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突出職業經理人的職業素養評價究竟新在哪?

  • 發佈時間:2016-05-03 11:31:5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筆者注意到《意見》強調了“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尤其要“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評價”。這是對時下進行的人才評價要素提煉的一個新亮點,本文結合這一精神,針對職業經理人這一特殊群體,就創新職業經理人職業素養評價作一探討。

  一、職業經理人的職業素養特性

  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通過深入調查和研究,提出了職業經理人職業資質評價的六個維度,即職業經歷、職業業績、職業素養,職業能力、職業知識及技能、職業適配程度。這六個維度對於建立社會化職業經理人資質評價標準,推動我國職業經理人制度建設,特別是建立社會化的職業經理人資質評價認證制度,奠定了基礎,具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對於六個維度的評價,需要加以區別對待。基於職業經理人的職業特性,應當更加突出對於職業素養的認識和重視,在評價內容上設置更加符合其職業特性的評價指標,在評價方法上針對評價內容的特點,進行創新。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提出的素質“冰山模型”,我們可以把職業經理人職業資質看做一座冰山,劃分為可以看得見的“水面以上冰山表面部分”和隱藏在“水下冰山部分”,其中“冰山表面部分”是外在的、容易了解的部分,如職業經歷和職業業績,職業知識及技能等,是顯性要素;而“水下冰山部分”即職業素養,是職業經理人內在的、難以測量的部分,是隱性要素。

  研究和實踐表明,職業素養通過指導人們在何種情境下如何行動,成為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更好發揮的利器。在一定知識和能力的情形下,職業素養作為個體的心理特徵,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是一種“元能力”,是調控人們運用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完成任務的“能力”,也就是説,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決定了能否完成工作,職業素養則直接決定了工作動力和工作品質。

  職業素養應該具有下列特性:1.“軟”特性。相對於職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等硬要素,職業素養更多地體現在精神、道德、意識、意志、態度、作風等軟要素上。

  2.滲透性。即職業素養發揮作用滲透到職業經理人履職行為和過程之中,像人體的神經系統傳導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一樣,滲透到工作系統的各個部位,指揮和控制著履職行為和過程。

  3.養成性。職業素養不像職業知識那樣通過傳授完成,而必須通過一定的社會環境與制度、風情歷史、文化傳統、榜樣示範等生活環境和職業環境的相互作用、反饋,個人的認知和思考等逐漸獲得和形成,其培養路徑具有多樣性。

  4.測評的困難性。由於職業素養的軟特性,對其評價內容、要素、方法的確定帶來困難,儘管人們做了眾多的探索,推出了許多方法和手段,仍然面臨主觀和經驗偏差的挑戰。

  二、當前社會對企(職)業經理人

  職業素養評價的認識不足

  從“中國職業經理人發展項目”的調查研究結果看,社會上目前開展的對企(職)業經理人的人才測評,對其職業素養的評價普遍重視不夠,甚至存在許多不足。

  一是沒有把職業素養評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各評價機構顯然更多偏重於職業知識、職業能力和心理健康等評價內容,雖然也或多或少涉及職業素養評價,但對職業素養的評價,總體未給以應有的重視,在評價人和用人導向上出現了重才忽視德,評才不評德的現象。這應是《意見》重提品德評價的緣由。

  二是沒有專門設置職業素養評價內容指標體系。

  從現有開展職業經理人測評的機構看,對職業精神、職業道德、職業作風等有關職業素養的評價內容明顯不足,有的雖然設置了素質結構評價指標體系,但缺乏系統化的設計,對職業素養的評價提煉不夠。

  三是缺少有效的職業素養評價方法。

  各評價機構對職業知識、職業能力和心理健康的評價方法和測試手段相對健全,但對職業精神、職業道德、職業作風等有關職業素養等,缺乏有效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手段。

  三、職業經理人職業素養

  評價內容需要創新

  市場經濟中的職業經理人,由於其地位、職能和工作特點,使其處於能力衝突、利益衝突、道德衝突、信念衝突和價值觀衝突的多項選擇之中。作為一個“契約人”,必然要具備一定的履職能力,但經常處於能力與職責是否匹配勝任的衝突之中,需要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合作意識等;作為“經濟人”,要履職完成契約任務和目標,也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為“社會人”,要帶領企業履行社會職責,也要追求自我實現和社會認可;作為“道德人”,帶領企業履行企業道德,同時還要對自身的行為進行約束,追求自身的名譽和聲望。所以,職業經理人的職業素養,必須也必然表現為多種衝突的選擇中應當具備的品質要素。

  職業經理人職業素養是一個多維度和多層次的立體式有機組合體,本質上是職業經理人與其職業特性和工作性質所需要與本人個性品質相匹配的集合體,既影響職業經理人所在企業的經營與發展,也影響職業經理人本身的擇業、求職和職業生涯的發展。

  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探索將職業經理人職業素養結構為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和職業作風。

