作更趨常態化,在彌補中期流動性缺口的同時,有助於穩定市場對中短期流動性的預期,避免悲觀情緒放大市場利率波動。同時,通過SLF操作提供應急流動性支援,可有效發揮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確保將短期流動性波動控制在正常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5月份財政部發文要求地方財政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壓減庫款規模,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市場機構認為,財政部此舉或促使財政支出提速、加速存量財政資金釋放,對銀行體系流動性將有正面作用。據統計數據,今年5月財政存款凈增加1619億元,為2007年發佈月度數據以來的歷年5月份最低值。
此外,近期跨境資本流動勢頭趨穩,資本外流壓力下降,外匯佔款降幅收窄,對流動性的不利影響亦在減輕,這可能也是近期流動性及預期得以重新趨穩的主要原因之一。據央行公佈,今年5月外匯佔款減少537億元,雖連續第7個月減少,但降幅為過去7個月最小。
貨幣政策穩健基調更趨明確
半年末流動性考驗一度令市場頗為緊張,至少從5月中旬開始,就有機構提示防範半年末流動性風險。從往年情況看,半年末貨幣市場波動加大幾乎難以避免,新的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亦增添了今年6月底流動性的不確定性。然而,進入6月以來,資金面一直風平浪靜,市場的擔憂情緒逐步緩和,已有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認為,6月底資金面表現可能會好于預期。
市場人士指出,央行SLF、PSL、MLF操作更趨頻繁,配合常規公開市場操作,豐富了央行應對流動性波動的政策工具組合。同時,外匯佔款降幅已較前期大幅收窄,只要近期資本流出壓力不再明顯加重,央行通過MLF等投放已可足額填補外匯佔款減少造成的流動性缺口。此外,在壓減地方財政庫款,加快財政支出的政策精神指導下,存量財政存款釋放有望提速,財政部和地方財政部門也有動力通過國庫現金存款招標來加快財政存款向銀行存款的轉移。最近,財政部就開展了800億元3個月中央國庫現金定存操作,增加了銀行體系的中期流動性來源。
出於3月末的前車之鑒,機構主動加強了半年末流動性管理,各方積極應對,亦有望減輕半年末考核對流動性造成的實質性衝擊。短期看,雖然半年末時點漸行漸近,MPA考核的影響將逐漸顯現,且海內外金融市場波動也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但考慮到包括央行在內的市場各方均有所準備,資金面安穩渡過年中時點的可能性正變得越來越大。
當然,年中流動性風險總體可控,也意味著央行實施降準可能性較低,且在匯率維穩壓力下,逆回購、MLF等操作利率被下調的條件不充分,市場利率仍將面臨前期底部的約束。總之,資金面安然跨過半年末時點的可能性較大,未來流動性總體無恙,波動性有望下降,但貨幣政策穩健基調更趨明確,央行對機構流動性需求傾向管“夠”但不管“飽”,貨幣市場流動性已難現極度寬裕的局面。“一帶一路”政策細則有望加快落地
由新華社中國經濟資訊社主辦的以“融合與共贏同創絲路新夢想”為主題的首屆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日前在海南舉行。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論壇期間獲悉,為深化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發展,相關部門根據《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和行動》這一綱領性文件制定了多項規劃和措施,目前政策細則落實進入實質性階段,一些新舉措如促進貿易安全與便利化的政策有望在近期發佈。分析人士表示,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不斷細化,以“一帶一路”為載體的經貿合作將進一步加強,預計未來雙邊和多邊合作將成為主線,在此基礎上,自由貿易區建設有望加快。
新一輪自貿區建設料加快
“一帶一路”願景和行動綱要發佈一年多來,中國同相關國家簽署了多種合作協議並簽訂了多項中長期規劃,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原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霍恩全在“攜手‘一帶一路’ 實現政企共贏”論壇上表示,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和30多個國家簽署了備忘錄或合作協議,比如,中蒙俄三國經濟走廊化框架、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框架、中國孟加拉緬甸經濟走廊框架。這些框架有的已經開始實施。另外,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多個領域推進落實了一批比較成熟的項目。
