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一日三招補充市場流動性

  • 發佈時間:2016-01-22 08:51: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日報北京1月21日訊(記者張忱)今天人民銀行採取3種工具投放流動性:在公開市場進行了2900億元28天期、1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單日規模創近3年之最;當日有1600億元逆回購資金到期,本週逆回購累計凈投放3150億元,上周凈投放規模僅為400億元。同日,央行對20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共3525億元,3個月、6個月、1年期均為1175億元,利率分別為2.75%、3.0%、3.25%。

  另外,央行21日發佈的消息稱,人民銀行分支行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開展SLF操作,按需足額提供流動性支援,積極發揮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常備借貸便利(SLF)期限包括隔夜、7天、1個月,利率分別為2.75%、3.25%、3.60%,但未提供具體金額。

  業內人士表示,央行近期採取一系列工具組合投放流動性,旨在穩定春節前資金面和滿足中期流動性需求。本週前4天都有流動性投放:週一推出550億元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週二開展共計155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以及41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並下調3個月和1年期MLF利率;週三推出1500億元6天期SLO操作。

  21日進行的6個月期MLF利率也有下調,從之前的3.25%下降至3.0%。央行19日曾稱,不僅將以逆回購應對短期需求,還將通過MLF、SLF、PSL等操作向市場投放6000億元以上資金支援市場中期流動性需求。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這次央行明確了所提供的中期流動性的規模,安排6000億元以上的資金予以支援,有替代降準作用的含義。這對穩定市場預期和利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另外,這次降低中期借貸便利的利率,也體現了央行引導融資成本下行的努力。

  業內人士認為,央行連施組合拳投放流動性,主要是由於近期外匯佔款下降、銀行代繳企業稅收、春節前居民集中取現引發了一定的流動性緊張。在一系列操作的背景下,近幾日隔夜與7天銀行回購利率仍小幅上升,顯示目前流動性處於偏緊狀態。

  海通證券宏觀債券首席分析師姜超認為,當前的去杠桿、降成本需要低利率環境,央行多管齊下,表明維持貨幣利率低位的決心。但美國加息和人民幣貶值壓力制約降息,供給側改革下難以出現“大水漫灌”,央行近期貨幣工具可能仍以對衝資本外流和穩定資金面為主。

  央行有關負責人的表態暗示近期降準可能性較低,貨幣政策可能將趨於中性和謹慎。而短期內,由上述多種因素導致的流動性缺口仍在,預計下一步央行仍將通過多種工具增加投放。國信證券分析師董德志表示,央行承諾了6000億元的資金投放,該部分資金可彌補部分長期缺口,但剩餘部分需要用28天期的公開市場逆回購補充。春節前,預計單次公開市場操作規模會維持在5000億元左右。當然不排除用7天滾動操作,但是這種操作模式會令7天操作規模越滾越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