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資為上海證券業注入新活力

  • 發佈時間:2016-04-25 10:31:38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海證監局近日召開2016年轄區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監管會議,總結2015年轄區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發展成效和監管工作,傳達全國證券期貨監管系統機構監管工作座談會精神,落實各項工作部署。

  本次會議旨在分析上海證券期貨行業發展形勢,反思股市異常波動的深刻教訓,進一步揭示行業存在的風險和隱患,傳導“強監管,防風險”的政策導向,通報上海證券期貨機構監管工作的思路和重點,推進行業穩健發展。

  上海地區證券基金期貨機構數量一直位居全國前列,截至2016年2月底,有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總部101家,及其在滬近千家分支機構,各項業務在全國佔據重要份額,服務著兩千多萬投資者,託管證券市值6.4萬億元,資産管理總規模12.5萬億元,機構集聚化、業務複雜化和風險跨界化的特點明顯。

  會上,上海證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嚴伯進指出,2015年上海轄區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保持了穩健經營,經受了考驗,發展情況總體向好。機構整體實力持續增強,財務結構更加穩健,杠桿率和流動性指標均保持較好水準。業務範圍不斷拓寬,一批創新項目推出並獲得市場關注,服務實體經濟成效明顯。對外開放持續推進,民營資本注入活力。但在股市異常波動及公司創新發展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和問題,在市場多重風險疊加及傳遞的防範、社會責任擔當及客戶權益保障、創新業務合規風控管理等方面有待加強。

  嚴伯進通報了上海局落實監管轉型的相關安排:一是嚴格監管要求,強化制度規則的執行,加強事中監管和事後查處;二是將嚴防風險作為工作主線,把好市場主體入門關,強化風險的監控、防範和化解工作,守好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三是調整監管職責分工,實現主體監管與功能監管的聯動,非現場監管與現場檢查的聯動。他同時強調,轄區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要深刻反思股市異常波動的教訓,進一步提高對證券期貨行業發展規律的認識,適應監管轉型、從嚴監管的要求,強化公司內控與風險防範。

  最後,嚴伯進對轄區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提出四方面要求:一是加強內生約束機制建設。完善分子公司及持牌和非持牌業務管理,規範公司業務體系;推動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推行合規自查工作,加強合規滲透。二是增強責任意識,強化專業能力。強化投資者保護工作,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充分揭示業務風險,完善風險應急機制和處置預案;對融資類業務加強風險監控,規範杠桿融資行為,維護客戶合法權益;嚴格資訊技術管理,防範資訊安全風險。三是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推進創新發展。增強主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服務國家戰略的意識;改進基礎服務水準,增強創新的主動性和有效性;積極支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上海自貿區、科創中心建設。四是支援監管部門貫徹從嚴治黨要求,嚴守紀律和規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