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農業 > 正文

字號:  

蔬菜價格保險試點仍在路上

  • 發佈時間:2016-05-09 07:29:39  來源:甘肅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潘雯

  蔬菜價格指數保險極大地調動了永昌縣菜農生産經營的積極性,但前些年由於不斷擴大蔬菜種植面積而導致的“賣菜難”歷歷在目,那麼,現在有了保險保障,會不會導致菜農盲目跟進、再次造成供需關係的失衡引發市場風險?蔬菜銷售困難的根本癥結在哪?到底如何才能有效破解這些癥結?

  為了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記者再次來到地頭,想聽聽菜農們怎麼説。

  市場機制倒逼菜農“動腦筋”

  永昌縣城關鎮大壩村歷來有種植蔬菜的傳統,張學龍就是其中的種菜大戶之一。

  和他聊天還是避免不了2014年前那次慘痛的教訓。他説:“很多菜農都對行情預計過高從而擴種,導致蔬菜集中上市後出現滯銷。”

  經歷過無情的市場教訓,他們開始在種植時間上“動腦筋”。

  “青筍種植要和張掖市錯開時間,娃娃菜要和蘭州定遠鎮錯開時間。就算永昌本地也要仔細謀劃,比如説東寨鎮靠近公路,他們的青筍漲勢很好,很多菜商路過就會就近收購他們的菜。各個鄉鎮之間為了保證銷售通暢,無論是種植時間還是種植品種都會通盤考慮,反覆掂量。”張學龍説。

  再者,遭受打擊的永昌菜農也在種植品種上開始下工夫。以往價格較好的青筍和娃娃菜並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了,像菜花、西蘭花等蔬菜已經逐步引進,從而避免了因品種單一而受制于市場行情的窘況。

  熟悉當地蔬菜市場的人士告訴記者,無論是永昌還是甘肅,蔬菜價格遇冷的根本原因不外乎種植環節和流通環節出了問題。在種植環節菜農已經開始尋求自我突破,而流通銷售環節則成為制約價格的主要因素。

  “按理説,菜商肯定願意把蔬菜買到價格高的市場,但受制于蔬菜不易保存的特性,目前甘肅很多地方無法做到高效快捷的流通銷售,直接導致一旦某個品種的蔬菜種植面積擴張、大量上市本地無法消化,只有坐等客商到府收菜一條路,銷售價格遭遇冰點也就不足為怪了。”

  他還表示,這是典型的區域型小市場“自産自銷”式的蔬菜經營模式。

  僅僅依靠保險還不夠“保險”

  正因如此,永昌縣蔬菜價格指數保險一落地,就受到廣大菜農的由衷歡迎。

  菜農杜文才甚至表示,如果沒有價格指數保險,他肯定會減少蔬菜種植面積。

  但永昌縣金融辦主任趙明祖卻不停給他“潑冷水”:“蔬菜種植主要應根據市場需求、運輸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量,不能單純依靠保險品種來決定多種還是少種。”

  永昌縣副縣長宋晶林認為,農業保險包括蔬菜價格保險僅僅是整個農業生産流通鏈條中的一個配套環節,只能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對於調節市場流通和蔬菜價格不會起到決定性作用。但可以確定的是,農業保險産品的提供對於菜農在蔬菜種植的前期規劃具有參考價值,可以引導菜農合理規劃、科學種植、放心銷售。

  “我們的蔬菜價格保險從一開始就充分考慮了防範‘道德風險’的問題。”宋晶林對於這個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保險的原理是遵循大數法則,即舉眾人之力惠及少數受困者。因此,設計初衷就只是保障廣大菜農的基本生産成本,而會努力避免個別人通過保險賠款産生不當獲利。而且,保費資金大部分來源於國家財政補貼,資金流向都是受嚴格監管的。政府以及監管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保證試點工作的開展不偏離原有的設計方向,依法合規開展蔬菜價格保險業務。”

  趙明祖認為“蔬菜賣難”單純依靠保險産品本身並不足夠“保險”,更需要解決的是市場流通環節的問題。通過引入農産品電商平臺,有效拓展農産品銷售半徑,打通蔬菜銷售環節的瓶頸,為農民種菜賣菜多吃一顆“定心丸”,也為價格保險産品增設一道“防火牆”。

  蔬菜價格保險試點,為永昌縣蔬菜産業健康發展增添了一道保險杠。在試點的基礎上,永昌縣還將支援保險公司和涉農銀行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建立“銀行配套貸款支援、保險公司提供風險保障”綜合保障機制,投保農戶利用貸款開展蔬菜種植,並可以用於繳納保費;在發生自然風險或價格風險後,可以通過保險賠款償還銀行貸款本息,並用於恢復再生産。

  看來,我省蔬菜價格保險試點依然在路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