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校園貸”實際年利率超20%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借明天的錢,享今天的福已經成了不少大學生流行的消費方式。大學生這種超前消費行為也為“校園貸”的興起提供了溫床,多家消費金融公司、網際網路P2P平臺、小貸公司乃至分期網站先後進入校園貸款市場。近日,記者走訪西安多所高校了解到,大學生超前消費引發的信貸行為十分普遍,校園信貸市場普遍存在虛假宣傳、高利貸陷阱。
超前消費行為催生“校園貸”
近期,《河南大學生欠債百萬跳樓》《江西大學生欠錢遭拘禁》兩則新聞將“校園貸”推至了風口浪尖。記者針對“校園貸”問題通過微信、QQ進行了一項上百人參與的問卷調查,受訪者來自西安十余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調查數據顯示:63.4%的受訪大學生表示接觸過校園信貸類産品,申辦過相關業務的大學生就佔到了15.5%。
記者梳理髮現,花樣繁多的校園網貸途徑大致有五類:線下消費金融公司、地方小貸公司、P2P貸款平臺、學生分期購物網站以及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業務。
“我們班的同學中,差不多一半都用的是iPhone手機,電腦幾乎人手一台,不少同學都穿的是名牌鞋服。”在西安南郊一所大學,大三學生小唐告訴記者,“‘校園貸’對於大學生也是有好處的,比如大多數家長生活費是按月轉賬,很難一下拿出錢來買手機、電腦之類的大件。”小唐透露,不少同學就是通過“校園貸”用於電腦、數位、服飾等大額消費開支。
據記者了解,接觸“校園貸”産品人群大多是女生,佔到了56.3%。其中,以大三、大四學生居多,分別佔到了23.9%和46.5%。
貸款主要用於購買鞋服等生活品
辦理“校園貸”資金用途主要是什麼?這一選項中,購買鞋服等生活消費品的佔到了40.8%,買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的佔23.9%,娛樂、餐飲消費佔11.3%,旅遊的佔9.9%,支付培訓、學習費用的僅佔2.8%。記者也通過走訪發現,辦理校園貸的大學生主要是用於消費,購買電子産品,服飾的佔到了絕大部分。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女生會通過此種途徑去整容、購買名牌包包、手錶等。
統計數據顯示,大多數大學生辦理“校園貸”是用於相對理性的小額購物消費,1萬元以下的佔到了93%。其中,1000元以內的佔45.1%,1000元~2000元的佔12.7%,2000元~5000元的佔28.2%,5000元~1萬元的佔7%。
“‘校園貸’産品金額小、週期快、風險可控,幾乎是穩賺不賠的生意。”一位以前從事過“校園貸”的業內人士表示,由於面向的客戶群體是學生,消費金額並不大,大多數在1萬元以內。辦理時需要學生提供身份證、學生證和家長聯繫方式等資訊,學生一般不會惡意拖欠不還款。即便是還不上,可以去學校到府催繳,再不行給父母打電話要,因此出現逾期和風險的概率很低。
調查數據也印證了該業內人士的分析,91.5%的被訪者表示能夠及時還款,有過逾期的僅佔很少一部分。
消費公司、貸款公司進校園“攬業務”
2009年,銀監會發文禁止銀行向未滿18歲的學生發信用卡,給已滿18歲的學生發卡,要經由父母等第二還款來源方的書面同意。此後,各大銀行紛紛叫停了大學生信用卡業務。然而,近年來眾多消費金融公司和貸款公司紛紛涌入校園,記者走訪西安幾所高校發現,校園內都存在“零利息”“零首付”“隨時借隨時還”之類的信貸廣告。
