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數字化:古村落遺産的正確打開方式

  • 發佈時間:2016-04-23 02:31:1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行者無疆

  文·楊 雪

  此行去江西撫州市金溪縣,總覺著這個明明陌生的地名透著些許似曾相識,直到當地人開始自豪地介紹:王安石的外婆家和丈母娘家都在金溪,也算是半個金溪人。我恍然大悟,“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難怪,王安石就是在舅舅家見到這小神童,又于7年後在舅舅家得知其已“泯然眾人”,之後才有了傳世名篇《傷仲永》。

  如果説王安石只是與金溪有著姻親關係的話,那麼“心學”大師陸九淵則是正宗地道的金溪人士——金溪縣陸坊青田村人。人才輩出的陸氏一門曾在此十世同居,不僅有“金溪三陸”(陸九韶、陸九齡、陸九淵),還有多位朝廷命官。

  金溪古村落的格局是方正的,從四四方方的房屋立面、庭院內飾和水井,可以看出村民世代傳承著平直中正的理念,尚儒之氣蔚然成風。隨處可見門額上的大夫第、進士第、總憲第、文林第……自兩宋至明清,除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臨川才子之外,真不知此地究竟出了多少狀元、進士、尚書、侍郎……

  雨後初晴,裹著青苔的青石板路依然濕滑,道旁依然泥濘。伴著路面凹陷的獨輪車轍,穿過高墻下的窄巷,一間一間品讀斑駁的明清老屋。地面、墻上、靠近地面的門板和柱子上的苔蘚把青灰色的宅子映成青綠色。梁間,自來自去的燕子在呢喃。有的村還有老人堅守著老屋,過著儉樸的鄉村生活,對屋舍做一些簡陋的修繕。有的村已經基本上廢棄,柱倒瓦塌,積著爛泥,院墻上長滿苔蘚和小草,屋裏墻上貼著的掛曆色澤已退但還能辨識——時間駐足在80年代。這是一座活態的明清建築博物館,鮮活的過於真實。

  然而人總是矛盾的。看多看慣了商業化的古城古鎮,就對修繕一新、充斥著水泥味兒的寬街窄巷嗤之以鼻,標榜原汁原味的老腔老調。現在,真正走進這些除必要指示牌外再無添加任何現代商業痕跡的明清古村落,當破敗與荒廢赤裸裸地暴露,當在濕滑的路上險些摔個大跟頭,當看到一位80歲老人獨居在一間漏水的廢棄老宅裏——此情此景,蒼勁卻顯無力,歲月並不靜好。

  即使金溪政府非常重視保護古村落,已經在做專業的修繕,村裏的文保員也在以螳臂當車之力捍衛祖先遺産。但大多數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大多數有條件的家庭也都在新的宅基地或鎮上另蓋了房。空心的農村在哪都一樣,人當然都渴望方便、舒適的現代化生活。即便耗鉅資修好了古村老宅,再大聲疾呼詩禮傳家的鄉風,又能吸引多少人回歸?何況,鄉風已逝,難以再造。記得去年兩會採訪馮驥才先生時談到古村落遺産,他認為留住原住民才能留住鄉愁,而如何讓原住民意識到村落的文化價值,喚醒一種文化自覺,是最難的事。

  作為農耕文明的活化石,古村落被工業時代的價值觀所摒棄。吊詭的是,作為資訊革命誕生的寵兒,數字技術又能夠用作搶救農耕文化遺産的先進工具。例如,用遙感技術和資訊系統技術可以記錄、保存古村落在不同歷史階段的遺産價值,不必再受制于古建的自然損毀或城鎮化發展;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可以恢復、展示、傳播和闡釋文化遺産,而不必完全執著于從物理空間上耗財耗力去恢復古建。幾年前,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郭黛姮的研究團隊就用數字化手段“重建”了圓明園——從物理空間上重建圓明園既不現實,也沒必要。

  對物質遺存的供養,可以勉強留住古村落的形態,而對非物質遺産的記錄和傳播,才能助推中華傳統村落精神內核的傳承和發揚。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此行與金溪政府達成“金溪共識”,對瀕危老屋發起搶修號召,同時擬建“金溪傳統村落群”數字博物館。從建築學、文保、藝術等專業角度,保護古建固然迫在眉睫。但作為一個大眾文化消費者,我更期待用數字化的方式打開這一方塵封在贛東江右的儒家田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