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全球地震頻發對我國影響幾何

  • 發佈時間:2016-04-23 02:31:5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4月20日,厄瓜多沿岸近海又發生了6.2級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歷數近期發生的地震,3月2日蘇門答臘7.8級、4月10日阿富汗7.1級、4月13日緬甸7.2級、4月16日日本九州7.3級、4月17日厄瓜多7.5級,7級以上強震呈多發連發態勢,是否顯示地球已進入“振動模式”?這些地震對我國有何影響?我國面臨的地震形勢如何?面對強震多發該怎樣應對?在日前國新辦舉行的新聞吹風會上,《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

  強震連發對我國大陸沒有明確的短期預測意義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潘懷文在國新辦新聞吹風會上介紹,從4月10日到4月17日,8天之內連續發生了4次7級以上地震。專家介紹,從頻次上看,已經超過了1900年以來全球平均每年發生18次7級以上地震的頻次,但這種活動的態勢在歷史上並非罕見。“據統計,自1900年以來,這種在8天之內發生4次7級以上地震的情況曾經出現過37次。”潘懷文説。

  “從2004年至今的十幾年裏,全球地震活動格局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進入了一個全球8級以上地震相對活躍的時段。而最近的幾次7級地震主要分佈于喜馬拉雅地震帶的東西兩端及環太平洋地震帶,這兩個地震帶本身就是地震非常活躍的地區。”潘懷文説。

  説到我國情況,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蔣海昆介紹,在百年內37次類似狀況下,中國大陸只有3次發生過7級地震。“先不講它的物理關聯,從統計角度就不具有顯著性。所以,我們認為這次事件的發生對我國大陸的短期地震活動不具有促發作用。”蔣海昆説。

  “因此,目前地震連發的態勢,對我國大陸的地震形勢沒有明確的短期預測意義。”潘懷文説。

  記者在國新辦新聞吹風會上了解到,雖然強震連發不代表我國短期內也會發生大地震,但是長期來看,發生在中國大陸周邊的這些地震活動,確實表徵著構造運動還是比較強烈的,也表徵著中國大陸內部的應力積累在增強。

  “談到周邊活動影響中國大陸的應力積累,主要有2個動力來源:一是印度板塊向北東方向的推擠。根據GPS的觀測,其每年的運動速率到幾個釐米的量級;另一個是太平洋板塊向西邊的推擠。由於我國受到北邊蒙古地臺的阻擋,所以我國大陸處於一種受力的狀態。隨著時間的增長,會産生應力和應變的積累過程,當地殼承受不了所施加的力就會發生破裂,産生地震。周邊板塊邊界的活動表徵其對中國大陸的擠壓作用是增強的,這會對未來的地震活動形勢造成一定影響。”蔣海昆説。

  專家表示,總的來説,對於此次強震連發,公眾無需過度擔心,也不必將其與我國是否會發生地震過度關聯。“地震預測的根本,是看本身是否有地震發生的條件,周邊影響畢竟是小的應力擾動問題,我們要根據本身的狀況來看。”蔣海昆説。

  南北地震帶是我國地震叢集區

  記者在國新辦新聞吹風會上了解到,從我國國內地震活動情況看,今年以來,我國大陸地區先後發生1月2日黑龍江林口的6.4級深源地震、14日西藏安多的5.3級和新疆輪臺的5.3級、21日青海門源的6.4級地震以及2月11日新疆新源的5.0級地震等5次5級以上的地震。潘懷文表示,總體來看,我國大陸地區的地震活動狀況較往年相比,活動水準不算太高。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在地震的防範方面可以掉以輕心。“從我國地震活動特徵來看,大地震多發生於我國大陸的西部地區,西部發生的地震活動頻次佔我國全部地震活動頻次的90%,包括青藏高原,包括南北地震帶是我國地震叢集發生的地方。”潘懷文説。

  南北地震帶位於我國大陸的中間地段,貫穿于從南向北,包括了西藏、雲南、四川、青海、寧夏、內蒙古等省區,是我國中部的一條非常大的地震帶,也是我國地震活動的一個多發地段。

