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A股“不死鳥”玩轉退市機制 只進不出釀頑疾

  • 發佈時間:2016-03-02 08:54:1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2014年11月退市新規頒布以來,被稱為史上最嚴厲退市機制的退市新規最終卻淪為擺設,實行後僅僅只有博元投資和二重重裝出現終止上市,而博元投資也是惟一一家因為違規披露而被勒令終止上市的公司。事實上,目前許多連續多年扣非後虧損的“不死鳥”仍舊在大搖大擺交易。隨著年報的密集披露,雖然有近200家公司出現首虧,但並不影響這些公司的股價繼續遭到炒作,業績越爛越存在重組預期的邏輯在A股甚囂塵上。

  “不死鳥”玩轉退市機制

  主營農業種植、副産品加工的新中基(000972)在上週五披露了公司2015年年報,凈利潤虧損4831萬元,而扣非後凈利潤則是虧損1.64億元。但是,對於新中基來説,2015年的虧損卻並不會給公司造成任何壓力,因為公司2014年是盈利的,這種虧損、盈利、再虧損、再盈利的現象在新中基身上已經發生了多次。財務數據顯示,新中基自2008年以來扣非後凈利潤全部虧損。具體來看扣非後凈利潤,2008年虧損1757萬元、2009年虧損2315.78萬元、2010年虧損3.4億元,2011年虧損金額進一步擴大至11.88億元,此後三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5.1億元、3.78億元和2.18億元。

  因為退市機制中只規定了凈利潤連續兩年虧損將被*ST,連續三年虧損被暫停上市,而沒有規定扣非後的凈利潤。一些公司正是鑽了制度的這一漏洞,通過資本運作保證凈利潤為正而避免退市。“這點財務數據的變更對上市公司來説一點都不難。”採訪中,一位不願具名的財務分析師對北京商報記者如是説。

  A股“不死鳥”的另一個典型案例是星美聯合(000892),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星美聯合總共只有20名員工,2015年公司凈利潤為盈利130萬元。星美聯合此前業績虧多盈少,2014年凈利潤虧損239萬元,2013年凈利潤虧損61.8萬元,2012年凈利潤盈利136萬元,2011年盈利63.1萬元,2010年虧損310萬元,2009年虧損441萬元。星美聯合也多次被*ST瀕臨退市,但是最終絲毫不影響凈資産只有428萬元、基本無盈利能力的星美聯合市值被炒作到58.6億元。

  廣譽遠(600771)2015年凈利潤只有203萬元,這家公司已經連續九年扣非後凈利潤虧損,公司也曾被ST,但是公司仍舊不存在任何退市風險。對此,市場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增加非經常性損益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處置固定資産,比如從當地政府獲得補助以及自身通過會計手段在上一年計提壞賬準備及減值準備,到下一年衝回壞賬準備彌補業績等,只要需要,想扭虧並不困難。這也是為什麼A股中這些連續多年主營業務虧損的公司最終仍舊能安然于市場的主因。

   負資産公司仍受追捧

  對於A股來説因為股市下跌,那些市值跌破凈資産的公司存在著投資價值,但是反過來卻並不一樣,A股中很多公司市凈率高企,也就是市值比凈資産要高幾百倍或者上千倍的公司仍舊會遭到資金追捧,甚至那些凈資産為負、業績也為負的公司也會遭到資金炒作。比如南華生物,截至昨日收盤,它的市凈率為-852倍,南華生物2015年凈利潤預估虧損2000萬-3000萬元,2014年虧損2615萬元,2007-2014年扣非後凈利潤連續七年虧損,截至去年三季度報凈資産-351萬元,就是這個凈資産為負數、業績連續虧損的南華生物卻仍舊沒有半點退市的危機感。

  東方財富客戶端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滬深兩市約有17隻個股凈資産為負數,這些公司大多業績也一般。其實對於凈資産為負數的公司,退市制度中有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出現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凈資産為負值的,其股票將實行退市風險警示,但是對於上市公司來説,想把負資産變為正數也是非常容易,通過定增募集資金很容易就把凈資産變為正數。

  “上市公司退市難的主因有兩方面,一是利益關係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上市公司的退市涉及到職工、債權人以及成千上萬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在退市過程中,也往往會遭遇到地方政府部門既得利益者的阻撓和干預,一些面臨退市的上市公司最後往往會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輸血’,最終並沒有退市。第二,不成熟的市場及其投資者對退市概念股炒作充滿預期,甚至期待有加,間接造成退市難。此外,退市政策的漏洞,也給‘不死鳥’留下了生存的空間。”經濟學家宋清輝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説道。

  註冊制有望終止殼炒作

  一家上市公司業績非常糟糕,如果是在我國香港以及歐美等成熟的資本市場中,基本上是不會遭到炒作,股價甚至會一落千丈,成為無人問津的仙股直至最終退市。而在A股市場並不是這樣,市場甚至會熱衷於炒作這些公司,例如*ST滬科,在凈資産為負數、再虧損就要暫停上市的背景下,此前還一度連續上漲23.5%。市場就是認為上市公司根本不可能退市,而一旦公司宣佈通過某種方式扭虧脫帽,股價就大概率出現上漲。

  既有的事實形成了上市公司很難出現退市的情況,所以投資者認為炒作*ST公司的風險並不會大,就算即將要退市,等個一兩年再恢復上市仍舊能大賺一筆,例如2013年和2014年連續虧損、2014年凈資産為負數且2015年繼續預虧的*ST川化在宣佈預虧後出現連續6個漲停。

  “之所以*ST川化類的垃圾股面臨暫停上市仍舊遭到炒作,市場都非常有信心地認為,它能很快恢復上市。A股上市公司在目前的制度下,暫停上市都比較困難,更別提退市了。上市公司只要保住殼資源,就仍舊有‘談判’的能力。不過,隨著註冊制的到來,殼資源不再成為稀缺資源,這種公司越爛越被炒作的邏輯也將徹底扭轉。”前述財務分析師最後説道。(記者 馬元月 彭夢飛)

  主要退市條件一覽

  ■連續三年虧損

  ■欺詐發行、財務造假、財報違規披露

  ■連續兩年凈資産為負

  ■連續三年營收低於1000萬元

  ■年度報告連續兩年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

  ■*ST後未及時披露年報

  ■累計成交量過低

  ■三年內累計收到三次公開譴責(不適用於主機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