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好消息不斷……

  • 發佈時間:2016-05-16 11:35:01  來源:濟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期待!濟南老商埠一期

  9月開業

  近日,市中區大觀園街道辦事處招商推介懇談會召開。記者獲悉,街道對老商埠一期、東泰凱悅中心、山東商會大廈等眾多項目做了現場推介。“我們希望在建立打造這一招商平臺的基礎上,真正做到資訊共用,一站式服務,充分利用好老商埠資源優勢,不斷提升街道轄區的軟硬體環境,吸引轄區企業落地,助力轄區企業做大做強,蓬勃發展。”大觀園街道黨工委書記閆志強説。

  據介紹,老商埠一期項目位於中山公園東側,是濟南商埠風貌區“三經四緯、一園六坊”核心嚴控區中首個啟動的實施項目。項目一期規劃有15棟建築,其中,2#、6#、7#樓為原址保護建築,3#、8#、10#、15#為風貌延續建築,其餘為新建建築,建築設計力求最大化復原老商埠區風貌。項目預計9月開業,業態規劃囊括有餐飲、零售、文創、民俗、休閒、娛樂等多種業態,最大化豐富商街功能形態,並對各種業態進行合理的比例控制和組合,以全新的體驗式時尚休閒商業街區,樹立濟南歷史文化特色商業市場的典範,也確保後期商街的成功運營。

  “為加快老商埠改造步伐,破解回遷安置房不足問題,擬將濟南賓館地塊納入老商埠片區改造範圍,用以安置中山公園項目、老商埠項目及周邊零星地塊的回遷居民。目前,該項目正在做凍結前期準備工作。”大觀園街道辦事處主任孫延豐介紹,通過強化“激情招商、真情合作、熱情服務”的三大理念,搭建起政府、樓宇及投資商合作共贏的橋梁,互相配合、群策群力,努力實現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力促街道招商引資工作跨上新的臺階。

  (本報記者 王立冰 通訊員 王岩)奠基!濟陽又一台資項目開工

  近日,由台灣天晴集團投資的山東天晴能源有限公司項目在濟陽奠基,成為全球首家不消耗常規能源、完全依靠太陽能或其他再生能源的“零能”科技園。截至目前,濟陽累計引進台資企業60家,投資規模13.4億美元,實際利用台資累計達到5.9億美元,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

  濟陽縣堅持把台灣工業園作為對臺招商的金字招牌來打造,不斷強化載體功能,提升集約化水準,全力構建全省對臺經濟示範園區。目前,園區內已建成七縱七橫的道路框架,建設了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和3座變電站,實現了水、電、氣、熱、路等“十通一平”;大力實施園區綠化、美化、亮化工程,配套建設了商貿區、住宅區、教育文化區、服務娛樂區,有力提升了園區環境品質和服務功能,為台資企業順利進駐、快速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為實現企業快速膨脹與縣域經濟發展互利共贏,濟陽縣推行公開承諾、一站式服務、聯合辦公和限時辦結等服務,堅決杜絕各類名目的亂檢查、亂罰款、亂收費。並對企業在用工、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問題,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幫助解決,優質的服務推動著落戶項目不斷增資擴産。(本報記者 王寶靜 通訊員 張鑫)

  聚焦!

  天橋“雙創沃土”氛圍濃

  “我來到大陸創業20年,公司雖然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但在網際網路時代下,運營模式的轉型勢在必行,科技創新的力量不可小覷……”12日上午,天橋區黃河北鑫茂齊魯科技城會議室內,來自台灣的企業家吳敵,正在臺上講述著自己企業的轉型經驗。這是濟南新材料産業園區管委會聯手天橋區科技局組織的科技企業創新創業論壇,邀請律師、科創企業代表等探討新形勢下企業自主創新與核心自主智慧財産權保護、高新技術企業經驗推廣及新動向等議題。

  “今天舉辦的創新創業論壇,是我區科技工作又一次積極探索與大膽嘗試。通過共同探討科技創新與智慧財産權等創新創業熱點問題,幫助企業在新形勢下,進入良性發展快車道,為天橋經濟轉型發展、快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天橋區科技局局長張明表示。

  近年來,天橋區科技局始終立足企業需求,開展特色服務。其間,該區先後成立區科技創新與智慧財産權服務工作站、宣講團、5+科技空間等創新創業一站式服務平臺,提升創新創業水準,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截至目前,該區高新技術企業41家,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7家,市級創新型企業18家,駐區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辦産學研合作基地9家,國際合作平臺4家,市級優秀創新團隊3家。

  在專利方面,該區于2015年完成發明專利申請884件,授權發明專利161件,同比增長111.84%,被國家智慧財産權局認定為國家智慧財産權強縣工程試點區,國家專利技術(濟南)展示交易中心落戶濟南新材料産業園區。(本報記者 張素芬 通訊員 李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