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學位房價值需再審視

  • 發佈時間:2016-05-03 05:32:36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周記

  文:記者李鳳荷

  記者一位朋友幾年前買了越秀區一個建築面積29.5平方米小房子,她的女兒當年就順利讀上省一級小學,但去年越秀區突然出臺建築面積3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學位受限的規定,在今年招生政策中這條限制依然存在著,為此朋友一直擔心學位房價值不保。的確,這些年教育政策有諸多變數,學位房價值需重新審視。最近,南京建鄴區發生的一件事對飆漲的學區房價格也成為一個佐證的案例。由於建鄴區新城小學本部今年的實際入學名額為600人,超過原定招生計劃240人,當地教育局建議,600名新生參與搖號,部分學生借用隔壁的建鄴高中校舍唸書,執教的仍是新城小學的老師。雖然當地教育局承諾師資力量不會改變,但依然難以平復家長的情緒,更引發關注的是,已有多家媒體報道稱,對口該小學的個別學區房每平方米急跌了數千元。

  事實上,教育部辦公廳今年2月已下發通知明確提出,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衝動強烈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穩妥採取多校劃片。這也是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實施多校劃片,為的就是使教育資源分配更為公平。聯想起此前廣州市教育局吹風的“學區化辦學”,的確感覺到學位房招生政策未來可能面臨較大的變化,如果把房屋的價值繫於一個沒有保證的學位之上,你説這風險有多大?

  記者沒有買學位房,孩子就讀地段市一級小學,現在也快到小升初的階段,近來在不少家長群裏“臥底”,感覺孩子的教育的確如“長征”,從選擇的學校學籍所在地,小升初電腦派位的分片到以後中考指標到校的考慮,每一個方面都需要考慮週全,而這個思考並非是一道“買不買學位房”的選擇題,而是一個需要複雜運算的計算題。以一個學位房200萬元計算,如果家裏有餘錢,買學位房純粹是為學位而沒有任何居住的作用,而200萬元已可以涵蓋從小學到高中的私立名牌學校教育,以200萬元分階段理財得來的收益,也足夠孩子海外留學的費用,你説你幹嘛還讓孩子去走獨木橋呢?

  説到底,學位房投資也是看中學位房的保值和升值潛力,“二孩”政策放開後,優質學位的需求更加殷切,對於家庭來説,一個優質學位的學位房可確保兩個孩子讀好的小學,他們在投入上也較為“疏爽”。但就是在教育資源分佈不均、需求迫切之時,教育公平才更有意義。假如採取“多校劃片”,孩子必須搖號才能上優質小學,學位房的價值還存在嗎?在多變的教育政策以及多元的教育資源面前,家長們實在沒有必要再進行學位和房屋的混合投資。對孩子的未來教育進行鬆弛有度的籌謀,讓親子多一些時間在一起,這種做法更值得提倡。以為一擲千金買一個學位房就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要知道人生如長征,漫漫長路看誰笑到最後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