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催生新機遇 金融工場劍指跨境供應鏈金融
- 發佈時間:2016-04-28 07: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既然要買,不如買個國外的”。近兩年,不少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秉持著這樣一種消費理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消費者對商品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國家政策的支援,物流及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降低了購買進口商品的成本。
基於敏銳的市場嗅覺,從事跨境貿易蘇先生在幾年前便開拓了紐西蘭乳製品的貨源渠道,並成為國內某知名電商“海淘”板塊的貿易經銷商,向其提供海外奶粉貨源。“食品健康問題備受國民關注,越來越多的家庭在採購奶粉時都選擇進口奶粉,公眾購買力強,銷路一直不錯,唯一讓人頭疼的是資金回籠的問題”,蘇先生向筆者傾訴了他的煩惱。
據了解,由於海外商品的採購手續普遍比較繁瑣,同時受制于較長的交易賬期,資金不能及時回籠,後期採購量越大,存在於企業資金鏈的壓力也就越大。因此這類企業産生了大量的融資需求。
事實上,這僅僅是經濟環境中的一個縮影。當前,我國大量中小微企業由於體量輕、可質押資産少,儘管國家出臺諸多扶持政策,仍然難以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融資服務。為了解決這一掣肘,在經濟新常態下,“供給側改革”國家戰略正在逐步推進。從金融端來看,其基本思路是通過深化金融服務改革,暢通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一方面致力於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門檻,另一方面,則通過刺激用戶消費潛力,拉動經濟的發展。
聚焦到蘇先生所在的這一類面臨資金困境企業,他們迫切需要新的金融業態來支援自身的經營發展。因此,基於産業鏈上的供應鏈金融就應運而生。對比傳統抵押質押融資,供應鏈金融顯然是一種新的金融邏輯,它不受制于抵質押物不充足、信用記錄空白等問題,而是圍繞核心企業,管理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流、物流、資訊流,並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通過立體獲取各類資訊,將風險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務。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當前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0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可達近20萬億元。在巨大的市場體量面前,眾多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著手于各自擅長的垂直細分領域,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2015年末的一個偶然機會,蘇先生得知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金融工場有一種名為“埠貿通”的産品,借助該業務,他所在公司的融資需求最終得到了滿足。經過該平臺一系列風險評估,蘇先生的信譽和經營狀況良好,借款需求和借款用途明確,並且以知名電商平臺跨境貿易應收賬款作為還款來源,金融工場將蘇先生的借款需求發佈在其網站上,為他的公司籌集到了所需要的資金。待應收賬款回籠後,他按時償付本金和利息給投資人,該項目的投資人也享受到了跨境貿易帶來的紅利。
金融工場董事長魏薇分析指出,現代金融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是産融結合。基於“埠貿通”産品,在金融工場的撮合下,民眾的閒置資金被配置到供應鏈上的優質企業,為其增加新産品、新技術的供給,正是在供給側給予實體經濟的有力支撐。
“現代商業的競爭已經不再是單個企業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只有整個供應鏈鏈條上的企業資金流順暢後,整條供應鏈才會具備競爭優勢。因此,‘埠貿通’産品的意義不僅僅是幫助整個供應鏈鏈條上的企業理順資金流,更是對整個産業鏈條的整合與重塑。”魏薇分析道。 (市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