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好政策還要真落實

  • 發佈時間:2016-04-13 06:06:2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些年,國家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在提升教育住房醫療水準、促進扶貧攻堅、幫扶困難人群等方面出了不少好招,做了很多實事。群眾普遍給予好評,但也有些地方效果不明顯。比如,新農合雖然緩解了農村居民“看病貴”,但農民工異地就診的報銷手續較複雜、報銷比例偏低,有時報銷得到的錢還沒有“走程式”的花費多,農民工不敢生病、不敢就醫的現象仍不少見。

  這些政策之所以打了折扣,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為政策本身制定不科學,還有的是因為缺乏全過程監管致使落實不到位,還有的是因為存在失職瀆職、侵害群眾利益問題。不管是哪種原因,都與一些地方和部門片面注重工作佈置,而不抓落實有關。

  要解決好這些問題,應該回歸民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古人説得好,“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有人對此給出了新解:當新時期的“父母官”,不是把自己當做治下百姓的父母,而是把群眾當成自己的父母一樣去盡心竭力。為政者理應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並時刻放在心上,承諾了就要兌現,才算盡了公僕的本分。

  具體而言,應多徵求意見並換位思考,不能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在落實過程中,要急事趕緊辦、難事認真辦,讓百姓看到希望;還要經常回頭看,檢驗一下成果如何,這既要有統計數據等面上的情況,還應多聽群眾的感受。畢竟,服務型政府的各項工作應該圍繞被服務者展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