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又戴有色眼鏡看中國企業?

  • 發佈時間:2016-03-06 22:17:3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張日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中國企業在海外並購活動的不斷增多,交易摩擦也不斷發生。近期,有美國律師反映,中國企業正在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轉移資産。《華爾街日報》2月16日稱,有中國企業可能正在採取一種新的方式轉移資本,以應對不斷加強的資本管制。據美國律師丹·哈裏斯表示,已經有一家公司聯繫他,通過偽造與一家離岸實體的違約訴訟,讓該企業故意“輸掉”這起訴訟。

  中國:不走資本管制老路

  該報道稱,除去一些與商業有關的付款交易之外,中國限制居民每年向海外最多可以匯款5萬美元。於是某些企業開發出新的方式,即故意輸掉官司。在總部位於西雅圖的哈裏斯&莫雷法律公司(Harris&Moure)的中國法律部落格上,哈裏斯詳述了他與一家中國企業顧問的談話內容。後者希望哈裏斯&莫雷公司幫助這家中國企業故意輸掉一起假的違約訴訟,並導致這家公司支付350萬美元,該公司之後將把這筆資金匯至美國。事實上,這筆資金將被付給位於美國並由這家中國公司控制的實體。

  哈裏斯稱,這家中國製造企業希望進行假的仲裁,而不是偽造簡單的法律調解,這會使密切審查境外匯款的政府監管者感到信服。哈裏斯稱,這是他目前為止接到的第一起、也是唯一一起此類案件。

  哈裏斯表示,他最終並未接受這位顧問的請求,因為這非常不道德。他並不清楚此類假訴訟方式是否對中國企業産生影響,但是還是有很多中國公司致電他詢問如何轉移資本。

  對於報道中所指的中國資本管制,受訪專家表示,這種指責或有誇大之處,也不能代表中國資本運作的未來趨勢。

  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外管局局長潘功勝在會見歐洲貨幣機構投資者集團主席安德魯·拉什巴斯和黑石集團總裁托尼·詹姆斯時表示,當前中國經濟仍運作在合理區間,當前中國國際收支狀況基本平穩,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總體可控,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保持了基本穩定,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潘功勝強調,中國統籌考慮便利化和防風險,在繼續大力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同時,強化風險防控,突出真實性合規性審核要求,打擊外匯違法違規行為,不會走資本管制的老路。

  美國不應以偏概全

  從本案律師哈裏斯的言論可以看出,所謂的“不道德”的通過輸掉官司來暗轉机移資本的行為,他目前為止僅接到了一起。一起案子並不能囊括全部中國企業的資本運作狀況。何況,哈裏斯的説法是“不道德”,但並未提及此類行為有違美國法律。

  商務部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美大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週密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市場是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要素,因此美國政府不應對中國企業的投資有過多指責和干涉。如果有確切證據證明上述事件多發,可以加大立法和執法力度。週密説:“美國跨國公司是全球最早的大規模對外投資主體之一,也未見有所謂轉移資本的指責。企業根據自身判斷,尋求利益最大化是合理訴求,政府其實應避免過多地以行政手段予以干預。事實上,這也是美國一直在強調的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則,但對於外資企業的投資行為卻以不同標準來作判斷。”

  長期以來,美國以“國家安全”等事由作為排斥中國企業的利器,最近又發生了幾起阻撓中國企業並購的案件。《紐約時報》網站2月23日報道,中國企業感到來自華盛頓的寒意。中國紫光集團對美國西部數據公司投資37.8億美元的計劃擱淺。紫光最終放棄了該計劃,因為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決定對該交易進行審查。無獨有偶,中國化工集團公司近期以430億美元收購先正達公司也遭到“危害國家安全”的質疑。另外,重慶財信企業集團對芝加哥證交所的收購也遭強烈抗議。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對於美國的較為中肯的指責,中國企業應注意在交易中合法合規。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加之房地産、股市、實體經濟低迷都令持有人民幣現金失去吸引力,因此中國企業想將資金轉移至國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