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職業教育的價值認同感
- 發佈時間:2015-12-07 07: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期評估報告發佈的一組數據令人深思。報告顯示,今年我國職業教育距離《綱要》中所確定的“到2015年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達到2250萬人,高等職業教育達到1390萬人”目標,仍有近四分之一的學生缺口,要實現這一目標“存在一定難度”。
我國職業教育取得的成就毋庸置疑,但如此大的生源缺口表明還有很大潛力可挖。管理體制不順、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需要解決,但首要的是消除對職業教育價值認可度不夠的思想羈絆。
許多人眼中,職業教育是迫不得已才吃的“最後一碗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認知慣性使大量學子依然視高考為首選目標。現實生活中,普通高校比職業學校更易獲得榮耀感,大學生比技校生更能獲得價值認同,高校畢業證書比職校畢業證書更具含金量。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空間很大。從需求端看,經濟發展處在轉方式、調結構的陣痛期,企業處於技術革新、産品升級的轉型期,人口紅利的削弱急需勞動生産率的提升作為彌補,市場渴求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從供給端看,農民、傳統勞動密集型産業人員、失業人員等群體獲得職業技能培訓的願望強烈。但價值認同感不足的問題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職業教育的潛在需求者真正走向職業教育。所以説,當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要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吸引力。
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營造尊重技工的良好氛圍,加大對有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的宣傳表彰力度,開展各行各業職業技能大賽,推出和表彰更多的“大國工匠”等技能人才,使更多人關注技工、尊重技工、理解技工,營造行行出狀元的良好社會氛圍。其次,要抓住農村職業教育這一大頭。農民、農村轉移勞動力群體最大,參加職業教育願望最迫切。可逐步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入學,加強對困難學生的資助,改進招生方式,拓寬招生渠道,培養適應農業和農村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使其獲得更多改變命運的機會。再者,要以就業為導向,實現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有效銜接,使接受職業教育的人成為社會急需人才,勝任産業鏈中高端的工作,從而獲得更高的收入,擁有更體面的生活。(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