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走出去”打造互利共贏“升級版”
- 發佈時間:2016-03-11 09:48:2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周文其 詹婷婷 張展鵬)奇瑞的最新車型10日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上市,這是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第一次將“首發”市場瞄準海外。智利正是中國“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
分析人士認為,奇瑞此舉是“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企業深入融入全球産業鏈、價值鏈、物流鏈”的直接體現。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創下1180.2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值,實現對外直接投資連續13年增長。自2012年起,中國企業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三。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等機構發佈的《中國企業海外可持續發展報告2015》表明,中國企業“走出去”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和東道國的互利共贏——中國提升了整合外部資源能力和跨國經營水準,同時補充了東道國資金缺口、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報告的撰寫人之一、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經濟處處長張金誠堅信,“十三五”期間,中國將持續提升對外投資的水準,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互利共贏的“升級版”。
自2000年中國“走出去”戰略提出以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發展迅速,呈現出主體結構更趨合理、區域範圍不斷拓展、涉足領域日趨多元、“走出去”模式日益深化等特點。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外交部長王毅曬出了“一帶一路”倡議成績單,中國已經同近20個國家開展了機制化産能合作,一大批重點項目已在各國落地生根。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能力不斷提升,為沿線國家帶來更多發展的可能。
被稱為“一帶一路”樣板園區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是由中國一家民企牽頭與柬埔寨方面合作創建的。據悉,未來幾年,該園區有望成為300家企業入駐、10萬産業工人就業、20萬人口居住的一座宜居新城。
“中國企業促進了‘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當地人民生活,促進實現區域共同發展。”張金誠説。
“十三五”期間,當“中國製造”走向“中國智造”,世界將受惠于中國在全球製造業更深入的參與。中國的企業積極“走出去”參與全産業鏈競爭、合作,將有效提高生産效率、促進相關技術標準更加科學合理。
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奇瑞累計投入300多億元人民幣研發費用,先後與拜耳、法雷奧等1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展開闔作,涉及發動機、新材料、汽車電子、汽車照明等汽車産業鏈上下游的諸多領域。隨著合作深入,企業在核心技術方面不斷取得突破。
“我們在海外建立了14個生産基地、1100余家經銷網點、900余家特約售後網點,給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説,中國“走出去”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中國企業也愈發被世界需要。
中國同樣需要世界。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在回答“如何看待中國質優價廉的裝備和産能走出去”的問題時表示,這有利於中國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擴展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有利於相關國家加快發展、擴大就業。
“中國企業積極‘走出去’,通過優化配置資源,促進企業科技創新,培育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産品,助力供給側改革。”張金誠説。
知名工程機械企業徐工集團在歐美亞多個國家擁有製造基地,2011年行業産能利用率只有一半時,徐工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走出去,如今該集團已建成德國研發中心,聘請當地50多名工程師,鑽研如何實現産業技術升級、讓産品更好地打入全球市場。
該集團副總經理李鎖雲介紹,研發中心的投入高達5000萬歐元,但物有所值。“利用國外先進技術,我們提升了自身核心競爭力,生産出的新産品很好滿足了市場的新需求。”
目前,正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然而,由於全球經濟復蘇進程緩慢,發達國家新一輪貿易投資新規則體系的重構帶來不利影響,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中國企業境外投資風險日益增大。
正在參加中國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副主席田剛認為,目前“走出去”的企業應該避免“扎堆”在附加值較低的密集型行業和低端生産製造業,更好地滿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化進程需要。
“中國企業需要加強國際化經營業務模式創新,在‘走出去’中實現轉型升級,提升培育競爭新優勢。大力培養和引進國際化人才,熟悉國際運作規則,合規有序參與競爭,實現可持續發展。”張金誠説。(參與采寫:楊丁淼 許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