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別拿白菜不當菜”——聚焦春季蔬菜價格上漲

  • 發佈時間:2016-04-09 08:54: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4月8日新媒體專電 題:“別拿白菜不當菜”——聚焦春季蔬菜價格上漲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從東北到海南,價格親民的白菜一直是中國人菜籃子裏最常見的蔬菜。但今年入春以來,原本廉價的白菜“身價”猛增,更不用提其他蔬菜了。

  隨手買菜,動輒上百,老百姓直呼“吃不起”。究竟是什麼推高了蔬菜價格?菜價還能回歸常態嗎?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漲”就一個字 白菜也得省著吃

  “如今走在街上,看到手中提著青菜的人會無比嫉妒,比起背著名牌包包的人,這才是真正的炫富。”今年春天,關於蔬菜的段子不絕於耳,一路飆升的菜價不斷衝破著老百姓的心理預期。

  白菜一斤4元、蓮藕7元、青椒9元、菜花10元、生薑20元,在某網路社區,網友吐槽著各地高昂的菜價。網友“誰知是誰”説:“以前家裏窮,沒菜就搗倆蒜頭,把蒜汁當菜吃。現在中國GDP全球第二,蒜卻要10元一斤,蒜汁都吃不起了。”

  記者在梳理國家統計局公佈的《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後發現,以白菜為代表的蔬菜價格今年漲勢明顯。2016年3月下旬,白菜價格每公斤為5.13元,較1月初上漲122%。而去年同期,白菜價格每公斤僅為3.13元。

  記者走訪山東、海南、甘肅、安徽等地的農産品市場後發現,無論是批發價還是零售價,今年白菜價格均高於往年。

  山東省壽光市是全國蔬菜交易和物流中心,各地農産品在此按需配成蔬菜“花車”後運往全國。在山東壽光農産品物流園,白菜價格本週為每公斤2.29元,環比上周上漲18%,同比去年上漲36%。在需要“進口”白菜的海南,白菜價格更高,海口市秀英農貿市場的白菜每公斤零售價達5元至6元。

  在查閱近6年甘肅省資訊中心發佈的《甘肅省蔬菜價格行情分析》後,記者發現,今年蔬菜整體價格較往年明顯上漲。2011年至2015年21種大眾蔬菜批發價穩定保持在1.85元至3.82元每公斤,而今年這一價格跳漲至4.49元至5.84元。

  “這個漲勢,我們老百姓怎麼吃得起?”家住蘭州市雁北路的李女士説,年前菜花一個才2元,現在一斤就得10元,菜價猛漲實在吃不消。合肥市民劉吉春一臉無奈:“今年過完年,蔬菜價格沒有像往年一樣回落,反而漲了。但有什麼辦法呢,總不能不吃菜吧。”

  菜價上漲的同時,交易量同比明顯下降。山東壽光農産品物流園副總經理張國平介紹,本週壽光農産品物流園蔬菜價格定基指數為218.92點,同比漲幅達72%;蔬菜總體交易量環比下降11%,同比下降34%。“現在菜貴,買的人少了,銷量也就下來了。對我們來説,也是有弊無利。”蘭州市東港世紀新村菜市場的一位菜販説。

  蔬菜“身價”飆高背後的秘密

  菜價飆升讓老百姓的錢越來越不經花。對低收入人群來説,連以往最便宜的白菜都得省著吃,實在是一種難以言説的體驗。究竟是什麼力量,把白菜價格從“白菜價”推至高位?

  ——流通環節多,流通成本高。

  海南省工商局向記者提供了一份2016年2月17日的進島大白菜價格變化樣本。一車21噸的凈菜,從湖北省廣華縣菜地地頭收購,經長途運輸、一級批發、二級批發,抵達零售末端的海口秀英農貿市場。5個環節後,白菜“身價”高漲約220%。從地頭收購價1.6元至1.8元每公斤,到零售市場5元至6元每公斤,流通環節産生的價格成本,佔到了蔬菜最終價格的70%左右。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蔬菜從業者交易方式較為落後。在海南,交易方式仍是最原始的手對手交易。“缺少自動化、規模化的和現代化的採購、加工分揀、批發銷售的一整套程式。環節多、效率低推高了成本。”海口市菜籃子集團公司董事長符明全説。

  ——天氣起伏波動,市場供不應求。

  壽光農産品物流園檢測中心經理隋玉美分析,初春時節起伏不定的氣溫,給蔬菜生長帶來一定影響。南方蔬菜供給量減少,北方設施蔬菜産量增幅放緩,市場整體供不應求,致使菜價節節走高。

  在蘭州市大青山蔬菜批發市場,供求失衡十分明顯。“每天蔬菜需求量需9000噸,而實際到貨量僅有4000噸左右。産地季節變化導致産量減少,本地菜供給跟不上,供不應求情況加劇,零售價格走高。”該市場負責人吳玉亭説。

  ——“囤菜”行為存在,炒高市場價格。

  記者在走訪北京市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時,不少商販説,除了天氣、流通環節等影響外,“囤菜”也是今年白菜價格走高的一個原因。“過年菜價高,商戶想掙錢,就跑到菜農那兒,菜還沒長成形就先買了下來。”一位張姓商販説,一旦確定要買,就得簽合同、交訂金,還得給中間人提成。冬春“南菜北運”之際,蔬菜供應量不足,蔬菜日常需求、商戶“囤貨”需求及部分菜農“窖菜待賣”相疊加,導致白菜價格一路高漲。

  此外,少量上市的春菜受到消費者青睞,但農戶缺乏市場需求資訊,也推高了今春的菜價。

  菜價降低苗頭初現 平穩菜價仍需多方努力

  記者走訪多地蔬菜市場後發現,蔬菜價格回落已苗頭初現。

  本週壽光農産品物流園蔬菜價格定基指數,較上周下跌0.22個百分點,環比跌幅0.1%。蒜苗、豆角、絲瓜、菠菜等品種價格下調明顯。在北京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新白菜價格為每公斤2.2元,老白菜價格為每公斤3元,較前期有所回落。

  東方艾格農業經濟分析師馬文峰認為,天氣回暖後,蔬菜生長速度加快,近期持續上行的菜價會有所緩解。預計下周,蔬菜價格指數將呈小幅下滑態勢。壽光市農業局局長張茂海預計,隨著北方蔬菜上市量增加,蔬菜價格持續高漲的態勢不會延續太久。

  目前,各地也採取了一些行動穩定菜價。蘭州市商務局從4月起,組織企業從蔬菜産地、一級批發市場進貨,以低於市場零售價15%的價格直接進入社區銷售。海口市擬在全市300戶以上的住宅小區中建設320個菜籃子社區平價菜店,目前正逐步鋪開。

  針對廣受詬病的蔬菜流通環節,部分地區也開始嘗試“破梗阻”。今年初,為解決高菜價難題,海南出臺“菜十條”,其中8條涉及流通環節,如減少流通環節、打擊“菜霸”等。

  蘭州市商務局負責人認為,發揮好市場、政府兩隻手的作用對提穩“菜籃子”意義重大。通過補貼、保險等,加強對“民生菜”的扶持。在價格處於低位時,也應“該出手時就出手”。

  此外,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等人認為,應從源頭上避免菜價“一飛沖天”,如建立完善的農業生産、儲備數據發佈平臺和更為完備的監測、預警、調控體系,為農戶安排種植提供有效的指導。多措並舉,保障消費者利益。(記者:周正平、張玉潔、吳慧珺、王陽、吳茂輝、白麗萍、陳尚營)(實習生鄭芳芳、尹偉亦有貢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