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花椒做成大買賣

  • 發佈時間:2016-04-02 06:32:1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過去村裏人常拿我名字開玩笑,説一個農民還叫啥居民?沒想到,我現在也過上和城市‘居民’一樣的生活了。”提到自己的名字從名不副實到實至名歸,陳居民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陳居民所在的青山村地處河南省澠池縣南村鄉,當年是遠近聞名的“光棍村”,“外村姑娘不願來”曾是十里八村的笑談。他和鄉親們之所以過上了和市民一樣的生活,村裏還立起了“三門峽十大林業産業基地”的牌子,主要依靠種花椒富裕起來。

  陳居民五代居住此地,由於地處山坡,吃水困難,“看得見黃河,卻喝不到水。”豐年一畝地也只能收成500斤小麥,遇到乾旱年份,連種子錢都收不回來。出行沒好路,居住無好房,吃水靠水窖。這是陳居民所在山區面臨的普遍問題。

  為找到致富門路,他開始種蘋果,“結果賣蘋果得來的錢只能買幾瓶飲料,惹得家人直抱怨。”後經鄉植保站專家提醒,此處土地貧瘠乾旱,不適合種植果樹。一盆冷水澆醒了陳居民:特種種植是個技術活,光有蠻勁還不行。

  2010年,澠池縣南村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陳居民眼前一亮:花椒耐旱、耐瘠,産量高、價不低,咱這山坡地正適合,政府不但免費供苗,還給補貼,肯定中!陳居民發動親戚借資2萬元,又以13畝土地折資1萬元的形式入股合作社,第3年就實現畝均8000元收入。

  種花椒對管理的要求不高,只要便於通風、光照和採摘就行。“粗放管理不等於不管,花椒樹最怕‘兩荒’,一怕地荒,二怕樹荒。該除草時得除草,該剪枝時得剪枝。剪枝有講究,‘小樹剪大枝,大樹剪小枝,留夠三股六杈十二枝。”談及種植花椒技術,陳居民變成了專家。

  “這兩年花椒行情看漲,花椒樹真正成了俺莊稼人的‘發財樹’。”陳居民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花椒效益凸顯,讓大夥從陳居民身上看到了希望,大家開始紛紛種植花椒,如今全村180戶家家種花椒。截至目前,合作社年收購花椒300余噸,産值1500余萬元,示範帶動周邊8個行政村發展花椒種植面積達12000余畝。

  “如今,咱村的花椒還在工商部門註冊了‘澧津’商標,能對花椒進行烘乾、過篩、加工、分級、包裝,土特産做成了大買賣。”陳居民説,合作社的花椒2010年通過農業部無公害産品認證,2011年通過河南省無公害産地認證,小花椒變成了“搶手貨”。

  苦熬四年,換來喜事連連。陳居民樂呵呵地説,自己去年三喜臨門。第一喜是花椒行情上漲,自己種植的花椒樹擴大到20畝,純收入達13萬元。第二喜是花椒市場打開局面,遠銷四川、重慶、江浙一帶。“一把年紀還趕時髦,連網店都開上了。”提到第三喜,回憶起“光棍村”生活的陳居民更加高興:他在縣城買了一套126平方米的房子,“沒有貸款,一把清!給俺兒子提親的媒人也來了好幾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