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斯太爾並購後遺症:標的資産業績不達標 大股東擬延期

  • 發佈時間:2016-05-09 08:29:1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斯太爾(000760)的控股股東似乎從一開始就在為投資者“畫餅”。繼此前收購的標的資産斯太爾動力(江蘇)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斯太爾”)2014年未能完成業績承諾之後,2015年的江蘇斯太爾業績仍未能達標。與此同時,此前答應進行業績補償的斯太爾控股股東山東英達鋼結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達鋼構”)也在近日宣佈擬再次延期補償。

  盈利考核兩年未達標

  早在2012年末,斯太爾的前身博盈投資曾發佈過一份定增預案,公司擬向英達鋼構以及長沙澤瑞等五家創投機構,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募資近15億元,主要用於收購江蘇斯太爾100%股權(原武漢梧桐矽谷天堂投資有限公司)等四個項目。而英達鋼構將通過此次定增成為上市公司新的控股股東。

  在當初的重組方案中,英達鋼構曾做出承諾,江蘇斯太爾2014-2016年每年扣非後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2.3億元、3.4億元和6.1億元。如果未能達到上述承諾的凈利潤數,英達鋼構將對上市公司進行補償。

  但如此亮眼的業績承諾最終卻未能實現。在2014年,江蘇斯太爾實現扣非後凈利潤約7406.6萬元,僅為當初承諾凈利潤數額的約32%,與承諾的利潤數差額約為1.56億元。

  一年之後,江蘇斯太爾的業績考核仍未能及格。2015年,江蘇斯太爾扣非後凈利潤約虧損1057萬元,與承諾利潤數差額約為3.5億元。

  大股東業績補償款屢延期

  由於標的資産盈利狀況不佳,觸發了斯太爾控股股東英達鋼構的業績補償義務,但英達鋼構的補償承諾在履行過程中卻並非一帆風順。

  根據最初的承諾,英達鋼構將優先以定增時取得的股份進行補償,在股份不足以補償之後,才會以現金進行補償。不過,在去年5月20日,英達鋼構卻申請變更業績補償承諾,變更為擬以現金進行補償。但即使如此,英達鋼構也未能如期完成業績補償承諾。

  據了解,英達鋼構原本應在規定的期限內(即2015年7月25日之前)向斯太爾全額支付2014年業績補償款約1.56億元,但最終受回款延遲等因素影響,未能按時履約。僅在2015年7月24日向斯太爾支付了6000萬元業績補償款。

  而後,英達鋼構又分別在2015年8月10日、8月11日、8月14日向斯太爾支付了5000萬元、2000萬元和2593.4萬元業績補償款,以及相應違約金約49.8萬元。

  在前不久,英達鋼構又宣佈準備延期支付2015年的業績補償款。英達鋼構理應在今年5月1日前完成補償款的交付工作,但英達鋼構卻表示因部分客戶回款延遲等因素,導致2015年度業績補償承諾無法如期完成。

  同時,英達鋼構擬再次採用分期支付的方法,在2016年5月31日前支付6000萬元、6月30日前支付1.2億元,以及7月31日前支付剩餘的1.7億元,並就應付未付業績補償款按0.3%。/日的利息向公司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投資者擔心未來業績

  “沒想到標的資産連續不達標,而且控股股東還延遲支付業績補償款,公司以後的業績讓人擔心。”北京一位投資者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數據顯示,2014年和2015年,斯太爾的凈利潤分別約為985萬元和約虧損1.93億元。若以扣非後的凈利潤看,斯太爾2015年更是虧損達2.11億元。具體來看,斯太爾主營的橋類和發動機及配件兩大類産品,去年的毛利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橋類産品毛利率同比下滑約1.96%,而且其營業收入同比下滑約70.9%。發動機及配件産品雖然營收同比增長18.22%,但毛利率卻大幅下滑約33.07%。由此可見,斯太爾的經營狀況似乎並不樂觀。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則擔心業績承諾最終可能産生無法完成的風險。“2015年標的資産已經處於虧損,而2016年的業績承諾高達6.1億元,控股股東延期支付可能説明現金流並不寬裕,去年的業績承諾能否最終兌現還好不説,如果標的資産今年仍未完成業績承諾,控股股東最終是否有能力去履約,存在不確定性。”宋清輝稱。

  在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看來,控股股東延遲支付相當於單方修改了承諾條件,本質上是對承諾對象的違約,但是,如果控股股東當初未明確無法如期履行承諾的違約責任,投資者想要主張具體量化的違約責任也存在較大困難。投資者在審議關聯交易之前,要求承諾方明確違約責任十分必要。

  針對以上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致電斯太爾董秘辦公室進行採訪,但是電話未能接通。

斯太爾(000760)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