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鈕文新:別再讓匯率攪局中國經濟

  • 發佈時間:2016-05-10 08:37:5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通過印刷鈔票就可以“購買”世界,這是當今國際貿易中最大的不公平,也是全球貿易失衡的關鍵原因。道理很簡單,各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核心內涵是美國的“鑄幣稅”,是美國通過印鈔“無償”佔有他國勞動成果的體現,也是國際貨幣體系“絕對不公平”的客觀表像。

  美國財政部在北京時間5月1日發佈半年度外彙報告,再次對人民幣匯率説三道四。據他們“估計”,中國在去年8月至今年3月間出售4800億美元外匯以支援人民幣;同時敦促中國更加清楚地闡明外匯目標以幫助穩定市場,並認為,中國的人民幣在中期內應該繼續表現出真正的升值。不僅如此,美國將中國、日本、德國等經濟體列入新的“不公平外匯交易行為觀察名單”,稱這些國家的外匯做法值得密切關注,以判斷是否給美國帶來“不公平的貿易優勢”。

  問題是:這是不是意味著美國希望放棄“鑄幣稅”收入?過去人民幣10年升值的歷史證明:人民幣兌美元大幅升值35%,而整個過程中、包括現在,中美貿易順差不僅沒有任何縮減,反而在不斷擴大。

  全球經濟一體化是過去30多年間的國際經濟主題。全球經濟一體化最大的特徵在於“全球性産業大分工”。美國佔據全球産業的最高端——技術研發、産品設計、標準制定和金融服務;而發展中國家則是——能源和原材料儲備、勞動力供給、基礎設施提供,以及生産加工。至於歐洲,它除了部分保持美國一樣的功能之外,而更多地變成了食利者階層,既把其過去積累的貨幣資本提供到以美國為主的世界各地金融市場,通過投資獲利向國民提供福利。正因如此,才會出現“美國發生金融危機,歐洲更慘”的怪現象。

  拋開歐洲特殊性不談,中美經濟實際是互補的,至少互補性很強。也就是説,美國自己不生産、不製造,而讓中國替它生産製造。然後,把中國的加工貿易計算為中國的進出口。加工貿易一定是順差,但順差只體現了中國的加工費和僅僅3%左右、微薄的加工利潤。這不是事實嗎?去看看中國的貿易統計數據,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貿易順差基本源自加工貿易,而一般貿易的順差微乎其微,甚至經常是逆差。

  我們要明白,在開放條件下,匯率和利率不過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本幣升值和利率提高同樣意味著貨幣緊縮,而貨幣緊縮直接意味著中國經濟壓抑。所以,我們必須明白為什麼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巨大。

  去年8月11日,央行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之後,人民幣兌美元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貶值,而在此過程中,中國國內貨幣政策也變得寬鬆了。正是因為這樣的動作,中國經濟開始漸漸恢復活力。但是,一季度數據剛剛開始好轉,壓制中國經濟的聲音再次掀起。

  我認為,之所以人民幣做空沒能擊垮中國,那是因為中國的經濟實力尚未被“升值加緊縮貨幣”耗盡,還有能力抵禦空頭瘋狂。但如果我們上當,認為貨幣政策可以因此而收緊,那中國經濟實力將被繼續消耗,以至於有一天我們無力抵抗。所以希望中國貨幣政策繼續以穩健略偏寬鬆的姿態配合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

  (鈕文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