  這些地段為什麼地震多發?“主要是因為其位於青藏高原邊緣地帶。青藏高原現在是世界屋脊,而在6500萬年前,整個青藏高原還沉睡在大洋之下,還是海水浸泡的地方。隨著青藏高原開始隆升,在劇烈的造山運動期間,必然伴隨著大量地震活動的産生。快速隆升及其對於周邊的劇烈影響,是這個區域大地震頻發的主要原因。”潘懷文説。

  “青藏高原的隆起態勢是幾千萬年以來地質活動總體的態勢,這一格局從來沒有改變。但從具體活動情況來看,由於人類自身所經歷的地震活動有限,在一個相對短的時間段內,地震活動是有起伏的:這些大地震並非均勻地發生,有些時段地震發生得相對密集,有時相對少些。對於地震高發區,是否在未來很短的時間內一定會發生地震事件,從目前來看,我們還沒有這樣清晰的認識,但長久來看,這些區域是我們開展防震減災工作的重點地區。”潘懷文説。

  首都圈地區也需防震減災

  4月19日,北京房山區發生2.7級地震,雖然是由於塌陷等原因導致的“非天然地震”,但在近期強震連發的態勢下,依舊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在我國人口稠密、經濟高度發達的首都圈地區,地震形勢如何?

  “從長期而言,在中國地震局發佈的新一代地震動參數區劃圖上可以看到,這一區域處在我國一個高烈度地區。”潘懷文在國新辦新聞吹風會上説。

  潘懷文介紹,歷史上,北京及其附近曾經發生過很多巨大的地震。特別是1679年,曾經發生過三河平谷8級地震,距離如今的北京城很近,曾對當時的皇宮造成了非常明顯的破壞。此外,史料上還有過發生多次6級、7級地震的記載。雖然從頻度上看並不是很勤,但表明這個區域曾經發生過大地震,也是處在一個高烈度的區域。在這個區域開展好防震減災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都圈地區發生的地震在歷史上也曾帶來嚴重損失,比如1976年發生的唐山7.8級地震。但專家表示,不能以當時地震的損失來比對今後地震的影響。“當時的唐山是不設防的,當地建築物沒有做過任何專業抗震設計,這既受限于當時整個經濟實力,也有科學認識方面的局限性。當時,人們還不知道這是個高風險區域,我們的建築物沒做抗震設計,這成為造成嚴重損失的直接原因。”潘懷文説,“如今,情況已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築更加堅固結實,抗震性能更強,同時加強了防災減災的準備,一旦未來遇到地震災害,將可以大大減輕人員傷亡”。

  防抗救結合應對地震災害

  面對多地震的國情和潛在的地震災害,防禦和減輕地震災害的損失,成為我國長期堅持不懈的工作。目前,我國的防震減災工作採取的是“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方針。“借鑒和吸取國內外在應對地震災害中的經驗和教訓,提高全民族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抵禦地震災害的能力,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潘懷文説。

  潘懷文表示,在地震防禦方面,要重點看建築物、房屋、重大工程是否具備足夠抗禦地震的能力。一次地震事件發生,重大的人員傷亡很多不是由於地震本身造成的,而是由於建築垮塌及其他次生災害引發。因此,擁有足夠的設計和能力提高建築物的抗震水準,在抵禦未來的地震災害當中,會發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年6月1日,新一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將正式付諸實施,這是一個作為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圖件。今後,我國所有新建建築物,特別是大型工程的建築,一定要按照這張區劃圖中給出的可能的地震動參數進行設防。這張圖改變了我國過去很多地區不設防的狀況。”潘懷文説。

  另一方面,應對地震災難,還要未雨綢繆,潘懷文表示,要做好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包括應急預案的準備,以及大地震發生後救災行動的展開。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有重點的全面防禦,以減輕未來可能發生的一些大地震所帶來的損失。

  地震一旦發生,公眾應如何應對?潘懷文説,個人面對地震多發狀況時,要形成安全的自我防護意識。比如,如果感知到地震,應及時躲藏在比較堅固的、有防護的區間內;防止可能造成傷害的傢具傾倒或建築物的垮塌等,平時儲備一些防震知識。如果置身於地震多發國家,要隨時注意接收外面的資訊,地震來臨時採取一些科學的、理性的、緊急的防護措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