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抱定“木桶”不放鬆

  • 發佈時間:2016-05-11 05:59: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沒有技術,成不了名牌;沒有核心技術,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沒有智慧財産權這個DNA,百年海信就只能是個夢想!”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常用新“木桶理論”來強調技術創新對於海信的重要意義,“核心技術是桶底,其他進步因素是桶幫。沒有桶底,桶幫再高也存不住水”。

  幾十年如一日對技術的執著追求,讓海信技術的“桶底”越來越厚重:在傳統家電領域,海信自主研發的ULED顯示技術,獲得了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IDG“年度顯示技術金獎”,以較OLED更低的成本,把液晶螢幕的畫質效果提升到世界一流水準;開啟“無屏”時代的海信鐳射顯示技術,讓佔據行業高端的南韓企業驚呼,“海信走在了前面”。更讓人吃驚的是,海信新興産業也憑藉技術優勢異軍突起,早期培育的新興産業智慧交通和光纖接入模組産品,目前已經做到了全球第一;技術儲備多年剛開始産業化的電子醫療産業,已拿到了國家醫療器械産品認證證書和生産許可證,並在全國20多家三甲醫院使用……

  從家電名企向著科技強企的目標跨越,海信的企業內涵正在發生質變。

  平板電視已進入産業轉型和變革的關鍵時期,誰能掌握核心技術並做到提前佈局,誰就能在下一個10年中取得主動權

  2016年1月,在世界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由海信自主研發的ULED顯示技術獲得了“年度顯示技術金獎”,令業界矚目。

  實現技術反超,一直是海信的夢想。從開發出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晶片“信芯”,到國産第一條液晶模組生産線,再到牽頭LED背光國際標準制定,海信一直在努力打破電視核心部件由日韓企業壟斷的局面。

  2011年,日韓企業相繼推出OLED樣機,技術上剛剛取得“平行身位”的海信不甘落伍。

  “OLED技術是由每個像素點自發光,不需要模組。”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建偉介紹説,“雖然被稱為‘夢幻螢幕’,但OLED産品工藝不成熟、成品率低、價格居高不下,致使産業化過程比預期慢,但這是個巨大的威脅”。

  面對挑戰,周厚健向技術團隊下了攻堅的死命令:“一定要趁著OLED現階段尚存可靠性不足和高成本的劣勢,儘快研發出一款比OLED顯示效果更好的電視。”

  2013年,海信成功推出了自己的ULED電視,以較OLED更低的成本,把液晶螢幕的畫質效果提升到世界一流水準,其第二代量子點曲面ULED在畫面顏色表現力、清晰度、亮場表現力和畫面流暢性等方面均優於OLED。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通過與世界4K高清電視頂級産品同臺實驗對比,給出了這樣的結論:在10項最主要的畫質指標中,ULED的峰值亮度、動態對比度、色域覆蓋率、功耗等5個指標明顯優於三星的SUHD和LG的OLED。黑場亮度、水準、垂直像素數3項指標三者相當。整體看,ULED佔據明顯優勢,而OLED存在明顯的殘影和功耗過大的弊端。“中國企業在動態對比度、色彩、亮度等主要液晶顯示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並領先。”東南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教授李曉華説。

  但海信並沒滿足,反而醞釀著更大的超越。

  2015年12月9日,海信發佈了其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鐳射影院電視新品,産品擴展為85英寸、100英寸和120英寸三個規格段,其70英寸鐳射拼接商業顯示屏也首次亮相。同時,海信還邀請德州儀器、DNP、日亞、華數、騰訊視頻、國美、蘇寧、京東、天貓等上下游合作夥伴代表,共同成立了行業首個鐳射影院電視産業生態聯盟,建立起一條可以實現用戶價值最大化和推動産業快速發展的生態鏈。在今年1月份美國的CES展上,海信鐳射影院電視獲得了“全球最具競爭力未來電視獎”。

