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土地出讓金降兩成,沒啥好驚慌

  • 發佈時間:2016-04-08 02:10:3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宏觀大勢

  全國土地出讓收入下降超兩成,符合當前經濟常態。但也要看到,土地出讓金下降不全是壞事,它會促使各級地方政府決策部門城市發展理念趨於理性和成熟,也可倒逼地方政府職能轉型,加快簡政放權步伐。

  財政部5日發佈2015年全國土地出讓收支情況顯示,在2015年經濟增速放緩、土地市場需求不足背景下,全國土地出讓收入為33657.73億元,同比下降21.6%。

  全國土地出讓收入下降超兩成,符合當前經濟常態。目前,工業及其基礎設施用地下降,尤其樓市高庫存抑制了地産商拿地熱情,對出讓金下降造成較大影響。如果經濟持續位於低迷區間,土地出讓金進一步減少亦是大概率事件,各級政府對此應有足夠心理準備。

  毋庸諱言,土地出讓金下降超兩成,對一些土地財政佔比較高的地方政府來説,無異於雪上加霜。因為當前有些地方經濟不景氣,企業生産經營盈利能力不強,財稅收入增長受限,而扶持企業發展則需更多財政支援政策。多重擠壓下,有些地方政府壓力陡增。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土地出讓收入減少還給各級地方政府保民生支出及債務償還帶來較大壓力:一方面財政收入減少,而民生支出則呈增加趨勢,加大了財政供需矛盾,留下了保民生隱患;另一方面,不少地方政府靠土地收入增長來償還銀行貸款,土地收入下降直接降低了債務償還能力,儘管通過發行債券置換了債務,但這只是暫時延緩了償還期限,而土地出讓金下降無形中加大了償債危機,埋下了金融風險。

  談到這裡,或許有人對土地出讓金下降産生了恐懼感,其實沒必要太驚慌。因為土地出讓金下降不全是壞事,也還存在不少有利因素。我們知道,儘管土地出讓金曾為地方政府帶來豐厚收入,解決了財力不足問題;也為地方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及系列民生工程改善做出了“卓越”貢獻。

  而從目前看,土地出讓金下降仍具一定積極因素:首先,它會促使各級地方政府決策部門城市發展理念趨於理性和成熟,逐漸找到城市發展正確方向。因為土地出讓金下降在客觀上制約了城市規模盲目擴張,能遏制城市發展過快帶來的“後遺症”,促進城市轉型發展,提高城鎮化品質;也有利於節約用地和保護耕地,促進城市與大自然協調發展,不斷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尤其能解決人民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比如緩解就業、就醫、升學、社保等方面壓力,使城市發展不斷走向人性化、科學化、和諧化。

  其次,土地出讓金下降可倒逼地方政府職能轉型,真正把行政之手從社會資源配置中縮回來,加快簡政放權步伐,擺正政府與企業關係,確定好經濟發展離不開企業振興的管理理念,消除既當政府管理人員又當商人的政企職能不分現象,把主要精力用來制定確保市場經濟健康運作的各種監管規則上,積極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為企業排憂解難,推動企業煥發生機活力,使地方財政跳出土地財政怪圈。

  再次,會促使地方政府厲行節約原則,把每分錢都用在“刀刃上”;集中資金辦大事,防止再像過去那樣大手大腳造成資金浪費現象。同時,國有出讓金減少和規範,可預防其中滋生的各種腐敗行為。過去各地發生的很多領導幹部貪腐案件中,大都與土地出讓、城市建設項目和房地産有關;今後寄生土地出讓中的各種腐敗行為也會因土地出讓金下降而大大減少。

  □莫開偉(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