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田明:做有知識、創新型石油工人

  • 發佈時間:2016-05-02 11:33: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南京5月2日電 題:田明:做有知識、創新型石油工人

  新華社記者蔣芳、朱婉君

  他只是一名石油工人,他改進的震擊器震擊能力從井深4000米提升到6000米,打破了國外産品壟斷現象,填補國産此類工具在高壓深井中的使用空白,曾為國家挽回上億元的財産損失;他的創新成果《試油測試技術的創新與運用》獲得2014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為企業創效6000余萬元。他擁有92項技術創新革新成果、28篇國家核心期刊獨立發表的論文、30余項國家專利……

  記者在江蘇油田見到田明的時候,他穿著標誌性的橘紅色工作服,皮膚黝黑,神情溫和,嘴邊常挂著的一句話是:“我們要做有知識、創新型石油工人。”

  ?從“門外漢”變成“內行人”

  1985年7月,田明從江蘇油田技校畢業,分配到江蘇油田試採一廠攻關隊地層測試組做工人。

  田明坦言,一開始和很多人一樣,覺得捧上了“鐵飯碗”,有點“混日子”的想法。卻沒想到工作很快給了他“下馬威”,深深觸動了他。

  “我是技校生,又是剛工作,面對地層測試有幾十種工具、上百套圖紙,測試資料解釋要靠高等數學等理論知識來支撐,我當時卻連符號都認不全。”田明説。

  時隔不久,在一次地層測試中,田明因沒能及時關閉測試閥,導致幾天后沒有錄取到任何數據而延誤了工期。自責之餘,他痛下決心,“努力學習,提升技能,一定要做有知識的石油工人!”

  從此,田明就在幹中學,學中乾,還制訂了一套學習計劃:白天跟著工程技術人員上井幹活,看圖紙學技術,努力掌握操作要領;晚上去10多公里外的邵伯參加油田高中文化補習班,在這往返20多公里的自行車途中,還不忘背公式、記定律……

  憑著這股韌勁,用一年半的時間,田明學完了高中三年的文化課,還自學了《試井資料解釋方法》《科學試油系統工程》等專業書,在10多萬字讀書筆記的見證下,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順利通過機電一體化專業成人高考,最終拿到石油大學石油工程本科專業畢業證書,從“門外漢”變成“內行人”。

  從普通員工到技能大師

  工作4年後,田明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創新成果。那還是上世紀80年代末,地層測試技術使用的200JC型計時器是進口大扭矩時鐘,需要定期進行維護、保養、檢測和鑒定。油田沒有專門的檢測設備,而送外檢測一次就需花費2萬多元,且每次保養後存在走時誤差,影響油藏資料錄取品質。田明提出,自製一種時鐘檢測裝置。

  一個技校生能搞出什麼創新?許多人表示質疑。

  田明鉚足幹勁,在測試工房頂著近40℃的高溫、忍受蚊蟲的叮咬,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一幹就是兩個多月,試著給時鐘壓磚頭、挂砂袋等辦法,經歷了多次失敗,測量了上千條輸出扭矩試驗數據,最終製作出一個時鐘扭矩模擬檢測裝置,一次能檢測10支200JC時鐘,不僅提高了時鐘品質,還提高了測試資料的準確率。看到田明的新發明,同事們誇讚:“土裝置”也能檢測“洋設備”了!

  從反覆摸索到搞成小成果,田明覺得這過程既能鍛鍊自己的業務水準,還能給企業解決生産上的難題。“我從小在油田長大,油田工人的酸甜苦辣都知道,能夠通過創新讓大家工作輕鬆點、單位少損失點,我很有成就感。”田明説。

  2000年,田明被油田聘為測試儀錶技師;2009年,他的“壓力計過載保護器”獲得中石化第一屆技能創新成果一等獎,破格升為測試儀錶高級技師;2010年,他研製的《試油測試工藝配套工具》被評選為江蘇省職工十大創新成果獎,他被選為油田技能大師,“田明勞模創新工作室”正式掛牌;2013年,他的工作室被全國能源化學系統評選為優秀勞模創新工作室,完成革新成果60余項,他被選聘為油田首席技師;同年,田明被油田推薦參加中石化技能大師的遴選,實現了個人成長的第五級跳。

  “一線工人照樣有奔頭”

  28年從普通員工到中石化系統僅有的18名技能大師之一,田明説自己最愧對的是家人。

  女兒田雨十歲生日,他泡在井上一整天,第二天早上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小田雨跟他慪氣好幾天;高考結束,一家人説好7月去旅遊,好不容易拖到國慶節準備成行,結果在出發前一天,田明因為單位4口探井同時進行測試施工,只好把定好的車票給退了……

  在妻子鐘文紅眼裏,田明只要一琢磨起技術創新,就陷入一種癡迷狀態,有時吃著飯、睡著覺,一有新的想法,他馬上跑去工房。

  如今,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田明開始把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彙編成培訓教材,給年輕隊員講課,一對一、手把手,不厭其煩地將絕技絕活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身邊的同事。

  “一個人學歷可以不高,經驗可以不足,但不能沒有志向、沒有追求,有了志向才會有動力,有了追求才會有進步。只要你肯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會有發展;一線工人照樣有奔頭。”田明經常以自己的經歷激勵身邊人。

  工作室成立5年多來,他先後與32人簽訂師徒或導師協定,多次現場指導青工進行技術革新。為了更好地指導青工學技術,田明還在局域網上建立了工作室網站,將技術資料無償地與大家分享,走上講臺與大家交流技術革新的心得體會,先後為集團公司青年骨幹創新研修班、高技能人才創新培訓班等授課80余期,聽課的學員超過3000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