對於下一步“一帶一路”建設,霍恩全表示,首先要處理好國內的各種關係。他表示,由於 “一帶一路”建設不但有國家的規劃和行動綱領,各個省也在做一些規劃,各地“一帶一路”建設要與國家的綱領一致,另外,目前企業單打獨鬥的形勢不利於“一帶一路”的願景開發,應該得到政府引領。在發展過程中,企業應注意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並重,注重資金的投入和資金的援助。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遲福林表示,在推進“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應以基礎設施為依託、以服務貿易為重點、以建立自由貿易區網路為目標,加快推進服務貿易發展。
遲福林説,之所以主張新一輪自由貿易區網路為重點的“一帶一路”建設,原因在於,中國民間服務需求增長快速,城鎮性需求每年上漲兩個百分點,到2020年,8億人在醫療健康旅遊等服務領域消費支出,這在全球範圍內是一個巨大市場。另外,到2020年,中國將形成以服務業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不能是簡單的輸出,需要將中國的産能跟一些國家需求結合起來。
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全球貿易自由化大趨勢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近兩年明顯抬頭。遲福林認為,如果這時中國能夠以自由貿易為重點,開始新一輪自由貿易區建設,那麼就可以以“一帶一路”為載體,建設多種形式的自由貿易區,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他建議,可以在“一帶一路”沿線建立多邊、雙邊、區域性、全球性的自由貿易區,也可以單向建立,比如跟某些中歐國家建立能源經濟圈,與亞歐建設旅遊經濟圈等。
貿易便利化措施加碼
多位參會人士表示,實現“一帶一路”貿易暢通的關鍵在於推進沿線國家間的貿易便利化。在“‘一帶一路’沿線貿易便利化與互聯互通”分論壇上,海關部門相關人士透露,海關和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為維護貿易安全與便利、促進區域經濟合作已經出臺多項措施,為進一步促進貿易安全與便利化,一些新的舉措近期將陸續發佈。
海關總署研究室研究二處處長蔡俊偉介紹,海關總署較早出臺了落實“一帶一路”的實施方案,重點圍繞資訊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等。現在海關總署正從國內國際兩個層面,加強跨關區、跨部門、跨國界的合作,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互聯互通,努力朝著“關通天下”的目標邁進,促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
海關總署研究中心王斌表示,全方位的互聯互通是以貿易安全便利為基礎的。海關總署通過以國際多式聯運為依託的立體交通網路建設,以及國內外政府各部門、商界與全球供應鏈各參與方之間整合平臺的搭建,建立高效、規範、協同的通關處理規程和制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最大限度的便利通關。此外,在實現便利通關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降低貿易成本,實現貿易暢通,不斷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便利化,促進沿線國家貿易的共同發展。
為進一步加強貿易安全便利,海關總署正在制定和完善一些新的舉措。海關總署稽查司企業管理處副調研員郭樹松表示,目前海關總署已基本完成對AEO(經認證的經營者)政策的修改和完善,新的政策有望于近期發佈。此外,海關總署即將把智慧海關納入海關“十三五”規劃建設中,推動貿易便利化發展。
借力“網際網路+”參與建設
分析人士認為,我國“一帶一路”對外投資主要集中在基建和設備領域,與此同時,新的競爭優勢也在不斷涌現,尤以跨境電商的成長變化最為顯著。在本次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上,許多企業紛紛將跨境電商作為下一步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路徑。
作為金融機構的代表,中國銀行網路金融部總經理郭為民在分論壇上表示,根據中國外匯管理局公佈數據,自跨境電商試點實施以來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外匯業務量總計82.8億美元,其中中國銀行承辦業務量為38.2億美元,佔總量的46.1%,未來中國銀行將以“境內+海外”、“商行+投行”、“傳統金融+網際網路金融”的模式,繼續加強與海關總署和合作力度,為企業提供繳稅更便利、通關更快捷的金融服務,推動“一帶一路”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和國家口岸資訊化建設、促進外貿發展。
