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 不該寂寞
- 發佈時間:2016-05-08 06:20:06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果哪天職教周的體驗活動能夠像母親節的打折促銷一樣,佔據各種傳播渠道的頭條,職業教育的興旺也就實現了
從去年開始,每年5月的第二周被設定為全國職業教育周。同樣身處5月第二周的母親節熱熱鬧鬧,知道職業教育周的人卻寥寥無幾。近期在北京國際現代職業學院舉辦的一場職業教育體驗活動上,除了組織來的中小學生和媒體記者,幾乎見不到自發前來參觀的人。
職業教育本不該這麼寂寞。每年職業教育為我國輸送的就業人群超過千萬,地位非常重要。截至2014年末,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人數為1755.28萬人,高等教育專科在校生人數為1006.6萬人,合計2761.88萬人,是個數量龐大的群體。
職業教育是找飯碗的教育,在就業壓力增大的當下極其可貴。在活動現場,我遇到了一位中職的王老師。她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已有30多年曆史的老牌金融類中職學校,畢業的學生幾乎包攬了北京全市醫院、商場的會計、出納、收銀,甚至連銀行的櫃員也大多出自這所學校。看著他們的學生穿著合體的西服,用比普通櫃員快1倍的速度演示點錢、捆紮,幾乎能想像他們畢業後坐在銀行窗口裏辦理業務的樣子。王老師也為自己的學生自豪,雖然他們只是中職生,但技術過硬,用人單位搶著要,一畢業就是白領,比很多找不著工作的大學生強多了。
意外的是,當我問王老師會不會讓自己的孩子上這所職校時,她卻斷然否定了。理由更讓人意外:因為她覺得孩子雖然有了工作,但只有一個中職文憑不夠,將來肯定要考高職或者大學。而職校的學生大都在一線工作,極其繁忙,一邊工作一邊備考壓力太大,她不忍心孩子受這個罪。
透過母親的眼睛,我看到的不是印象中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偏見,而是家長對職業教育深深的期待:職業教育應該有更順暢的上升通道,讓孩子們接受更有品質的教育。
今年,王老師所在的學校與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建立了3+2機制,學生們讀三年職高,參加一次勞動保障學校自主命題的轉段考試,就能直升這所高職院校,繼續學習、鍛鍊。由於勞動保障學院已經將部分大一的課程,如英語、數學等下降到職高高三學習,學生們通過考試難度不大,用王老師的話説,“爭取100%”。進入高職以後,還有3+2或2+2專升本,有些地區甚至有3+4中職升本科,中職學生用同樣長的時間,也能拿到本科文憑。
3+2模式的推行讓學生成才之路少了一些障礙。但目前這一政策實行時間不長,家長們對中職升大專乃至本科的教學品質仍有疑慮,繼續糾結著讓不讓孩子上職業院校。
在孩子們的眼裏,要不要上職業教育就簡單得多。目前的中職生大多是“00後”,他們想得很實際——如果上不了好高中,先學一門技術,找機會繼續學業就是了。
活動現場,北京現代職業學院來了一個叫周清清的江蘇姑娘,剛剛上高二,7月份將要實習。她很自信憑自己的技術能留在藥房。去年,她考上了北京教育學院會計專業的大專,覺得不喜歡,又退掉了,準備今年10月份再考中醫藥大學的中醫藥專業。她手裏已經有了西藥購銷員資格證,7月要再考一個中藥調劑員資格證。周清清計劃慢慢上學、考職業藥師,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將來就像自己的幾個姐姐一樣,“進醫院,當藥房的頂梁柱,拿六七千元工資”。
跟幾個職校學生聊天后,我發現上職校真的挺“實惠”:學費幾乎全免,畢業不愁工作,繼續深造的道路也日益通暢。就像周清清説的,因為家裏幾個姐妹都通過職校找到了工作,拿到了文憑,過得很不錯,現在父母親戚都很支援她上職校,自己跟初中同學聚會時也不覺得低人一等。
所以,職業教育眼下的寂寞,既有教育工作本身不夠理想的原因,更有社會對職業教育了解不夠的原因。如果哪天職教周的體驗活動能夠像母親節的打折促銷一樣,佔據各種傳播渠道的頭條,職業教育的興旺也就實現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