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依法治種,從源頭凈化種子市場

  • 發佈時間:2016-03-09 16:27:2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李竟涵

  日前,《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加強農作物種子監管工作的通知》發佈,明確了2016年農作物種子市場監管的方向和重點。作為新《種子法》實施的第一年,今年的種子監管工作有什麼新特點?記者就此專訪了農業部種子局副局長吳曉玲。

  新《種子法》實施給種子監管帶來系列變化

  ●市場監管由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

  ●種子生産、經營主體行為更規範、責任更明確

  ●處罰範圍擴大,處罰力度加大

  記者:2016年1月1日,新修訂的《種子法》正式實施,這給種子監管工作帶來了哪些變化?

  吳曉玲:新《種子法》實施給我們帶來三個方面的變化。

  第一個方面是種子監管的工作力度將會加大。首先,種子市場監管工作由過去的部門行為上升到政府行為,新《種子法》第三條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加強種子執法和監督。”相對於各級農業部門,政府層面可以統籌協調農業、公安、工商等各方面力量,可以形成合力,有利於加大打擊違法行為力度;其次,新《種子法》進一步明確了種子執法的主體及其責任。種子執法主體即“農業、林業主管部門所屬的綜合執法機構或者受其委託的種子管理機構”。同時還明確了主管部門的法律責任,第七十條規定:“農業、林業主管部門不依法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發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對違法行為的舉報不予查處,或有其他未依照本法規定履行職責的行為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必將有效規範農業主管部門的種子管理和執法行為;第三,強化了種子執法手段。為了加強市場監管,新《種子法》明確了農業主管部門在種子市場執法過程中可以採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對當事人不協助、不配合,拒絕、阻撓的也明確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二個方面種子生産、經營各個環節的主體行為將會更規範、責任將會更明確。新法對種子生産、經營的許可管理進行了改革,實行種子生産和經營兩證合一,不僅方便了企業申請,也便於管理部門的追溯管理;對委託生産、委託代銷和銷售渠道設立了備案管理制度,便種子監管範圍到覆蓋到種子全産業;對種子標簽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要求種子生産經營者必須標注品種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並要進行相關的風險提示,由於標簽不真實給農民造成的損失,種子生産經營者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個方面是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將大幅提高。首先是擴大了處罰範圍,沒有標簽、沒有包裝的種子一律按假種子處罰,將假冒侵權行為納入行政處罰範圍;其次加大了處罰力度,將過去以違法所得為依據進行處罰變為以貨值為依據進行處罰,使對違法行為由過去的在種子發生交易後才能處罰變為在交易前就可以進行處罰,並且處罰標準成倍提高;第三,增加了相關的禁業規定,如第七十五條規定:“因生産經營假種子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種子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種子企業的法定代表人、高級管理人員。”

  今年種子市場監管重點突出

  ●嚴查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和門店、重點制種基地、重點作物種子

  ●嚴查標簽、種子品質、品種真實性、轉基因成分

  ●嚴厲打擊套牌侵權、未審先推、無證經營、非法生産經營轉基因種子

  記者:在這一背景下,今年種子市場監管有哪幾個方面的重點?

  吳曉玲:2016年的種子市場監管將以貫徹實施新《種子法》為契機,突出四大重點,嚴查四項內容,嚴打四類行為。突出四大重點: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和門店、重點制種基地、重點作物種子。重點區域包括遼吉黑三省、冀魯豫鄂皖及鄂贛川湘的省際交界區域,重點門店即歷年檢查中有不良記錄或被舉報的企業和門店,重點基地即甘肅、新疆、海南、四川等育制種基地,重點作物種子即玉米、水稻、小麥、蔬菜作物種子;嚴查四項內容:即查標簽、查種子品質四項指標、查品種真實性、查轉基因成分;嚴打四類行為:即嚴厲打擊套牌侵權、未審先推、無證生産經營、非法生産經營未經批准的轉基因種子等四類違法行為。

  今年的種子市場監管,將進一步落實屬地責任,各省(區、市)農業主管部門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加強農作物種子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開展自查,省際交界區域要組織跨省聯合檢查,農業部將在關鍵對重點區域的重點監管對象進行抽查,並對各地監管措施的落實和大要案的查辦情況進行督導。要實行檢打聯動,公開曝光一批大要案,形成打擊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

  嚴禁轉基因種子生産、經營、推廣、銷售

  ●嚴把品種試驗審定關●嚴把育制種基地關●嚴把市場關

  記者:今年如何對轉基因種子進行安全監管?

  吳曉玲:根據《種子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規定,未取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和品種審定證書的轉基因種子一律不得生産、經營、推廣、銷售。對此,農業部將組織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落實屬地責任,加強轉基因種子監管,始終保持嚴查嚴打非法生産經營轉基因種子行為高壓態勢,做到發現一起、徹查一起,絕不姑息。

  一要嚴把品種試驗審定關。在品種試驗階段,對所有參試品種進行轉基因成分檢測,發現含有轉基因成分的,要立即停止試驗,並停止相關申請者參試資格。二要嚴把育制種基地關。新疆、甘肅、海南等主要育制種基地,要查早查小,採取嚴格控制措施。要在繁制種播種前,全面查清親本來源,防止非法轉基因種子播種。苗期要利用快速檢測方法進行大範圍篩查,發現問題地塊要堅決剷除並依法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員。三要嚴把市場關。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要針對非法轉基因種子直銷入戶特點,下移監管重心,深入鄉村開展入戶倒查。發現非法銷售轉基因玉米種子行為,要沒收種子並追查違法主體。四要加大宣傳。讓廣大制種戶和種植戶了解相關法律規定,做到自覺守法。

  標本兼治、從源頭杜絕假劣種子

  ●建立全國統一種業資訊平臺●讓違法行為受到全社會監督

  記者:怎樣按照標本兼治的原則,從源頭加強種子市場監管?

  吳曉玲:新《種子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在統一的政府資訊發佈平臺上發佈品種審定、品種登記、新品種保護、種子生産經營許可、監督管理等資訊。”按照新法要求,農業部將建立全國統一的種業資訊平臺,做到從農業部到省、市、縣四級所有與種子管理相關的業務資訊聯通共用,即品種審定、品種登記、新品種保護、種子生産經營許可、相關備案實現網上申請,種子市場監管資訊聯網公開,種業的相關資訊公開查詢。同時結合規範標簽管理,借助種業資訊平臺,實現種子全程可追溯。為了方便監管工作以及農民上網查詢,我們還將開發手機APP,讓社會各界可以更及時、更方便地查詢到種業的相關資訊。

  通過種業資訊平臺的建立,力爭從源頭上規範種子生産經營各方主體行為,正本清源,凈化種子市場環境,讓違法生産經營假劣種子行為受到全社會監督,讓種子行政許可和市場監管在陽光下運作,最終提高依法治種的管理水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