從企業來看,越來越多的企業借力“網際網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環球醫藥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殷允錄表示,企業要以網際網路為契機,按照“一帶一路”政策,以及資本的力量做好“一帶一路”下人參産業網際網路+發展之路。殷允錄認為,網際網路在整個産業當中的作用就是通過網際網路體系將金融資本逐步的代入,使人參産業逐步整合,最後進行可追溯化、市場化,把人參推向國際市場品牌化,最後回歸資本市場。最終實現産業+網際網路平臺+金融資本模式,促使産業高速發展。
天津津通報關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洪運表示,在相關部門大力推進貿易便利化背景下,利用“網際網路+報關”實現相對固定貨物的自主申報將使貿易更加便捷。在李洪運看來,“網際網路+報關”模式的推行有利於加快報關行業的優勝劣汰,優化市場環境。他預計,未來報關企業中大量資質低、核心競爭力不足、專業化服務水準較差的中小報關企業會退出市場。國際財經首腦發聲“留英” 全球市場情緒暫時回穩
“留歐派”女議員喬·考克斯的遇害或許開始讓部分英國民眾改變心意。上週末最新出爐的民調顯示,“留歐派”的支援率重新獲得領先地位。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上週五也就英國公投發聲。她表示,英國脫離歐盟將比留在歐盟面臨更大的經濟風險。
距離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只剩下幾天的時間,金融市場在投資者權衡風險之際暫時回歸穩定。在上週五的交易中,紐約期金價格出現回落,美元指數下滑提振國際原油等商品的走勢,英鎊匯率也出現顯著反彈。不過,也有海外輿論警告稱,剛剛經歷的市場動蕩是一大警訊。
國際財經首腦相繼發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上週五表示。歐盟成員國的地位使英國成為一個更富裕的經濟體,也使該國更加多元化,更加令人興奮,也更具創造力。拉加德稱,歐盟的成員國資格明顯提振了英國的貿易和生産率。IMF還警告説,英國如果在本週的公投中選擇脫離歐盟,明年該國或陷入經濟衰退。
除了拉加德以外,多國財經政要紛紛就英國公投發聲。
荷蘭財長暨歐元集團主席迪塞爾布洛姆近日表示,歐元區財長不會討論英國如果退出歐盟可能産生的影響,因為他們相信英國會留在歐盟。
法國經濟部長馬克隆在接受該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假使退出歐盟,英國將成為“大世界裏將自己孤立在歐洲邊境的一個小國”。英國公投標誌著歐盟一個時代的結束。馬克隆説,歐洲正在重組,需要立即採取行動,避免其他國家採取類似的舉措。
一些央行首腦則已經在為公投之後可能出現的市場動蕩做準備。有外媒披露稱,如果英國公投結果為退出歐盟,歐洲央行將公開承諾同英國央行合作以支撐金融市場。日本政策制定者被報道稱正與歐洲同僚在進行頻繁溝通,討論英國脫歐後應當如何安撫市場。瑞士央行則已經表示,會針對瑞郎採取積極行動,抵禦英國脫歐可能造成的影響。
鋻於近來一系列民調都顯示“脫歐派”的支援率明顯領先,投資者對此感到擔憂。在上周大部分的交易時間內,金融市場都陷於一種避險模式。英國富時100指數自2月份以來首次跌破6000點。而日本、澳大利亞和南韓等國的國債收益率都跌至歷史低點,紐約黃金期貨的價格持續上漲。
市場避險風潮暫時降溫
轉捩點發生在上週四。當日,“留歐派”女議員喬·考克斯在公投宣傳活動中遇襲身亡。分析人士認為,該事件降低了市場對於英國“脫歐”的預期。
根據民調公司BMG在上週末公佈最新電話民調,贊成留在歐盟的英國受訪者約53.3%,領先於“脫歐派”的46.7%,雙方差距6.6個百分點。而在襲擊事件發生前,BMG另一項網路民調顯示,“脫歐派”的支援率達到55.5%。
FXTM富拓中國市場分析師鐘越指出,全球市場目前非常有戲劇性,簡直類似美國劇集《紙牌屋》的劇情一樣撲朔迷離。此次議員遇刺事件導致英國首相卡梅倫宣佈停止所有與本週公投有關的宣傳活動。此外,襲擊者事發時高呼“英國優先”,令市場預期英國或推遲公投日的時間,且那些懸而未決的選民可能會因此轉向留歐陣營,但沒有確切的官方聲明出爐。
他表示,雖然目前僅限于傳聞,但整個金融市場對此有著非常激烈的反應,表明投資者對於公投相關事件極度敏感。
在上週五的交易中,美元指數下滑0.48%,引發湯森路透跟蹤19種主要商品的CRB指數大漲1.84%。當日,紐約及倫敦兩地商品交易所近月原油期貨價格分別大漲3.8%及4.2%。而從全周的表現看,兩者分別大跌逾2%及近3%。
這帶動美股市場標普能源股指數在上週五的交易中上揚0.8%。不過,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在0.3%至0.9%不等。