  “海信在鐳射影院電視這一領域投入的研發人員眾多,經7年的技術攻關,已經獲得了141項核心專利技術,鐳射光學引擎100%自主研發設計,整機設計、研發、製造完全自主運營,70%的製造成本掌握在自己手中。”曹建偉告訴記者,海信認為,鐳射顯示技術是下一代主流的顯示技術。

  “一旦海信成功,全球彩電等商業競爭格局也將由‘韓日中’改寫為‘中韓日’。”海信集團總裁劉洪新認為,隨著鐳射影院電視規模的擴大、價格的降低,鐳射影院有望佔據70英寸以上産品40%的市場份額。“平板電視已經歷了10多年的快速發展,當前已經進入産業轉型和變革的關鍵時期,誰能掌握核心技術並做到提前佈局,誰就能在下一個10年中取得主動權。海信的戰略是直接超過第三代OLED,大力發展第四代鐳射電視。”

  攜顯示技術首次在全球領先的優勢,海信在海外市場戰略佈局也開始加快。去年7月,海信出資2370萬美元收購了夏普墨西哥工廠全部股權及資産,並獲得夏普電視美洲地區品牌使用權和所有渠道資源。目前,海信在南非、阿爾及利亞、墨西哥、捷克等地擁有海外生産基地,設有16個海外公司。同時,海信還在海外建起了分佈于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地的七大研發中心,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研發。自2011年起,海信還通過海外招聘、收購團隊、引進技術帶頭人等方式儲備人才、改善人才結構。這些世界一流的研發人才,使海信在多媒體研發、電視晶片研發以及前沿技術儲備等方面,形成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也使海信研發出了更多適合本土消費者的領先産品。

  傳統製造業要轉型升級,僅有技術領先還不夠,必須通過智慧製造提高産品品質和生産效率

  AGV小車來回穿梭于庫房與線體間,機器人、機械手和自動化專機正高效精準地實現産品的裝配、檢測、包裝,成品經自動分揀、碼垛、覆膜後,由AGV自動運送到指定的貨位……這是記者在海信的黃島電視工廠裏見到的情景。

  “傳統製造業要轉型升級,其核心是持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産品的競爭力和系統效率。因此,僅有技術領先還不夠,必須通過智慧製造提高産品品質和生産效率。”海信電器總經理代慧忠説。

  為此,從2012年開始,海信便著手系統規劃建設供應鏈管理、製造系統效率管理體系,並將二者有機結合,系統推進工廠資訊化再造、自動化及裝備智慧化,形成了以“品質提升、組織變革與流程優化、供應鏈計劃、供應鏈再設計、供方優化、工廠佈局與工藝優化、倉儲物流優化、産品DFM/DFA優化、資訊化、自動化”等“十大支柱”為支撐,以數字化驅動整個價值鏈的互聯互通和智慧化升級,以及以“兩化融合”為手段的智慧製造管理體系和相關標準,並通過自動化與資訊化的深度融合打造領先於同行業的智慧工廠。

  在技術和産品創新能力建設方面,海信依靠用戶大數據挖掘,分佈式並行處理等自主創新技術,搭建了支撐智慧産品內容與運營的“海視雲”平臺,利用智慧終端與用戶的實時交互所取得的資訊,支援産品開發、製造過程和服務的持續創新與改進,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和産品的使用價值。

  在以“兩化融合”為核心的智慧工廠建設方面,海信已建立以主計劃為中心的IOT(物聯網),通過MPS、PLM、SRM、MES、WMS、CRM等資訊系統的高度整合,搭建完整的SCM資訊系統,實現全供應鏈的網路化協同。

  “我們打破了部門界限,實現了流程平臺化。我們的工藝裝備部、工程部、工藝部等已合成一個工藝部,16個部門整合到6個部門,實現了減人增效。”代慧忠告訴記者,他們位於黃島的工廠,3年前還有12000個員工,現在只有6000人,但模組産量翻了3番,電視産量翻了一番。

