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非産能合作迎來新機遇

  • 發佈時間:2016-05-15 21:30:3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宋微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中非産能合作與非洲工業化進程高度契合,中非合作正迎來新的機遇。2015年,非洲聯盟發佈的“非洲2063發展議程”明確提出,到2063年非洲製造業佔其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要達到50%以上,吸納新增就業50%以上。而中國擁有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産業體系,正在積極推進國際産能合作,中國優勢産業和産能符合非洲工業化需要,而非洲具備承接中國産能的強烈意願和需求。

  因此,中非雙方應在發展的堅實基礎之上,著力創新合作方式,使中非産能合作能夠最大限度推動非洲工業化進程。

  非洲充滿期待

  非洲各國對中非産能合作充滿期待,主要聚焦于三個方面:

  首先,希望中非産能合作能夠對接“非洲2063發展規劃”。目前非洲已經在全非洲、次區域以及國別三個層次制定了發展規劃,並列出非洲未來發展的七個優先領域。中國優勢産能轉移能夠對接非洲需求,幫助非洲發展培育本土配套工業,打造高端製造業。

  其次,希望中國加強對非洲的農業援助。中國發展的經驗表明,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是工業化的前提,這在非洲已經形成廣泛共識。因此,中非産能合作的出發點應該是農業産能化。中國能夠在對非農業援助過程中注重種植、倉儲、加工、市場推廣相結合。

  再次,希望擴大中非教育合作。非洲工程技術教育水準低,90%受教育人才為人文科學背景,工業化建設所需的自然科學、技術以及工程類人才極度短缺。深化教育合作、加強技術培訓是産能合作的基礎。

  非洲工業化面臨問題

  當前,制約非洲工業化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政治轉型影響發展目標,難以內生工業化。冷戰結束後,西方國家大力在非洲推進第三波民主化,將是否進行多黨選舉作為獲得西方援助的重要指標,嚴重轉移了非洲國家的發展重點。政府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更好地迎合西方提出的“民主”和“良政”上,忽略了發展工業化。

  營商環境差難以吸引外資大規模投入工業項目,難以外生工業化。大部分國家往往在民主基礎薄弱的情況下急劇推行西方模式,一方面造成了政局混亂,安全隱患頻仍;另一方面政府治理能力低導致部門間協調能力差以及執行能力差等,難以吸引外資推動工業化。

  儲蓄率低、基礎設施短缺和人力資源不足,難以支撐工業化。非洲國家普遍儲蓄率不高造成融資困難,難以進行支援工業化項目的大規模公共開支。而基礎設施又是工業化發展的硬體,技術人才是工業化發展的軟體,二者都不具備,工業化更是無從談起。

  創新中非合作模式

  針對非洲工業化面臨的問題,中國應積極創新對非發展合作模式,以此為依託推動中非産能合作,助推非洲工業化。

  首先,緊密銀、政、企合作,創新融資模式。為發揮政策性融資的引領和先導作用,應建立針對重點國別的融資服務體系,重點支援前期可行性調研,破解好項目難找的問題。積極參與非洲金融體系建設,完善境外投資保險體系,以破解好項目難找的問題,規避中小企業走出去風險。

  其次,強化産學研對接,注重技術轉讓。推動技術類大學、智庫與企業對接。項目選擇與目的國的國情相結合。加大對國內非洲研究智庫的支援力度,對産能合作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前瞻性研究,如雙重徵稅問題。

  再次,構建“基礎設施”+“工業園區”模式,打造集群優勢。在中國援非的大型基礎設施沿線建立工業園區,龍頭企業拉動與配套企業跟進相結合,上游和下游對接,推動全産業鏈走出去,以提升企業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此外,打造“國家公共服務平臺”,大力推動製造業企業進軍非洲。加強頂層設計,整合中非政府部門、企業、金融機構以及仲介機構的資訊資源,設立機制化平臺,及時通報大型基建項目和能源類建設項目的資訊,做好將優勢製造業企業向非洲政府的推介工作。

  最後,培養“非洲創客”,推動跨境電商合作。加強對非洲電子商務人才的培訓,發展跨境電商,建立中非間買家賣家數據庫和線上諮詢系統,將資訊流、資金流、商流與物流結合,實現商貿雙向發展,推動外貿向內貿轉型,從而減少貿易摩擦,推動中非商貿流通革命。

  (作者係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