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約車如何守護乘客安全?

  • 發佈時間:2016-05-13 01:51:41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隨著網約車平臺興起,人們出行多了一個不錯的選擇。不可否認,從出行角度來説,網約車以其方便快捷、價格低廉等特點,迅速吸引了眾多出行的用戶。然而,相伴而來的安全問題也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網約車安全隱患頻現,用戶對此擔憂不已。那麼,究竟該如何降低和控制網約車風險?相關管理部門又該起到什麼作用?

  □新聞背景

  網約車乘客頻頻遭侵犯

  網約車平臺的蓬勃發展給大家的出行帶來了便利,但近期司機惡意騷擾乘客等惡性事件頻發使得網約車安全再度引起關注。

  5月2日晚,深圳一名24歲的女教師搭乘網約的順風車返回學校的路上,被司機帶至偏僻處搶劫並殺害拋屍。此後,該網約車平臺發佈長微網志予以證實,並稱犯罪嫌疑人在註冊時使用了真實的身份證、駕駛證以及行駛證,但案發時車輛的牌照係偽造。

  就在此案發生前一天,即5月1日,海口4名女生乘坐網約車時,竟然發現司機邊開車邊自慰。驚恐之下,女生將司機不雅舉動的視頻上傳至網路,並公佈該司機的電話號碼和車牌,呼籲大家注意乘車安全。隨後,網約車平臺對該名司機做出永久封禁的處理。

  再早前的4月25日,媒體報道了一起女乘客遭專車司機毆打的事件。乘客楊女士通過專車軟體叫車,“司機態度不好,一直在抱怨地點不好找”。到達目的地後,楊女士用手機軟體結賬時給了“一星”差評,誰知司機對此很不滿,隨之對乘客進行毆打。

  關於網約車安全問題最新的事件是在5月9日,天津一女乘客微網志爆料稱通過約車平臺打順風車,行程中順風車司機赤裸下身,僅覆蓋一條五分褲。

  回顧這些事件,我們不難發現,打車軟體普及之後,網約車時常被曝出安全問題,絕大多數都是針對女性這一弱勢群體的性騷擾、猥褻及動機不純的治安案件。

  有業內人士指出,網約車安全事故頻發與平臺此前對司機的準入門檻設置過低有關。今年3月底,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通報,深圳網路約租車駕駛員招錄普遍存在把關不嚴的問題。據深圳公安部門排查,部分網約車駕駛員存在吸毒、精神病、違法亂紀等問題,一些被登出駕駛證的“毒駕”人員,使用已登出的駕駛證註冊成為網約車駕駛員。在這次排查中,深圳市網約車駕駛員中發現有吸毒前科人員1425名、肇事肇禍精神病人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員1661名。

  □熱點問答

  1 部分平臺缺乏安全前置機制

  京華時報:最近,網約車行業不斷曝出不良現象、甚至惡性安全事件,怎麼看待這些事件?此類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徐康明:根據現有的法律法規,目前除了北京首汽、上海大眾以及廣州如約等出租公司自建網約車平臺外,其他平臺地位尚待明確。既然如此,乘客的權益便很難得到保障。但是,網約車平臺為了打消乘客的顧慮,普遍實行後賠付機制,即通過保險公司為乘客購買保險。實際上這是一種有限的後賠付機制,如果乘客受到了嚴重的傷害,比如需要長期醫療或者喪失勞動力,醫療費用如果超出賠付額度的話,乘客的權益依然無法得到保障。

  我認為網約車平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安全前置機制的缺失。現在部分網約車平臺沒有承運人資質,一旦出了事故責任主體不明確,平臺往往將責任推到司機身上,而這些司機是沒有能力成為責任主體的。其次,部分平臺對駕駛人員的審核和監管不到位,有些平臺對於司機的選用和管理沒有統一的規章,或者有規章執行不嚴,導致司機和證件或者車牌無法一一對應。還有就是車況問題,目前的網約車車況也缺乏相應的安全前置機制,車輛日常的維修保養和審核機制也缺失。

  所以,現在的部分網約車平臺是在以上三項監管機制缺失的前提下服務的,産生惡性事件是必然的。此外,地方政府也有監管不力的責任,都在等待政策出臺,沒有及時對非法運營車輛進行阻斷。

  用戶劉女士:由於上夜班的原因,大多數情況下我都是自己開車,但在每週限行的一天或者是不開車的情況下我都是使用網約車,因為價格上要比計程車優惠不少。我關注到了最近一系列的關於網約車安全事故的報道,但是我對網約車安全問題沒什麼特別擔心的,因為回家的路不遠,而且網約車司機也都是實名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遇到過不靠譜的司機。何況計程車不是也一樣會發生安全問題嗎?