  統計顯示,過去幾年,海信集團從36000多人,減少到23000人。截至2015年底,海信集團在3年中製造效率累計提升超過120%,僅人工成本就節省了超過14億元。

  隨著精品戰略、智慧製造的推進,海信已形成行業內的製造比較優勢,實施效果也得到了相關部委的肯定。在兩化融合方面,于2015年榮獲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證書》。在智慧製造方面,海信的《新一代資訊技術行業智慧工廠參考模型標準研究》項目,通過工業和資訊化部關於2015年智慧製造專項項目立項申請。

  如今,海信已在醫療電子、智慧交通、智慧光電等新型領域加快佈局,並取得技術領先優勢。這些優勢正在成為海信科技立企的“新桶底”

  1月12日,借助海信電腦輔助手術系統(海信CAS),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為一對連體男嬰順利實施分離手術,成功化解了“控制出血”這一手術最大難點,5個多小時的手術,最終出血量僅為30毫升,開創了國內利用電腦輔助系統幫助連體嬰兒分離的先河。

  “這是一例非常特殊的連體嬰兒案例,胸腹連體的男嬰除了肝實質相連外,還有異常的肝內血管相互溝通。”作為執行手術的專家,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小兒外科副主任、教授董巋然對海信電腦輔助系統給予了充分肯定。手術團隊首次啟用了海信CAS,採用混合成像和分割技術,術前清晰“再現”了連體嬰兒肝內三種六套不同血管的走形和相互溝通的立體情況,並精確計算出分離邊界,更精準實現了連體嬰兒的成功分離。

  海信電子醫療技術帶頭人高川博士告訴記者,醫療電子産業市場巨大,其中,美歐日約佔全球醫療電子産值的85%。而從經驗醫學到精準醫療,未來的醫療“無處不顯示”,做電視起家的海信一進入精準醫療産業,就佔有了極強的技術優勢。

  這些只是海信佈局新興産業的縮影。

  在新興産業方面,海信佈局最早的當屬智慧交通産業。1998年,海信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開始在智慧交通這個新領域投入研發。2003年,他們開發的智慧交通系統首先在青島公交旅遊線路上試用,然後在青島、煙臺等地全面落地。

  2005年,北京奧運智慧交通系統開始招標,該系統技術測試標準極為嚴苛,並在硬體軟體上都委託給專業的第三方進行檢測。海信參與了投標,最終的測試結果比國外品牌都好。海信在這次投標中“一戰成名”,並最終包攬了北京奧運村區域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統,安定路、朝陽路的快速公交系統,都是海信網路科技那時搭建的。

  借北京奧運會的東風,海信從2008年起將智慧交通的産品和服務“鋪設”到國內各大城市,從2009年濟南全運會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海信參與了幾乎所有國家大型體育賽事的城市智慧交通系統建設。

  如今,海信智慧交通核心産品交通運輸已佔據全國29%的份額,在快速公交智慧系統的市場佔有率更是達到70%以上。

  在智慧交通領域的成功,為海信發展新興産業增添了底氣。2003年,在光通信行業最不景氣的時候,海信毅然成立光通信公司,正式涉足光通信行業。經過反覆權衡,海信定位於FTTX(光纖接入)産業鏈,並於2005年在全球首家推出商業化GPON OLT光電轉換模組,一舉確立了在光通信器件領域FTTH(光纖到戶)的專家地位。2007年,海信首創10GPON高速突發模式光收發一體模組,大大加快了10GPON技術的商業化進程。

  近年來,海信又先後收購了光模組著名的代工廠商東莞新科、美國優秀鐳射器晶片生産廠商Muliplex和巨康,為的就是衝擊全球領先的光通信市場。統計顯示,2015年,海信在接入網方面保持了世界第一,光電業務增長18%,産品增加超過75%。

  至此,海信無論在傳統産業還是新興産業,都實現了技術的領先態勢。海信科技立企的內涵和形象已呼之欲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