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業展望是現代農業管理方式創新的標誌

  • 發佈時間:2016-04-25 01:30:5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評論員

  在2016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上,農業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正式發佈《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6-2025)》。這已經是我國連續第三年發佈中國農業展望報告,標誌著我國農業資訊監測預警工作不斷走向成熟,同時也意味著我們通過農業展望釋放資訊和引導市場的能力不斷增強。報告對未來十年和“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業發展的機遇、挑戰和任務進行了全面評估和展望,加強資訊監測預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為現代化農業管理方式的創新開啟了新篇章。

  農業展望是農業市場預警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傳統的、過去時地總結和生産計劃安排,轉向數據化的、未來時地分析預測,農業展望體現著中國農業現代化管理方式的創新。

  今年是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開局之年,適應國內外農産品市場形勢變化和農産品消費結構升級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農産品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持續提升中國農業發展的品質、效益和競爭力。在此關鍵時期,報告對“十三五”及未來十年農業發展前景進行展望、對主要農産品供需形勢進行預測,有效引導幫助生産和市場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加快推進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保障。

  隨著農業展望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在農業數據監測、農業資訊分析以及農業資訊發佈和服務等各方面都在不斷進步,利用資訊引導現代農業發展的能力也越來越強。這些,都有利於我們在未來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中更合理地配置各種資源,也有利於我們準確識別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關的不確定性,並進而在此基礎上做好預案。今後五到十年,中國農業現代化將繼續穩步發展,農業發展品質和效益將明顯提升,與全球農業的互動融合也將顯著加強,農産品消費結構將加快轉型升級。在我國農業從傳統向現代轉變的過程中,尤其需要發揮好農業展望的作用。

  做好農業展望,加快建設農業數據調查分析系統,不僅要求我們著眼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謀劃現代農業發展,更要求我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調整農業結構,這其中包括調整優化品種結構、品質結構、産業結構,創新産品供給,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更優質、更適銷對路的産品。

  同時,通過創新農業工作方式提高農業管理水準,在積極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農業發展戰略和實際情況,充分挖掘數據在實現農業供應鏈條“閉環”管理、農業跨區域開放融合、重塑農業價值鏈等方面的功能價值;加快建設適應發展需要的數據調查分析系統,把中國農業展望大會打造成引導市場預期和生産的專業化活動,在提高品質、特色和權威性、話語權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引導市場和生産的作用,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撐,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