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搶佔製造業“高地”
- 發佈時間:2016-04-02 06:32:14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説到3D列印,人們談論最多的就是它的顛覆性。3D列印技術給傳統製造業帶來質的飛躍,促使標準化大規模生産趨向數據化、個性化製造,正催生出從“生産型製造”到“服務型製造”轉變的製造業革命。
個性化定制,服務百姓需求
如今,在醫療領域,3D列印技術可以通過對骨骼和軟組織的CT與核磁數據進行自動分割、重建,快速列印出病灶部位模型,實現骨科和軟組織的輔助診斷與手術方案制訂,提升手術過程中的處理速度和精度。3D列印技術還能夠列印出可植入人體的血管、下頜骨等,直面患者需求。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肝膽外科醫生王憲強表示,三維數據處理結合3D列印,彌補了傳統醫學展示和講解的不足,降低了手術的複雜度和成本,在醫學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教育領域,3D列印已經走進課堂,應用於不同學科的實驗與教學,在物理和數學這些抽象思維課程中,通過3D列印模型能夠讓教學形象直觀,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在娛樂領域,3D列印還可以通過設置數據建模,將遊戲、動漫中的形象進行實物列印,由虛擬照進現實,再到批量化生産,服務玩家的個性化追求。
作為新興製造理念的技術延伸,3D列印也為設計師們提供了無限創意的可能。“與常規工藝製作流程和手段不同的是,3D列印能夠和數學結合在一起,利用演算法帶來藝術設計領域的精準製作。”南京藝術學院講師徐炯介紹,“3D列印解決了複雜形態的設計製作難題,讓設計師的創作變得更加自由與多元。”
而設計準入門檻的降低,帶動更多人參與到雕刻生活的藝術設計中去。大眾通過借助網際網路平臺遠端獲得數字模型進行定制列印,不論是家裝瓷瓶、燈具,還是首飾、衣服等,用戶根據個人的審美要求,將産品設計出自己想要的呈現形態,再把數據傳遞分享至網路平臺上的加工製造端,從設計到成型,真正實現製造端與消費端的無縫對接,集合眾創共同發力。
在此背景之下,3D列印將不再是“高冷”的製造業新星,它將走進千家萬戶,帶來專屬於你的個性化定制服務。
數據化平臺,開拓新興市場
北京鮮樹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CEO王曉朗告訴記者,鮮樹葉公司即將上線的互動式設計交易平臺就是一個聯合線下設計師、創客孵化創意的平臺,它將培育出大量貼合市場需求的設計師資源。未來,設計師線上設計模型參數,用戶可以直接調整參數來定制不同顏色、大小和材質的原創設計産品,平臺還將提供數據安全、實時遠端的列印服務,讓市場校驗産品的價值。
“依託3D列印技術,我們將不僅僅止步于提供製造資源,更重要的是整合線上線下相關配套産品,打造開放型的雲服務體系,面向用戶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態産業鏈。”王曉朗説。
現代製造業中由服務環節創造的價值正在日益凸顯,前段研發設計、市場研究、諮詢服務到後端第三方物流、銷售服務、維修保養,分別延展至先進製造業“微笑曲線”的兩端,在網際網路的牽引下,製造技術融合服務協同合作,促進生産性服務業態的快速發展,正在為製造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商機。
“我們著眼于先進的3D列印技術,但絕不能忽視了雲服務平臺的構建,為這些優秀的製造工藝帶來新的機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黃進表示,傳統製造業缺乏服務的集中管理和運營,不能為客戶提供快速、直觀的響應和協同機制,影響客戶的參與度和對産品的滿意度,在高成本、低效率的背後,傳統製造業困境急需“破題”。
“利用資訊技術,建立製造資源的公共服務平臺,才能進一步實現製造資源與服務的開放協作,社會資源得到高度共用,形成雲製造産業分散資源集中使用、集中資源分散服務的核心運營機制。”黃進説。
去年一年,工信部公佈了46個智慧製造試點示範項目,涉及智慧化管理、智慧服務等6個類別,其中,推進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協同發展當是大勢所趨。
3D列印技術正像一塊“敲門磚”,時刻敲擊著先進製造型服務業態的形成和發展。目前,在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製造業企業該如何把握好機會融入現代化服務機制?
工信部資訊化推進司産業資訊處處長王建偉指出,製造業企業還要有更加開闊的視野,逐步開展資訊交互的基礎設施端建設,積極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以完善建立全生命週期的先進製造型服務平臺上線,增強客戶黏性,開拓新生市場。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