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宿規模化:方向還是幻象?

  • 發佈時間:2016-04-01 06:32:02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齊航

  呂晨擔任杭州“桂居遊多多”客棧店長已經一年多了。他所在的這家民宿原本是自有品牌,不過後來改換了招牌,成為“遊多多”品牌旗下的加盟民宿之一。

  在民宿這個以小眾、獨特、精緻著稱的非標準化住宿領域,單門獨戶仍然是主流。不過隨著民宿投資的快速升溫,這一領域已然激發了大公司、大資本的興趣,進而轉化為實質性的投資佈局。民宿的規模化、品牌化、連鎖化運營,似乎成為新趨向。

  然而民宿的個性化、人格化特質,與品牌規模複製所要求的標準化,卻存在著內在的緊張關係。到底是拒是迎,民宿經營者們莫衷一是,理解並不統一。民宿規模化之後,是否會離本源漸行漸遠,也讓一些民宿經營者不無憂慮。

  民宿規模化,到底是方向還是幻象?

  資本推動的擴張

  呂晨所在的“桂居遊多多”客棧位於虎跑路和滿覺隴路交叉口。它所在的四眼井區域是杭州民宿扎堆聚集之地。

  “2014年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用自有品牌經營,但説實話入住率不高,大概30%—40%,經營壓力很大。”呂晨告訴記者。不過在2014年末,一種新的可能性展現在眼前——加盟。彼時,上海的遊多多科技有限公司從OTA轉型,籌劃推出遊多多客棧品牌,以此切入線下。他們尋找熱門旅遊城市的民宿主人,邀請成為旗下加盟商,統一使用遊多多品牌,然後每年支付一定品牌加盟費。

  截至2015年12月,全國各地已有近100家客棧民宿加盟遊多多品牌。在杭州,遊多多品牌的民宿也已開出3家。據呂晨介紹,他們在與遊多多的合作中,對方主要負責遠端協同資訊平臺的搭建、品牌整體的宣傳推廣,基本不干涉民宿裝修、人員聘用等細節。“對於我們線下的民宿經營者來説,單獨做品牌推廣的話精力有限、資源不足,選擇加盟之後,可以專注做好民宿的服務和體驗。”

  在這種加盟模式下,品牌方事實上採用一種輕資産方式實現了規模擴張。如今在民宿業內,規模化已然成為一股風潮。除遊多多外,2013年3月,浙江國大雷迪森旅業集團推出了微型酒店品牌眷舍;如家今年3月正式啟動民宿項目,以免費加盟形式將民宿業主納入旗下品牌“雲上四季民宿”。

  自下而上的生長

  傳統酒店普遍業績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民宿已然成為大公司、大資本眼中的新藍海。民宿規模化擴張浪潮之下,那些單門獨戶的民宿主人們何去何從?

  從記者採訪所獲得的反饋來看,在根基穩固的前提下,他們大多對品牌化、規模化擴張並不抗拒,不過更傾向於做大自有品牌,而非成為加盟商。

  民宿品牌“大樂之野”非常具有代表性。2014年,吉曉祥與大學同窗楊默涵在莫幹山聯手創立“大樂之野”品牌,最初只有一棟農宅。由於經營得當,又陸續吸引了多位朋友加入充當合夥人。於是在2015年,“大樂之野”迎來井噴,又在原來那棟房子附近連開5家,事實上已呈現出往品牌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的態勢。新增的5棟農宅中,有些是朋友自己建造,有些委託代建,最後統一由吉曉祥的團隊運營管理。

  “樓一旦多了之後,你就會發現,餐飲這塊必須集中供應,包括我們的咖啡館也是這樣。因為來自各地的員工很多,我們還特地搞了一個員工房,每天晚上,一群小年輕一起打牌看電影聊天。”吉曉祥説。這樣適度的規模經營,也攤薄了集中供應的單位成本。對於未來,吉曉祥坦言品牌輸出、規模擴張是一條必須走的路。這樣員工可以在不同地點轉換,有利於減小職業倦怠感,增強團隊穩定性。

  民宿規模化的悖論

  規模化擴張浪潮之下,依然有人不希望被裹挾著前進。

  在青芝塢“藍蓮花開”民宿主人“段王爺”看來,民宿這個業態本身就不適合大規模的品牌輸出和擴張。因為民宿天然需要差異性和個性化,而品牌本身就是特定風格、價位、標準的集中化展現,只有規範化、標準化,品牌形象才更可控。而一旦採用統一品牌規模化擴張,民宿的區位、價位、風格、服務不同,無助於形成統一的品牌形象;若是對設計、管理、服務把控過細過嚴,又難免走向民宿的反面。

  為了做出特色同時又避免品牌認知混亂,“段王爺”在莫幹山新開的一家民宿就沒有承襲“藍蓮花開”的品牌,而是另取了一個名字“從前慢”。他也不希望大規模擴張,擔心數量過多後民宿主人無法兼顧,從而切斷了民宿主人與住客有溫度的聯繫。

  “民宿其實更適合那些真正有興趣、有情懷的人去做,不一定需要多大資本量的投入。現在國內民宿市場有很多商業資本涌入,而且希望把資本回報週期縮短,這容易讓民宿蒙上過濃的商業色彩。”杭州八陣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騫説。他管理運營的“鄉途網”是一個為農家樂、鄉村民宿導流的平臺。

  “段王爺”則對他五年前去台灣旅遊住過的一家民宿難以忘懷。民宿主人每天在家門口放電影,五年後他的一位友人去台灣旅遊,入住同一家民宿,仍然是那個民宿主人,仍然每天在家門口放電影。“能像這樣投入耐心和熱情,幾年如一日地把一家民宿經營好,不也很好嗎?”

  結語

  民宿一業深似海,冰火交織使人愁。本週以來,“民宿業:暖春還是寒冬”系列報道連發四篇,聚焦民宿業者,描摹行業生態,洞察未來趨勢。在這曲“冰與火之歌”中,多元化、網際網路化、規模化是其中躍動的音符。專注與多元,線上與線下,守成與擴張,能否處理好這幾組辯證關係,或將成為左右民宿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和關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