  不過,我認為網約車平臺對司機的審核可能確實存在一定問題,據我了解,有些人註冊快車司機很快就通過了,審核上不像網約車平臺自己説的那麼嚴格。

  2 事後能追查不等於風險小

  京華時報:有人認為,正因為平臺有運作數據,出問題後才使嫌疑人更早被抓獲,如何看待這個説法?

  陳越峰:網約車和計程車都是快速移動的封閉空間,司機處於情境支配地位,對乘客而言都存在著安全風險。事後能夠追查和有無風險不是一個問題。即使對違法行為有抑製作用,也是不充分的。一旦乘客傷害發生,事後能追查對乘客及其親屬而言是於事無補的。

  如果一定要説誰更危險,我想説既沒有司機準入資質和審核,也沒有運作數據實時記錄的“黑車”最危險,未接入移動互聯網的揚招巡遊計程車和未設置妥當準入條件並嚴格審核的網約車同等危險,接入移動網際網路的計程車最安全。其實,問題不在於誰更危險,如何降低和控制這種風險才是問題的關鍵。

  3 監管網約車政府不能缺位

  京華時報:對於降低和控制網約車風險有何建議?

  陳越峰:我認為政府監管是不可或缺的。在網際網路時代,對於網約車司機的審核,不一定照搬計程車司機的準入審核方式。可以嘗試由平臺先進行審核,之後線上傳遞至交通主管部門,由其進行後續的審核。在開放政府和電子政務的框架中,與公安機關合作完成犯罪記錄審查等。審核不能僅僅做基於文件、證件的形式審核,需要對人、證、車是否相合進行審核。審核需要基於人臉或指紋進行,防止偽造、變造證件。申請的司機還需要通過體檢和藥檢。

  此外,還可以在資訊披露、安全設備等方面採取措施。例如,美國加州規定乘客客戶端叫車,應當顯示司機、完整車牌號和車輛全貌照片;印度規定網約車內必須安裝防篡改攝像頭。還可以在網約車內或客戶端安裝一鍵報警按鈕,開啟司機客戶端接單需要人臉或指紋驗證,防止冒用或盜用。

  就網約車安全而言,車輛的檢測也不容忽視。美國加州就規定需要對申請的網約車實地進行19項檢測。司機的安全也應得到關注。在鼓勵創新、方便出行方面,網約車做得都很好,但是不能在安全問題上“裸奔”。

  4 平臺希望政府參與和支援

  京華時報:作為網約車平臺的運營方,如何看待目前行業面臨的有關乘車安全的質疑?

  李建華:中國分享經濟的發展,只有短短兩年的歷史,這個處於成長初期的經濟形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總體上,我們覺得這麼大規模的分享經濟新的業態並沒有造成大的社會傷害,相反,絕大多數的人是以極大的熱情擁抱這個新生事物並享受其中。

  應該看到,當前分享經濟發展面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可能關係到企業的生死,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只靠一兩家網際網路企業,我們覺得應該有政府部門的參與和支援。例如在現有政策法規下,作為網際網路企業,我們想保障乘客的絕對安全,但是我們需要掌握一些資源,比如需要了解參與者的一些資訊,包括歷史信用資訊、犯罪記錄等,平臺企業要獲得這些資訊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甚至有些時候還不是經濟能夠解決的問題,這在客觀上制約了平臺對自身經濟活動的組織和管理,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政府創新管理來解決相關政策的瓶頸。

  我們覺得安全問題隨著企業的成長變得越來越重要,去年我們完成了14.3億訂單,隨著業務量的劇增,網約車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包括我們滴滴本身對安全的問題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我們也把解決安全問題作為滴滴未來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京華時報記者 郝少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