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幫扶實現無縫對接

  • 發佈時間:2016-05-11 05:59: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村裏的土路變成了水泥路,土坯房變成了磚瓦房,種植和養殖做成了産業,做出了規模,白瓜子讓越來越多的人腰包鼓起來,日子紅火了,大家致富奔小康的勁頭也越來越高了!”説起村子裏的變化,內蒙古阿榮旗音河鄉富吉村村民于軍喜不自禁。

  當前,阿榮旗把扶貧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通過社會扶貧、金融扶貧、産業扶貧、專項扶貧等多種有效措施,以“整村推進”和“三到村三到戶”為重點,想方設法增加貧困群眾收入,不斷加大脫貧攻堅工作力度,讓越來越多的家庭脫貧致富,越來越多的人臉上綻開笑容。

  一村一策 一戶一法

  日前,阿榮旗按照統一部署,在呼倫貝爾市率先為15452名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基本做到底數清、問題清,完成了精準脫貧最基礎的工作。

  阿榮旗旗委書記欒天猛説:“要想讓全旗64個貧困村、1.5萬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致富,就要在精準識別、精準扶持、精準管理和精准考核上下功夫,逐村逐戶完善幫扶措施,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

  阿榮旗各級工作隊緊密結合“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和貧困村、貧困戶實際情況,做到規劃跟著貧困村、貧困戶走,項目跟著規劃走,幹部跟著項目走,實現扶貧項目、扶貧幹部與扶貧對象無縫對接,做到“一村一策、一戶一法”。

  阿榮旗扶貧辦主任陳倩説:“貧困群眾識別出來後,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針對扶貧對象最迫切的問題、最緊要的事項,就是實施‘一戶一策一責任人’的到戶幫扶責任制,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確保幫扶措施和效果落實到戶、到人,切實提高扶貧成效。”

  為實現百姓脫貧致富,工作隊撲下身子,深入基層,找準開展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從能夠解決的問題抓起,從能夠辦到的事幹起,幫助籌措和管理好扶貧資金。工作隊切實解決一批群眾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對於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向鄉鎮和有關部門請示彙報,予以重點關注,爭取得到解決。

  一鄉一業 一村一品

  一排排整潔的民房、一條條新修的村路、一塊塊整理後的良田……音河鄉富吉村村黨支部書記謝玉君指著農民新蓋的牛舍説:“過去,這裡人閒土松;現在,肉牛産業逐步成了村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産業,農民得到了實惠,真正過上了幸福生活。”

  阿榮旗委、旗政府全面推進“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産業發展規劃新模式。音河鄉富吉村結合實際,建設標準化養殖基地,幫助村民嘗到了甜頭。

  村民孫尚軍就是受益的貧困戶之一。如今,他是富吉村出了名的肉牛養殖大戶,2013年成立了尚軍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現有400余頭肉牛,去年純收入40余萬元,輻射帶動周邊14家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共同致富。

  孫尚軍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多虧政府幫我協調資金,為我找到致富門路。”

  據了解,阿榮旗在“十二五”期間金融扶貧富民工程擔保資金到位1500萬元,擔保放大銀行貸款1.5億元,為扶持貧困農戶、專業合作社及扶貧龍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循因治貧 因貧施策

  家住復興鎮地房子村的村民徐洪星,因家中有兩位患病老人,花掉了所有積蓄,還欠下不少外債。他家的房子破爛不堪,日子過得緊緊巴巴。該旗扶貧工作隊通過入戶走訪,了解到他家的具體情況,為他家制定了有針對性的脫貧計劃。

  通過入戶走訪,扶貧工作隊對村民家裏存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以及他們對生産和生活方面的主要打算和訴求進行全面、細緻掌握,並及時登記,為下一步分戶制定精準扶貧計劃和工作推進措施,因村因戶綜合實施産業扶貧、技能扶貧、政策扶貧、金融扶貧等扶貧路徑打下堅實基礎。

  阿榮旗把構建旗、鄉、村三級“引領工作隊”作為服務基層群眾的重要載體。全旗組織千余名黨員幹部引領員駐148個行政村,定期入戶走訪併發放工作聯繫卡,建立工作臺賬,詳細記錄入戶家庭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實際困難。

  據了解,“十二五”時期末,阿榮旗有貧困人口1.5萬人,“十二五”時期減貧6.8萬人,年減貧幅度為16.4%。貧困人口每人平均純收入由“十一五”時期末的1520元,增加到“十二五”時期末的2580元,年增收幅度為13.9%。到2020年,將通過項目實施,使全旗貧困村及貧困人口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每人平均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全面實現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目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