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仍然徘徊不前
- 發佈時間:2016-03-28 05:45:1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本政府日前下調了對整體經濟形勢的判斷,承認“近期經濟走弱”。經濟數據也顯示,去年第四季度日本經濟實際環比下降0.3%,折算成年率為下滑1.1%,這是日本經濟時隔兩個季度再次出現負增長。今年以來,日本金融市場動蕩,汽車、家電等個人消費下降,企業業績下滑。執政進入第四年的安倍還能如何拯救日本經濟,令人關注。
日本經濟現狀確實令人費解,儘管其利率已降到了負數,但消費和投資並無明顯改觀,經濟形勢也無改善。其深層原因值得探究。
首先,日本企業兩極分化愈演愈烈。得益於安倍“三支箭”中的財政投資和誘導日元貶值,一些出口型大企業獲利大為增加,以豐田汽車為代表的汽車、裝備機械製造業收益連創歷史新高,但這些獲利大企業有的增加海外投資,有的留足戰略儲備,其利潤並沒有向供應原材料、零部件的上游企業、周邊産業擴散,給員工加薪的幅度也遠不及利潤增長速度。因此,佔日本企業法人80%以上的中小企業仍然度日維艱。據調查,去年第四季度日本製造業的經常收益比前年同期下降20%以上,企業主們對未來走勢的預判也更加謹慎。
其次,內需不振是拖累日本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兩年多來,日本政府的各種刺激政策可謂一輪接一輪,但政策效果均未超過兩個季度,各種民生對策也多是杯水車薪,甚至淪為畫餅充饑。日本央行2月份開始實施的負利率政策,指望把銀行存儲資金擠向市場,促進投資和消費。但一位綜合商社的高管明確指出,公司投資的判斷標準是預期利潤率必須在8%以上,現在的利潤空間顯然對投資不具吸引力。消費者歡迎負利率的實際行動是換貸,即利用貸款利率下降之機,解約以前的貸款合同,重簽利率更低的貸款協議,並未促成新的建築、汽車等消費增加。最新公佈的地價統計表明,雖然日本大城市、商業地産的價格回升,但住宅用地價格連續8年下降。同時,勞動者的收入差別也越來越大。據日本總務省的最新統計,2015年日本在職員工中的37.5%為臨時工、派遣工等非正式員工,他們雖承擔同樣的勞動量,卻未獲得同工同酬,年薪收入只相當於正式員工的57%,這2000萬人的非正式員工也成了日本社會最不敢消費的群體。
第三,最根本的問題是,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只發了兩支,第一支箭實施了大膽的量化寬鬆金融政策,中央銀行大量收購金融機構手中的長期國債,增加金融機構的貨幣充盈率,促使金融機構向企業貸款,力促企業增加設備投資和擴大生産。第二支箭推行積極財政政策,以期用大規模的公共投資帶動經濟增長和雇用增加。但第三支箭促進結構改革和提高生産效率遲遲未見動靜。結果是匯率貶值帶來了“快錢”,生産卻沒有增加,靠匯率變化僅僅使以跨國企業為主的大公司賬面利潤大大增加,企業的工作效率並未提高。去年秋天,安倍連任自民黨總裁後又提出“新三支箭”戰略,包括積極投資發展經濟,增強社會保障、支援育兒及婦女就業等。半年時間過去了,這些政策仍停留在計劃階段。而且,原方案中啟動這些政策的基礎是增加消費稅。但是,今年7月日本參議院選舉在即,增稅將丟失選票。所以,安倍本人及多位閣僚近來放風,以促進消費為名,可能在選前決定推遲明年4月的增稅計劃。
日本野村證券株式會社首席經濟分析師木下智夫認為,日本3年來的經濟運營把景氣拉到了擺脫通縮的邊緣,下一步如何真正激發民間投資,走上成長軌道,考驗還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