小唐告訴記者:“校園貸”可以説是無處不在。“以前每天下午下課,都會有不少信貸機構來學校周邊發傳單和名片。一到週末,到學校裏擺攤做活動的商家就不乏辦理校園貸款的,最多時有七八家。”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二學生小張告訴記者,他曾經為了購買手機、電腦向一家叫作“學歷貸款”的公司辦理了8000元貸款,分6期返還手續費為1000元。“他們只提供等額本息這一種還款方式,每個月必須要給他們賬戶打入固定的本金和利息,否則就會打電話催繳。”
記者從小張處得到了南郊一家針對大學生放貸的小貸公司電話,記者以大學生身份向這家公司提出借款1萬元的申請。“1萬元1個月的利率是100元,一年就是1200元。”工作人員表示,只要是統招全日制大學本科在校生,1萬元以內都可以放款,並不對款項用途做要求。“只要攜帶身份證、學生證和銀行卡就可以了,最快當天放款。”
線下消費公司、貸款公司辦理業務需要和申請人見面,審核資料,然後才能放款。而一些線上很多“校園貸”平臺為了方便推廣,擴大用戶數量,對申請貸款的大學生的審核流程更簡單。主要依靠線上途徑完成授信,在填寫多項個人資訊資料後,主要通過遠端視頻等途徑確認資訊,有的甚至只需提供學生證和身份證即可辦理。
消費公司、貸款公司盯上校園的背後,是校園消費市場和信貸市場的誘人蛋糕。來自一家金融搜索平臺的數據顯示,通過該網站提交的貸款申請,七成以上為消費類貸款,並且佔比呈快速上漲趨勢;在某些二三四線城市,消費信貸的申請佔比甚至超過90%,以85後、90後的年輕人群為主。
貸款年利率超過20%
記者了解到,除了一些線下消費金融公司和小額借貸公司外,各種分期網站也發現了大學生們蘊藏的巨大購買潛力,紛紛搶佔校園市場。目前,大型分期網站有一二十個,各類商品琳瑯滿目,學生們五花八門的消費需求在分期平臺上基本都可以滿足,從衣服到鞋子,從手機到電腦,甚至出行車票都可以買得到。
年輕的大學生們有著強烈的消費慾望,但是有限的生活開支限制了他們的購買力,絕大多數學生仍依靠父母每月固定的生活費來維持學習和生活開銷。大學生分期購物平臺為大學生們釋放購買力打開了一扇窗。
採訪中,記者發現有一些商家完全不顧學生的還貸能力,一方面在行銷端進行大肆宣傳,另一方面則暗中抬高貸款利息,並以各種名義收取服務費用。此外,部分平臺還為學生提供現金借款,這極大可能導致缺乏自製力的學生過度消費。
記者在一家針對大學生的分期商城內發現,iPhone 6s 16G手機售價僅為4388元,分期商城為了吸引學生相應地調低了商品價格,顯得頗具性價比。但是這家購物網站的付款方式只能選擇分期付款,而不能直接購買。記者看到,購買這款手機最低需要分12期,每期407.53元,也就是説購買該手機實際價格4890.36元。
記者計算發現,分期商城雖然方便,但實際上是一種高利率消費方式,並不划算。況且,手續費折算成實際年利率比一般消費貸款要高得多,甚至高達20%以上。
以這筆分期業務為例,如果是選擇按照12個月進行分期,需要額外支付502.36元手續費。表面上來看,上述收費標準年化費率手續費率大約為11.4%。但實際上,商家收益率遠不止於此。分期購物的消費者並不是一直使用著4388元的額度,而是逐月遞減,每月遞減速度為365.6元。按此計算,月均的資金佔用約為2194元,12期分期付款實際的手續費費率為502.36/2194,結果為22.8%。
記者就此向該分期商城客服諮詢,客服人員表示各家都是這樣的演算法,而且現金分期必須是按期還款,不能到期一次性償還。
對於違約無力償還分期的學生,分期網站也有相應的應對。“對於有未還金額卻不能繼續償還的學生,我們按日收取未還金額百分之一的滯納金,同時我們也會通知其父母,讓其代為償還。”一家大型分期網站客服人員稱,如果屢次催繳後還不能繼續還款的,將納入徵信系統,可能對其以後個人信用造成一定的影響。
據金融搜索平臺融360調查統計,這些活躍在3C消費端的學生貸款年費率通常在2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50%。很多大學生因為一時衝動購物而選擇貸款,最終要償還的“本息和”相當於貸款本金的近1.5倍。
記者 王赫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