英鎊匯率也出現反彈,兌美元匯率在上週五紐約交易時段尾盤大漲1.06%,報1.4350美元。
伴隨避險情緒的降溫,紐約近期金價格收于每盎司1294.8美元,跌幅為0.28%,全周則上漲1.48%。
有評論稱,上周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是一個警訊,預示著英國若在本週的公投中決定退出歐盟,市場將可能面臨何種命運。這同時也提醒人們,受英國脫歐事件衝擊的將遠不止是英國一個國家。利空:
“史上最嚴”借殼標準劍指炒殼
6月17日,證監會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産重組辦法》(以下簡稱《重組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是《重組辦法》繼2014年11月之後的又一次修改,目標直指借殼上市。
《重組辦法》本次完善重組上市認定標準,對於所購買資産的規模,從原有的資産總額單項指標調整為資産總額、資産凈額、營業收入、凈利潤、股份等五個指標,只要其中任一達到100%,就認定符合交易規模要件;除量化指標外,還增設了主營業務根本變化的特殊指標。除此之外,《重組辦法》修行還取消重組上市的配套融資,上市公司原控股股東與新進入控股股東的股份都要求鎖定36個月,其他新進入股東的鎖定期從目前12個月延長到24個月;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近三年記憶體在違法違規或一年內被交易所公開譴責的,不得“賣殼”。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以來,境內企業並購重組十分活躍,由於IPO排隊企業審核數量眾多,新股發行時有暫停,更多期望登陸A股市場享受高估值溢價的企業把目光投向了借殼上市,與此同時,由於當前借殼上市的審批流程和標準已完全對標IPO,許多企業正在使用“曲線”手段規避借殼來進行殼資源的資本運作。按照修訂前的《重組辦法》,注入的資産比例達到100%以上和實際控制人的變更,構成借殼上市的兩個充分必要條件。因此,在實際的“曲線借殼”中,通過精妙的交易設計避開其中一個條件或者“分步走”,成為常見的方式。
6月15日,智度投資披露重大資産出售方案,擬將其持有的思達儀錶100%股權轉讓給思達投資,思達投資支付現金1.44億元作為對價收購上述資産。上市公司的PE大股東智度德普持有思達投資100%股權。而在此前的2014年12月31日,智度投資原大股東正弘置業與智度德普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前者以6.3億元將所持6300萬股轉讓給後者,佔到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0.03%。這次重組發生在實控人變更之後,並且注入資産總體規模遠大於上市公司原有資産體量,但是並未構成借殼,原因是大股東持有的標的資産規模小于上市公司在控制權變更前一年的總資産。除了智度投資,近一段時間以來,A股市場疑似“曲線借殼”的案例還包括同洲電子的“仲裁式”賣殼、西藏旅遊收購拉卡拉、宇順電子等。
種種跡象顯示,2016年以來,證券監管部門對於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監管正明顯強化,對忽悠式重組尤為嚴厲。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本次修訂旨在給“炒殼”降溫,促進市場估值體系的理性修復,繼續支援通過並購重組提升上市公司品質,引導更多資金投向實體經濟。在嚴格重組上市準入門檻的同時,證監會將結合併購重組資訊披露的特點,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對重組資訊披露不實、忽悠式重組等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對《重組辦法》的修訂是一個堵漏。理論上説,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是一個市場行為,只需要對其進行合規性監管,但是去年以來,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亂象叢生,在估值環節形同兒戲,儘量抬高並購標的估值,容易形成利益輸送。在這些並購中,並購方和被並購方都是贏家,最後買單的只有投資者。監管層有責任進行合規性導向監管,鼓勵健康重組,支援通過重組做大做實主業,嚴格限制遊戲、影視跨界並購、脫實向虛,防止皮包公司借炒殼重組,倒騰股權,掏空公司,從中漁利。
統計數據顯示,僅2015年以來,A股市場就發生了以買殼上市為目的的重大資産重組97起,涉及交易總金額高達7472億元(含失敗),其中已經完成的就高達49起,涉及交易總金額3524億元。數據顯示,上述93起借殼中,交易總價值在100億元以上的就有18起,借殼的對象分別為金豐投資、七喜控股、宏達新材、海島建設等。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