  職業精神主要體現職業經理人的職業追求,鮮明地表達其職業根本利益、職業行為上的精神要求。職業經理人的職業精神是在特定的職業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既要反映社會精神的要求,又要著重體現職業經理人職業的特殊利益和要求。筆者認為,當代企業職業經理人的職業精神應當包括職業思想和職業心理。職業思想包括職業理念和職業意識。職業理念,體現和表達了職業經理人職業追求和獲取職位的層次、途徑,主要包括成為頂級僱員、首席高管、領軍人物,以及競爭上崗、因企制宜、與時俱進等方面。職業意識體現了作為一個當代經理人完成職業行為應當具備或確立的認知體系,職業意識是與時俱進的。職業心理是完成履職行為起支撐作用的職業態度、職業意志、職業情感的綜合體現,往往與個人的性格特性相聯繫。

  職業道德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繫的,具有自身職業特徵的道德準則、規範的總和。職業道德有其鮮明的社會特徵,具體來説,職業道德表現為“職業化”、“角色化”的特徵。職業道德總是要鮮明地表達職業義務、職業責任以及職業行為上的道德準則,反映職業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質所帶來的需求。

  如果企業經理人發展成為具有顯著社會職業屬性和特徵的人群,那將是社會諸多職業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其職業道德具有特殊性,將體現出自身的特點:

  第一,突出觀念層的建設。職業經理人作為一種高層次人才,既負有重大的責任,又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職業經理人作為管理層,其職業道德水準的高低往往影響著員工的道德表現;加強職業經理人職業道德,有助於改善企業全體員工的精神風貌和道德水準。

  第二,強調自覺性。職業經理人的職業道德是一種內在的、柔性的、自律的道德管理。

  第三,與企業活動聯繫的緊密性。職業經理人位於企業的領導層,其思想素質、道德修養的好壞不僅反映在日常的管理方式之中,更會對企業的經營宗旨、經營目標、經營手段的選擇産生重大的影響,從而也影響到企業的未來發展。

  職業經理人履行職務,具有契約規定的權利和責任,在許多方面體現為自主自覺和自我判斷行事,具有德性和德行是保障權利運用得當、擔當責任的前提,因此,職業道德應當充分反映和體現其約束性。應主要包括:忠誠職守、敬業履職、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社會擔當、競業避止等。

  職業作風主要反映和體現職業經理人履職行為的表現形式和行事風格。職業作風是一種巨大的無形力量,每一位特定的職業經理人,由於所受教育、知識儲備、行為修養以及實踐經歷不同,在職業實踐中都會有不同的個性化作風。不同的職業作風會對工作績效和企業經營管理成果産生不同的影響。在同一決策和行動面前,不同的職業經理人會有不同的作風表現,職業作風具有與個性品質相關聯的表現形式。主要包括:求真務實、艱苦奮鬥、多謀善斷、包容寬厚、公道正派、廉潔自律(見表格)。

  四、職業經理人職業素養

  評價方法需要完善

  對職業素養的評價,應當根據職業經理人職業素養評價要素的特性,選取與其相適應的評價方法。對於不同的評價要素內容則可採取不同的評價方法,或多種評價方法的綜合運用。對於評價資訊的獲取及其評價資訊的加工整理,應充分考慮下列情況:

  1.盡可能地選取客觀數據與資料

  對職業經理人而言,與企業和個人有關的一些客觀資訊數據,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反映或體現職業經理人的素養,在評價過程中,應直接或間接地利用這些數據,來評價有關的職業經理人職業素養狀況。如在評價職業經理人職業道德時,關注“誠實守信”這一項,就可以用職業經理人信用評價的情況,來説明當事人的誠信水準。無論在職業經理人職業道德、職業精神還是職業作風方面,都應當盡可能地利用客觀數據與資料來表徵職業素養,比如以個人和企業獲得的各種獎項等來表徵“自我實現”;用企業積極交稅、社會募捐、參加公益事業、積極吸納就業人員等來表徵“社會奉獻”;用企業獲得知名品牌、品質獎、公平競爭等來表徵“義利兼顧”;用企業獲得的政府獎章、個人獲得的榮譽等來表徵“尊嚴聲譽”等,這樣就可以將軟評價轉化成硬指標評價。

  2.區分不同評價內容,選取評價方法

  中職協提出的職業經理人評價要素,需要在“三個系統”中完成,即有些需要自我評價,有些需要企業董事會評價,有些則需要第三人或第三方評價;有些評價要素,可以單向度評價,有些需要多向度評價;有些可以用少量的數據就能做出評價,有些則需要多個方面的數據資料,才能做出評價等等。為此,必須區分不同的評價要素內容,選取適當的評價方法。

  3.要根據具體的職業經理人及其評價用途,賦予評價要素權重

  職業經理人隊伍是一個十分繁茂的群體,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崗位、不同的行業和工作性質,對職業經理人職業素養則具有不同的要求或者不同程度的要求。如要聘請一個職業經理人,來為一個在衰退行業的企業擔任總經理,則需要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敢於冒風險的精神和開拓精神,對於這個評價對象的評價,則要賦予創新開拓,敢冒風險的評價要素以較大的權重。而對於選取負責財務工作的職業經理人,在其評價要素中則要賦予義利兼顧、恪守誠信、公正履職、求真務實等更大的權重。有些情況下,還可以設置一些否決性的評價要素,如一個創新能力很強,但跳槽率很高的職業經理人,很可能用“恪守誠信”來否決對他的評價。因此,對職業經理人的評價是一個針對性很強的評價,而且這種評價是動態的,而非一成不變的。使用的評價方法也是動態的、隨機變化的。

  (本文作者係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副秘書長、在職教育與培訓指導部部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