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慶林農臘梅花香中説致富

  • 發佈時間:2016-03-13 22:30:5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陳國洲 柯高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雪霽天晴朗,臘梅處處香……”春節期間,插幾枝臘梅辭冬迎春是重慶人的新春情趣,街頭隨處可見叫賣臘梅幹花的攤販,沁人的花香縈繞山城。

  這些臘梅絕大部分來自距離重慶主城30公里外的北碚靜觀鎮。小小一枝臘梅,讓很多林農感受到了“綠色發展”理念帶給農村的新變化。

  從重慶主城區出發,走繞城高速,再上寬闊的雲漢大道,就到了北碚區靜觀鎮。這裡有著重慶最大的連片臘梅種植基地,重慶市場90%以上的臘梅綠化用苗都來自靜觀鎮。靜觀鎮科協秘書長辛大元説,2011年靜觀鎮獲評“中國臘梅之鄉”,産出的臘梅是農産品地理標誌保護産品。

  在有500年種植臘梅歷史的靜觀鎮萬全村,記者看到漫山遍野都是臘梅樹,種植大戶童述群正忙著烘烤臘梅幹花。烤房裏熱氣騰騰,花香四溢,新剪下來的鮮花在這裡烘烤一天一夜後就變成花香持久、便於儲存的幹花了。像這樣的烤房幾乎家家都有,鎮上的技術員免費提供技術指導。“過去也説綠色發展,但過去大家理解的主要是保護,就是不讓我們砍樹,沒想到現在講綠色還真就發展了!”童述群感慨地説,作為歷史上就有種植臘梅傳統的地區,過去林農們也賣臘梅,但那時候臘梅價賤,看不到什麼經濟效益,更難致富了。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賣不了錢,很多人就砍了臘梅樹當柴火賣,不但賺不了多少錢,幾年下來山都快被砍禿了。因此,過去幹部們號召大家綠色發展,基本上就是保護,看不到什麼能致富的希望,大家的勁頭就不足了。

  這幾年,靜觀的發展思路變了,綠色發展的理念越來越成熟,圍繞臘梅這個綠色産業,衍生出臘梅加工産業鏈、臘梅生態旅遊産業鏈、臘梅文化産業鏈……林農們真正體會到了綠色發展的好處。

  童述群説,不僅臘梅鮮花可以直接銷售,還可以製作成幹花,價格提高五六倍。如果萃取臘梅精華,製成香水、精油,價格又增長好幾倍。她家作為鎮里加工廠的原料提供商,6畝地一年收入5萬多元,現在不僅蓋起了二層小樓,在城裏給兒子買了婚房,更重要的是家裏人都不再外出打工了,守著自家的臘梅基地就能致富,村裏三分之一的人都買了轎車。“中央號召大家返鄉創業,我們靜觀人最支援!”童述群説。

  靜觀的臘梅旅遊産業和文化産業也初步見效。圍繞一年一度的臘梅文化旅遊節,村民們辦起了旅行社,搞起了農家樂,打開了致富新路子。

  53歲的湯玲就是這些村民中的一員。2010年,她乘著生態旅遊的東風,在村裏開了家飯店,還聯合村裏其他幾家旅行社成立了觀光旅遊股份合作社,一起接待遊客。“每年臘梅花開的時候就是旅遊旺季,我們合作社每天都能接待二三百人,有組團旅遊的也有自由行,甚至還有北京、深圳的遊客過來。”湯玲説,“前陣子重慶降下20年來的首場大雪,雪中的臘梅更好看,那幾天遊客幾乎爆滿,飯店都忙不過來了。”“遊客們到靜觀來,可以賞臘梅、聞花香,還能品嘗到我們的臘梅花茶、臘梅花酒等特産。”靜觀鎮黨委委員陳驕介紹,剛剛過去的第13屆臘梅文化旅遊節,吸引遊客1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500多萬元。

  目前,靜觀鎮的臘梅種植面積近8000畝,年産值3200多萬元,臘梅産業成為靜觀鎮農業産業化的特色和支柱産業。陳驕説:“中央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真是説到了我們的心坎上。臘梅花不僅讓林農們富了口袋,也讓靜觀的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