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雲南龍陵小胡蜂“舞”出大産業

  • 發佈時間:2016-03-20 08:5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雷 華 趙劍波 畢 蕾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小胡蜂“舞”出大産業

  在雲南省龍陵縣龍山鎮河頭村,老實憨厚的中年農民黃國忠,憑著一股韌勁癡迷于養蜂,經過30餘年的不懈探索,成功破譯了人工馴養胡蜂的“密碼”。2013年,他成立了龍陵縣黃氏胡蜂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和胡蜂養殖專業合作社,硬是把馴養胡蜂的事業做大了。

  2015年,龍陵縣政府先後出臺了産業發展規劃等文件,提出努力將胡蜂養殖打造成一個豐富林下生態、帶動農民增收的産業,促進龍陵經濟發展。

  閒著都能賺錢的“懶莊稼”,讓農民收入翻了番

  來到龍山鎮河頭村及周邊的一些村莊,可見一包包“籃球”大小的蜂巢參差錯落地挂在樹林中,一群群胡蜂在林中飛舞覓食。黃國忠説:“人工馴養胡蜂是個低投入高産出的産業,很適合山區農民發展,農戶只要掌握基本技術、擁有山林資源就能有穩定收入。”

  家住龍山鎮河頭村龍塘寨小組的村民段朝應,2015年在自家老宅蓋起兩座新房,庭院寬敞明亮,家電配套齊全。段朝應説,自家蓋房用的11萬元資金裏,一半都是胡蜂養殖帶來的收益。

  2013年以前,段朝應家只有兩個勞動力,沒有任何産業,平時靠種植莊稼和零散打工補貼家用,年收入僅1萬多元。當年7月,段朝應加入了胡蜂養殖合作社,靠著免費贈送的32窩胡蜂種,10月便收入2萬多元。他説,以前種莊稼都是靠天吃飯,收成不穩定不説,勞動力投入還大,而發展胡蜂對勞動力投入和養殖環境要求都不高。既不影響農活,經濟效益還明顯,是“閒著”都能賺錢的“懶莊稼”,自家的年均收入比之前翻了一番。

  像段朝應一樣靠著參與胡蜂養殖,實現年均收入翻番的農戶,如今在河頭村已有360多家。2013年起,黃國忠的公司向周邊60戶貧困群眾免費提供蜂種,帶動村民養蜂增收。據統計,僅2015年就為貧困群眾免費提供蜂種4500窩,充分利用群眾閒置的山林地進行養殖,並實行免費到府技術培訓指導和統一價格收購,解決了群眾的後顧之憂,真正實現了低成本投入,高收益回報。

  同時,黃氏胡蜂養殖有限責任公司還招收當地貧困群眾進廠務工,每人每天按業績發放70—100元工資,為解決富餘勞動力安置,增加群眾收入探索了一條新路。

  養蜂收入為其他産業發展提供新鮮“血液”,也助“空殼村”摘帽

  授人以魚,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益。

  河頭村田頭下社的段國林之前嘗試過胡蜂養殖,由於養殖經驗不足,規模一直髮展不起來。2013年,黃國忠的胡蜂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後,段國林便加入了合作社,靠著養殖18窩胡蜂,每年有了7000多元的收益。日常生活勉強維持,但一旦遇到突發情況,段國林家的生計就陷入困境。得知這一情況後,黃氏胡蜂養殖有限責任公司對他實行了“提前支付”。段國林急需用錢時,可以先到公司預支一部分費用,這部分費用在第二年的養蜂收成裏扣除。

  黃國忠説,幫扶群眾致富,不僅要靠産業帶動,也要幫助他們解決好生活困難,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安心地參與到胡蜂養殖産業上來。2013年—2015年,該公司共為240多戶群眾提前預支款項達18萬元,有效解決了部分貧困養殖戶的生活困難。

  參與養蜂不僅幫助當地貧困群眾增收,還為促進其他産業發展注入了“血液”。河頭村婆窩寨小組村民許慶會説,在沒參與胡蜂養殖前,自己從銀行貸款4.5萬元種植了幾畝石斛地,收入只能滿足於日常開銷和解決貸款利息。2013年他加入胡蜂養殖合作社後,每年收入都達到了1.6萬元。靠著這筆收入,不僅提前還清了貸款,還把富餘的錢投入到發展石斛産業上。今年他決定申請增加蜂種,實現兩個産業都賺錢。

  河頭村地處龍山鎮西部,多年來一直是個集體經濟無收入的“空殼村”。解決村級經濟實力薄弱這一瓶頸問題迫在眉睫。黃氏公司在村“兩委”協調幫助發展胡蜂養殖産業時,按照群眾每發展養殖一窩獎補30元的標準,發展村裏的集體經濟。僅2015年,村裏的集體經濟收入便達到了6.6萬元,順利摘掉了“空殼村”的帽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