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津高新區:以“創通票”破解雙創難題

  • 發佈時間:2016-03-11 10:32:1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天津3月11日電(記者楊維成、劉元旭、周潤健)著眼于破除創業創新“痛點”和“堵點”,天津濱海高新區堅持問題導向,在全國首創推出“創通票”制度,有力破解了困擾創新創業的資金籌集難、政策兌現難兩大難題,為企業發展壯大創造出良好的生態系統。

  一張通票管創業:政策落地“零時差”

  天津濱海高新區入駐企業1.2萬家,大部分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然而,在初創入駐、研發分析測試、專利申報及維護到申報高新企業和新三板掛牌等不同節點,企業均需向第三方機構購買必需服務,面臨資金籌集難的困擾。

  去年6月,“創新創業通票”制度在天津濱海高新區創立,由政府向第三方機構購買並免費提供初創服務包、高企服務包、智慧財産權服務包、分析測試服務包、新三板掛牌服務包等,滿足多層次創新創業需求。

  以企業新三板掛牌為例,過去企業需向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券商等購買服務。“創通票”推行後,企業憑票選擇服務機構,並在服務完成後進行確認和評價,隨後服務機構提交創通票兌現申請,通過系統驗證後政府合作銀行再將兌現資金撥付給服務機構。

  天津濱海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聶偉迅介紹,“創通票”所需投入並非額外開支,而是將現行政策中的企業先墊資、財政後補貼方式,調整為先由第三方機構墊付、再由合作銀行兌現的新方式,政策落地實現了“零時差”。

  南大通用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尹麗娜説:“‘創通票’解決了政策資金兌現時間長問題,企業既不用擔心拿不到政策,也不用為籌集費用發愁,激發了創新創業熱情。”

  據了解,創通票推出後僅半年,天津濱海高新區已經或正在為100多家區內企業提供高企認定服務,相當於2014年的1.5倍。

  借助網際網路:疏通發展“堵點”

  創通票是一種針對特定科技服務的定額有價電子編碼,整個流程均在網際網路系統上完成,手續簡便。它解決了政府、企業、第三方機構和銀行之間資訊不對稱問題,在減輕創新創業壓力同時,也帶來“保姆式”便捷高效服務。

  天津永興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物聯網服務的科技型研發企業,早就具備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但不知如何操作。公司總經理郭永平介紹,在創通票平臺上,可直接選擇經過嚴格篩選的第三方機構,既省錢又省力,他們公司去年9月份申請了高企服務包,12月底就獲得了國家認定。

  泰森數控科技有限公司産品五軸數控機床是天津唯一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數控系統,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解潤海一直尋求新三板上市,但每一家機構的背景、收費、服務是否適合,很難辨別。創通票一推出,解潤海就提交了申請書,“我看中的正是創通票提供的服務包模式。”

  天津濱海高新區工委書記倪祥玉表示,創通票就是借著網際網路大勢,通過制度設計,把政府的資源在最短的時間、最有效地配置給最需要的人。

  數據顯示,創通票推行半年多來,已有1800多家企業申請使用。之前,高新區每年有三四百家企業申請專利,創通票推出後,1200家企業借助創通票新增8000多件專利,呈現井噴式增長。

  築“資源聚合平臺” 營造雙創生態

  創通票制度的實行,讓企業受益同時,聚集起100多家優秀專業服務機構,形成了專業化運營、透明化競爭、生態化集聚的格局,實現了企業和服務機構雙贏。

  政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山東的服務機構。公司董事長朱濤告訴記者,他們以前開展業務一直是事後結算,風險很大,而創通票有業務和風險保障,解決了後顧之憂。

  記者採訪了解,創通票平臺聚集起大量客戶資源,吸引了眾多服務機構聚集競爭,不僅服務費用降低,服務水準也不斷提升。

  創通票所對應的服務機構,還包括孵化器、眾創空間。

  高新區凱立達創投咖啡負責人告訴記者:“創通票給眾創空間提出了更高要求,眾創空間不再只是提供辦公場地等硬體設施的空間,還需要提供企業發展過程中所急需的多層次第三方服務。”

  倪祥玉表示:“第三方服務機構多了,就能為企業提供各種服務,創新創業環境更加完善,也必然會吸引更多的創業者、創新者聚集。”

  據了解,天津濱海高新區下一步將加大資金投入,繼續增加服務項目和內容,不斷完善創新創業的服務生態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