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扛住冬霜,粵茶入湘拉開幫扶序幕

  • 發佈時間:2016-04-28 01:30:3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訊 (記者俞慧友 通訊員劉從武)4月3日,湖南郴州市宜章縣天塘鎮600畝紅茶基地裏,100余名村民正對“移民”紅茶“英紅九號”打頂採摘。這是廣東紅茶北上湖南後的首批春茶,可産明前茶100公斤。

  宜章莽山、天塘一帶為優質綠茶産區。2014年,該縣依託獨特生態優勢,引進了廣東英德紅茶“英紅九號”,並試種成功1200株。去年4月,宜章開展了和宜莽山紅茶産業示範園項目,一期種植了600畝“英紅九號”。該項目也是今年宜章縣的重點産業扶貧項目,以“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推廣紅茶産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幫助貧困戶脫貧。

  宜章和宜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東亮介紹,“英紅九號”為大葉品種,是加工紅茶的最好品種之一。該品種喜溫怕寒,宜章與廣東英德分屬嶺北嶺南,其氣候氣溫比英德冷很多,且晝夜溫差大。“英紅九號”北上後,過冬成為頭號技術問題。公司通過搭棚等防霜措施,和“保護性+適應性”結合的措施,讓品種成功渡過了最關鍵的第一年考驗。

  劉東亮稱,從目前態勢看,宜章的氣候、水土十分適合“英紅九號”的種植,茶樹生長速度和産量均高於英德。5月,該項目將新開發種植800畝紅茶,另有50畝茶苗繁育基地,和一個紅茶加工基地建設計劃下半年開工,初具規模的紅茶産業園將基本成型。

  據悉,宜章今年擬以紅茶産業示範園為中心,輻射該縣天塘、一六兩個鎮的12個村,成立11個茶業種植合作社,覆蓋貧困人口889戶2810余人,並逐步將紅茶種植向莽山、黃沙、迎春、長村、笆籬等鄉鎮擴展。未來或可産生預計貧困人口5300元/年的扶貧分紅收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