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業合作社拓寬致富路

  • 發佈時間:2016-04-13 06:06: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4月,有著“雪域江南”之稱的西藏林芝市仿佛進入了花的海洋,桃花、梨花、杜鵑花次第開放。位於318國道旁的林芝市巴宜區公眾村色定自然村的阿吉林特色經濟發展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裏,也是一派生機盎然。綠樹掩映的木屋內,一款款頗具藏式特色的手串正從當地農牧民婦女的巧手中誕生,它們將通過合作社搭建的銷售平臺運往林芝進行銷售。

  阿吉林合作社是一位名叫娟安的林芝姑娘創辦的,至今已有5年。採取“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走立足地緣優勢、傳承民族特色、打造産業精品、創優地方品牌,共同創業、共同致富的發展之路,現在阿吉林合作社已實現了規模經營,從最初的註冊資本180萬元發展到現在固定資産800萬元,年營業額400余萬元。

  早晨9點,家住色定村的扎西央宗和扎西卓瑪兩姐妹趁著農閒來到合作社裏製作首飾。

  “除了底薪還有提成,每個月我大概能掙到3600元左右。”扎西卓瑪一邊搭配著首飾一邊説。姐妹倆的收入不僅成為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她們還學會了製作首飾的技巧和簡單的手串設計技藝。

  另一方面,合作社的成立也悄悄地影響和改變著當地人的經濟觀念,人們紛紛看到了成立合作社共同發展的好處。

  “合作社成立之初,很多人不理解。現在色定村裏已經由當初的一家合作社發展到了7家。相對於單幹,合作社在帶領大家脫貧致富方面作用更明顯。”娟安説道。

  央吉是色定村有名的貧困戶,孤身一人的她幾乎沒有什麼收入,生活的一切開支只能依靠國家補貼。阿吉林合作社成立後,把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不遺餘力地扶助央吉走出貧困,使她也分享到與合作社社員一樣的紅利。

  “我們成立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的目的,就是要幫助群眾拓寬致富門路、幫助貧困群眾精準脫貧,實現共同富裕。”娟安説。現在色定村家家戶戶都加入了娟安的阿吉林合作社,通過合作社搭建的平臺銷售藏雞、藏豬等土特産品和在合作社務工、按股分紅三種途徑,讓每戶農牧民年增加收入8000元。

  西藏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全區仍有59萬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高出全國19.5個百分點。這是西藏與全國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挑戰和短板。特別是針對分散在廣大農牧區的貧困人口來説,扶貧攻堅更是任重道遠。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在找準突破口、挖掘自身潛力有序組織農牧民實現脫貧致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以林芝市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為例,它們雖然規模較小,但數量多、組建方式靈活多樣,區域特色明顯,服務領域廣泛,為推動規模發展,帶動農牧民增收起到了積極作用,是西藏扶貧攻堅的有益嘗試和有效探索,拓寬了扶貧的路子。

  “合作社很好地解決了家庭經營與市場經濟的銜接問題,有效解決了政府統不了、部門包不了、單家獨戶幹不了的難題。”林芝市委常委、副市長達瓦説。

  正是看到了專業合作社在發展農牧區經濟方面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林芝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短短幾年,林芝全市各類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達到703家,成員8014人,出資總額4.51億元。

  截至2015年,西藏自治區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已達4624個,比“十一五”末增長11倍。自治區級農牧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總産值增長43.7%,農牧業産業化經營率達到40%。伴隨著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成立,越來越多的當地特色農産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場,農牧民們因此找到一條脫貧致富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